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第七十天 (5/17 星期日, 結束篇)。整整在家70天。星期日,全美病毒感染數是152.7萬,新增加病例1.98萬。許多專家都說,這場和冠狀病毒的戰爭會是一場持久戰。前幾天灣區的幾家軟件公司把在家工作延期到了年底。我們公司何時回去上班,依然是個未知數。不過不會快速開放,隻會慢慢分批返回。
回想剛剛在家工作的時候,心裏並不是特別重視,以為三個星期之後,一切就會恢複正常。孰料到,形勢越來越嚴峻,被感染人數,每日新增加病例,死亡人數都在日益增高,人心惶惶,手足無措。全美50個州中,42個州相繼實行居家隔離令,商店關門,餐館停業,娛樂場所閉門謝客。空空蕩蕩的大街,門窗緊閉的店鋪,“一朝物變人亦非,四麵荒涼人住稀”。
在這百年不遇的曆史時刻,開始了在家工作日記,如今已經寫完70篇。其中有疫情中的大事記,有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記錄沒有觀眾的演唱會,有描述疫情中的善良人性。其中有過激動的時刻,有過感動的瞬間,也有沒有時間去寫的拖延。
現在疫情數字在升高中,趨於穩定,各個州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又陸續重新開放商業活動,民眾已經從最初的震驚中,逐漸恢複了理性,做好了長期抗疫的心裏準備,在沒有疫苗之前,和COVID-19病毒同時存在,已經成為新常態,在家工作也許會成為以後主要的工作模式。
70篇,回望之初,對時間的飛速駛過很感慨。不論外界如何變化,時間總是不疾不徐的走來,走過,走遠。在足不出戶的70天裏,萬紫千紅的春天飄然而過,我隻是從窗口裏望見綠葉新枝,隻是在屏幕上看到桃花吐蕊,雖然沒有仔細看清春天的容顏,不能盡情享受春風的溫柔,無法體驗春光的明媚,但是70篇日記,讓我永遠記住了2020年的春天。
朋友說在家上班,一點都不清閑,省去的交通時間,都用來做飯了。對此我深以為然。並不多的閑暇,全部用來寫日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幾次想放棄,幾次又堅持,終於寫到了可以告一段落的今天。想到了《安妮日記》,25個月的秘密小屋躲避納粹,安妮給世人留下了200萬字的日記。70天的足不出戶,我也想給自己留下一段記憶。多少年以後,當回憶成為生活的主旋律時,在夏日黃昏的夕陽下,在冬日落雪的暖爐旁,再重新翻看。
前些天,看了一部呂樂導演1999年的電影《小說》,電影很特別,是一群當年非常有名氣的作家真實出境,開筆會討論“生活中的詩意”,他們包括阿城,王朔,餘華,馬原,陳村,趙枚,林白,方方,棉棉。電影中大量的篇幅是作家在開會發言,穿插一部分是筆會策劃人的生活。這部電影,1999年拍攝,2007年第一次上演,從來沒有公開發行過。20年前的電影,20年前的認知,20年前的心態,不知道今天疫情過後,這些作家如果重新坐在一起,討論詩意,會是怎樣,他們還有討論詩意的心境嗎?
堅持了70天,承受了堅持的強度,其實就是想回頭再看的時候,會是怎樣的感慨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