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家工作第六十九天

(2020-05-20 19:41:19) 下一個

在家工作第六十九天 (5/16 星期六) 初夏的陽光,已經有了一些暑氣,破例沒有去家裏附近的小公園走山,外麵實在是有點太曬,那裏是毫無樹蔭的荒山。夏日到來,以後或要早起,或要重覓走山之處。

 

不出門的周末,看了兩部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的二戰電影,《風語者》(Windtalkers) 和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風語者》是發生在塞班島的戰鬥。二戰後期的太平洋戰場上,塞班島和關島的戰略意義非常重大,它們是打開日本本土作戰的門戶。1944年6月美軍攻占塞班島時,印第安納瓦霍(navajo)族人的密碼通訊員,在為美軍炮火指點攻擊的方向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風語”,風中的語言,是傳送信息的密碼,因為納瓦霍族的語言,沒有外族可以聽懂,是海軍的秘密武器。每一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最高機密,都有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保護著也得到了特殊命令,萬一風語者即將被俘,要將風語者擊斃,防止密碼情報泄露。

 

《風語者》講述的是貼身保護的士兵和風語者之間的故事。他們在戰場上並肩作戰,生死與共,在關鍵的時刻,要把槍口對準風語者,是對人性的極大考驗。在風雲瞬息萬變的戰場,哪裏是最後的關鍵時刻?能不能相信風語者會在敵人的酷刑中,守住密碼,麵對電影中選擇,我深感戰爭的殘酷,不僅僅是年輕生命的毀滅,更有對心靈的巨大衝擊。(附:Navajo code 直到戰後也沒有被破解過)

 

另一部電影《兵臨城下》是根據William Craig 的同名紀實小說改編,描寫的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是二戰中最殘酷的戰役之一,也是二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戰役從1942年的7月7日持續到1943年的2月2日,雙方傷亡人數高達71萬。

 

德軍在大規模的轟炸以後,迅速地突破了蘇軍的防線,在9月3日進入斯大林格勒,雙方進行了寸土必爭的巷戰。盡管德軍曾占領90%的城區,但始終無法拿下蘇軍的最後的防禦。這給蘇軍提供了寶貴的時間,在伏爾加河(Volga River)東岸,結集了100萬的軍隊。

 

11月9日蘇軍發動攻勢突破德軍防禦,包圍了城中的德軍,俘虜了9萬名德軍戰俘,粉碎德軍東線戰場勝利的可能性。我有時想,如果法國在德軍入侵之後,也有這樣艱苦的巷戰,寸土必爭,而不是6個星期就投降,二戰將會是怎樣的走向。

 

《兵臨城下》講述的就是最艱苦的巷戰時期,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裏紮伊采夫(Vasily Zaytsev,1915年3月 - 1991年12月) 和一名德國出色狙擊手之間對決的故事。電影有狙擊手之間的鬥智鬥勇,有愛情的美好和妒忌,有蘇聯孩子的勇敢,情節曲折,非常扣人心弦。1943年紮伊采夫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現在的伏爾加格勒(Volgograd, 1961年由斯大林格勒改名)博物館裏, 還珍藏著一把紮伊采夫的狙擊槍。

 

全部感染人數已經是150.7萬,新增加感染數字2.34萬。多麽希望病毒是可見的敵人,這樣就可以通過紮伊采夫這樣的狙擊手將其一個個的擊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