正文

在家工作第五十六天

(2020-05-06 10:41:56) 下一個

在家工作第五十六天 (5/3, 星期日) 在全球疫情期間,許多世界頂級博物館,頂級劇院,電視頻道,為了平緩民眾因禁足在家,而產生的焦慮和心理壓力,紛紛推出各種節目,精彩萬分,讓人目不暇接。周末宅在家裏,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做做美食,轉眼就是夕陽西下的傍晚。

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食物那樣,每一個人看電影的愛好都不同,我的電影正餐是二戰曆史片和戰爭故事片,不是正餐,但又必不可少的零食是真人真事改編的傳記故事片,水果是各種紀錄片,甜點是故事片。很多電影,看過就看過了,就和我們看過的書一樣,但是有些書能讓我們記憶深刻,電影也是如此。

2004年的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Der Untergang, Downfall)講述的是柏林被蘇軍包圍,希特勒和他的高級將領在柏林地堡裏的最後的15天。這部電影更像一部紀錄片,匯集了大量的真實人物和曆史史實,沒有千軍萬馬的宏大場麵,也沒有血肉橫飛的殘酷細節,更多的是具體人物的刻畫,讓我們看到了這場戰爭的最後癲狂。在柏林的地堡裏,信仰的盲目和狂熱、獨裁者的殘暴和冷酷,人性的掙紮和拷問,影片再現了帝國陷落前的浮生百態。

電影開始是希特勒曾經的的私人秘書Traudl Junge的訪談,她說當年投奔納粹,沒有人逼她這樣做,是她自己的選擇,她作為希特勒的私人秘書,對納粹的恐怖罪行,她是不知情的。在紐倫堡審判時(Nuremberg Trials), Junge隻有震驚而沒有負罪感。可是當有一天,她經過Sophie Scholl(參與組織White Rose運動,反對納粹,被納粹處死時22歲。2003年2月,進入德國名人堂Walhalla temple)的紀念碑時,知道Sophie被處死時,正是她成為希特勒秘書的年紀,Jouge說,年輕不是借口。

電影中的戈培爾(Paul Joseph Goebbels)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戈培爾是納粹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長,組織了國民防衛隊,參加保衛柏林的戰鬥。當被指責讓沒有武器,沒有作戰經驗的平民和孩子參加戰鬥時,戈培爾說:“我們從來沒有強迫人民,是他們選擇了我們。現在,該是他們為自己的選擇獻身的時候了”。當這段字幕出現時,我反複看了一遍,我不懂德文,因此想確定我沒有看錯字幕。戈培爾的話殘忍卻是事實,納粹是德國民眾的選擇,那部迫害猶太人的機器,是由無數的零部件所組成,大到發動機,小到螺絲釘。

蘇軍離柏林中心越來越近,戈培爾的妻子帶著6個孩子,來到了地堡,孩子們歡快的笑聲,衝淡了地堡裏沉悶,絕望的氣氛。然而這是戈培爾和妻子給自己和孩子們設計好的結局,他們認為孩子們不值得在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世界上生活。希特勒自殺的第二天晚上,戈培爾的妻子來到孩子們居住的房間,給他們喝下強力安眠藥,最大的女孩子意識到危險,不肯喝,在醫生的幫助下,戈培爾的妻子硬給孩子灌了下去。

當戈培爾的妻子再次來到孩子們的房間時,6個孩子都已經熟睡,戈培爾妻子親手把劇毒氰化鉀放入每個孩子的口中,按住孩子們的牙齒壓碎。然後蓋好床單。戈培爾和妻子隨後自殺。6個孩子生於1932年到1940年之間,1945年時,是在5歲到13歲之間。這個場景,無論誰看過電影,都不會遺忘。一位母親,親手殺死自己的6個孩子,那是怎樣的一種盲目和狂熱的信仰,讓她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她堅信,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世界,不值得生活。

愛娃(Eva Anna Paula)追隨希特勒15年,在希特勒自殺前一天,和希特勒結婚。愛娃的妹夫赫爾曼.菲格萊因(Hermann Fegelein)也是希特勒的隨從人員,在希特勒自殺前兩天因涉嫌逃走而被槍斃,愛娃跪在希特勒麵前,為赫爾曼求情,對希特勒說,“在目前的情況下,槍斃他有什麽用處呢,想想我的妹妹已經懷孕了”,希特勒狂怒道,“他背叛我,我就是要殺掉他”。愛娃抹幹眼淚說,“是,你是元首”。此時的希特勒完全失去了人性,敗局已定,自己決意自殺,愛娃也要跟隨。但希特勒此時還是不肯放過愛娃的妹夫。

希特勒拒絕了逃出柏林的勸告,心知肚明敗局已定,卻仍然在欣賞施佩爾(Albert Speer, 建築師,納粹時期裝備部長,紐倫堡審判判為一級戰犯,20年監禁,他的兒子Albert Friedrich Speer,是上海安亭新鎮的設計師),為他做的柏林中心市區的規劃模型,那是一個千年帝國的首都的模型,希特勒的夢想。如果希特勒沒有開辟東線戰場,守住已經占據的西歐,那戰局會是怎樣?曆史無從假設。

慘烈的柏林戰役在Helmuth Weidling(柏林保衛戰司令官)沉重的公告廣播中結束:“親愛的元首已經拋棄了我們而去,我命令柏林所有德國士兵,你們的繼續抵抗隻會增加柏林人民的痛苦,放下武器,停止一切敵對活動”。柏林保衛戰,德軍蘇軍都有近30萬軍人的傷亡代價。

《帝國的毀滅》沉重,冷靜,真實,重現曆史。該影片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