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指青雲

麗日金輝披彩虹, 悠然靜心望長空。淡飯粗茶不覺苦, 筆指青雲響玲瓏。 身居喧囂大都市,念在方外聽雨風。
正文

以史為鑒 管理之道在於求賢若渴

(2015-11-21 01:57:24) 下一個


隋文帝楊堅事必親躬,政績卻不佳,以致兩世而亡。(網絡圖片)

古代明君求賢若渴 “任人而不任智”

依照道家的觀點,帝王的治國要領是“清靜”和“無為”,所謂“清靜”就是清心寡欲,以謙卑的姿態自處。所謂“無為”,並非什麽事都不幹,而是“任人而不任智”,遇事,不是先自作主張,而是聽取臣下的意見,以為己用,收“無為而無不為”之效。

《呂氏春秋》認為,“有道之主以不知為道,以奈何為寶”——一個賢德的君主要經常把“不知道”和“怎麽辦”掛在嘴上,這樣才符合老子所說的“處無為 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宗旨。既然強調君王要少說話,少做事,那麽君王有什麽事可做呢?古人認為,有一件事君王非做不可,就是求賢。《荀子大略篇》說:“主 道知人,臣道知事”;墨子說:“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逸於治官”;《呂氏春秋》也說:“賢主勞於求人,逸於治事”。

在中國曆史上,有作為的帝王都明白“勞於求人,逸於治事”的道理,無不把“求賢”作為第一要務。如堯從民間訪求到舜,經過多番考察後把天下交給舜; 舜起用高陽氏才子八人和高辛氏才子八人,天下大治;漢文帝多次下詔諸侯公卿“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漢武帝初即位就“招選天下文學材智之士,待以不次 之位”;三國時期,曹操曾三次發布《求賢令》,不拘一格起用人才;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華千古一帝,他曾經對侍臣說:“夫治國猶如栽樹,木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靜,百姓何得不安樂乎?”又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 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乃可致耳。安人寧國,惟在於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朕所以抑情損欲,克己自 勵耳。”此語可謂切中要害,當政者不折騰,民眾自然安樂,當政者驕奢淫逸、聲色犬馬,吃特供糧、喝特供水、呼吸特供純淨空氣,百姓就苦嘍。

唐貞觀年間,有一天唐太宗發現時任宰相的 房玄齡和杜如晦事務繁多,沒有時間訪求人才,便批評他們:“公為仆射,當廣求賢人,隨才授任,此宰相之職也。比聞聽受辭訟,日不暇給,安能助朕求賢乎!” 意思是,你們是宰相,應當大麵積的去尋找人才,按照他們的才能任命職務,這才是宰相該幹的。現在天天弄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怎麽能幫我找到人才?於是他下詔 書:今後凡是瑣事一律交給左右丞處理,隻有重大事情才可找房、杜二人。

事必親躬並非明君所為

隋朝的開創者隋文帝楊堅就不懂治道。史籍記載,隋文帝勤於政事,“每旦臨朝,日昃不倦”,常常廢寢忘食。禮部尚書楊尚希對隋文帝說:“周文王以憂勤 損壽,武王以安樂延年。願陛下舉大綱,責成宰輔。繁碎之務,非人主所宜親也。”治書侍禦史柳彧也上疏諫隋文帝切勿“親裁細務”,但隋文帝始終改不了喜歡處 理小事的習慣。

南北朝時齊明帝蕭鸞常常“躬親細務”,南康王侍郎鍾嶸上書道:“古者,明君揆才頒政,量能授職,三公坐而論道,九卿作而成務,天子唯恭己南麵而已。”齊明帝看了不但不接受意見,還責怪鍾嶸多管閑事。

隋文帝和齊明帝身居帝王之尊,但處事“抓小放大”,其政績當然不會好,隋朝兩世而亡,齊明帝死後沒幾年齊朝也就滅亡了。

啟示

《管子》說:“上之人明其道,下之人守其職,上下之分不同任,而複合為一體。”意思是說管理者要明白“勞於求賢,逸於任使”的道理,做部下要各守其職,上下齊心協力,就會成為一個富有活力的整體。

《淮南子》說:“君臣異道則治,同道則亂。”更加明確地指出君臣之道不能混為一談,人君如果不明上下之分,不抓大事抓小事,必然會導致混亂。這樣的話萬事都會墮廢。這些古代的經驗教訓,對於現代社會的管理者來說,依然值得借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