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指青雲

麗日金輝披彩虹, 悠然靜心望長空。淡飯粗茶不覺苦, 筆指青雲響玲瓏。 身居喧囂大都市,念在方外聽雨風。
正文

功名背後有什麽玄機?德行決勝負!

(2015-06-26 16:10:06) 下一個
http://www.secretchina.com/news/15/06/27/579782.html
 
中國人自古講要做善事,積陰德。相傳文昌帝君是主宰人間功名利祿、文運科名的神,被廣大文人儒士所崇拜。文昌帝君曾有言:我在春秋兩季的科考中,經常是臨時決定取舍。原本該考中,而被一筆勾銷名字的人,隻因為其德行有虧;而那些原本不在錄取之列,後被增補上來的人,是因為其守住自己的名節。考場中處處有神,考卷上字字珠璣,卻忽然被燈灰落紙毀卷;文章篇篇錦繡,卻無緣無故被墨跡汙髒。當時實際上就是我在主持考場,怎麽說老天沒長眼睛呢?

明朝的萬曆年間,湖南長沙府的陸德秀,十六歲時看到城外顧家花園清靜,便借住在那裏用功讀書。時逢乳母王氏一家為顧家看園,王氏繼女惠兒,年紀也十六,見陸德秀少年俊雅,就殷勤的端茶送水,陸德秀過意不去,客氣相讓。惠兒以為陸德秀有意於她,一日晚間,輕輕走到陸德秀臥房門口,道:“相公開門,莫負奴的來意。”陸德秀道:“我是孤男,你是寡女,暮夜相見,必被旁人談論,所以不開門了。”惠兒道:“不過你我兩人,有誰知道?”陸德秀道:“人縱瞞了,天是瞞不過的,你去罷。”惠兒隻得回房。第二天陸德秀別了王氏,悄然而去。

陸德秀同窗潘再安見這裏書房空了,也搬來此處讀書,與惠兒眉來眼去,二人遂為非禮。那年秋試,潘再安父親夢見有無數報人擁進門來,報道:“潘再安已中第二名舉人。”正在高興,又見一人走來,將報條奪去,道:“潘再安做了虧心事,舉人已讓與陸秀才了。”報人紛紛而散。其父夢中拖住那人道:“哪個陸秀才?”那人答道:“你兒子的同窗陸德秀。”開榜後,陸德秀果然中了第二名舉人。潘父責問兒子:“你做下什麽虧心事?”潘再安隻好實說,父子二人嗟歎不已。陸德秀十七歲便中了高魁,後又中進士,點入翰林,人人稱羨。陸德秀隻因持節戒淫,便至仕途顯達;潘再安隻因違德貪歡,遂至功名無緣。

清朝年間江蘇宜興有位書生叫潘書升,一天,他夢見自己到了關帝殿,正逢發考卷,隻聽殿上叫第一個人上殿,這個人就到了殿上,但卻馬上被踢下去了。第二名就是潘書升自己。第三名、第五名都未到。這時潘書升又看見牆壁上掛了一張黃榜,榜首的名字是“為楫”二字,單單看不到姓。不一會兒,來了一個紅臉人,將他自己所戴的頭冠取下來,戴到了潘書升的頭上。潘書升夢醒後很覺驚訝。等到考試發榜,潘書升果然名冠考生,得了第一名。

為此潘書升到處訪問名叫“為楫”的人,不久就得知是婁縣的傅鹿野。於是前往拜訪,得知傅鹿野平素以文章馳名,考試時主考官果然把他定為第一名,頭兩場考試的文章,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不料第三場的考卷卻丟失不見了,為此考官隻得放棄他。原來,傅鹿野很有口才,但平常所言多是華而不實的誇誇其談,而且喜歡宣揚別人的短處,所以才得到了這個報應。自此傅鹿野怏怏不樂,非常苦悶,沒多久就暴病身亡。

由此可見,怎樣說話也不是小事,事關德的積散、業的大小。言語不實,必會言行不一,欺世欺人;揚人之短,必會增人痛苦,損人自尊。因此,為人處世要時時把握好何者該說何者不該說,多說實在不虛、寬厚包容的話,才會不致造業,免遭惡報。

--事據《文昌帝君陰騭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