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 Alfred Adler (1870-1937)是上世紀奧地利與弗洛伊德齊名的著名心理學家。做為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的研究所探討的核心與起點是人的自卑感與在此基礎上的創造性自我。
前幾天,偶然在網上遇到了一段借阿德勒心理學觀點輔助分析《紅樓夢》中林黛玉性格成長的視頻課。那位老師講得有理有節。尤其是以阿氏‘自卑的消極補償-優越感’ 觀點對早期林黛玉性格的分析,對我有相當啟發。讓我想起並隨即列出我對阿先生此方麵闡述的我之所見。
阿德勒自卑補償-優越感的觀點(簡單說來):自卑感人皆有之,追求優越感以補償自卑亦是人之常性情。如何處置或解決(超越)自卑在於人自己如何看待,即是,權在我們自己。比如,課頻所涉阿德勒理論中重要的,以獲優越感補償自卑的兩種方法:
A,以積極的態度鼓起勇氣麵對,以化解的方式看待令自己自卑的經曆或現實。以立未來目標的方式從腳下開始。變自卑為動力。-社會就是因此而前進。
B,消極沉溺於自我,非解決問題式的。猶如《紅樓夢》41回前的林黛玉。表現為:
1,不把興趣擴展到她/他所熟悉的幾個人之外。(自我封閉式)孤芳自賞。
2,‘水’ 的力量。眼淚與抱怨:破壞合作性的控訴這個世界,-以將他人貶為奴隸和以贏得別人體貼的方式獲優越感補償自卑。
3,對她/他來說生活的意義是屬於個人的。生活目標建立在‘為社會主流價值和意義’ 所不認可的、個人的意義上追求的優越感,來抵消自卑。對此,阿德勒認為,這類人爭取的優越感的目標是虛假的,因為他們的成功也隻對他們個人才有意義。
就以上B中的第一點與第二點, 我的看法是,如果能避免尷尬和緊張,‘隻對幾個自己熟悉的人感興趣‘應該也不失為一種心性調節期的生存方式?因為人際交往畢竟隻是人生活構成的一部分。世上除此外還有許多人可以感興趣的重要的事可做。勉強而為自己不擅長的,是否會更增加自卑的緊張呢?
而’抱怨‘ 、‘哀傷’ 都不注定就是消極的。釋放亦是放鬆。比如,據課頻,林黛玉的眼淚與孤芳自賞,以及以尖刻打趣別人等等方式自呈優越感,…。不過,我以為這也可說是她與世界連接的方式。-以她的生性,或這個方式就是黛玉後來性格成熟的老師。
更引人矚目的是B中阿德勒的第三點。
“不被社會主流價值決定的目標所認可”,追求屬於個人的生活意義就一定是沒有社會價值並虛假的嗎?
再以課頻對林黛玉的分析為例。林偏愛寫詩,而這,在那個時代並非屬社會認可的大家閨秀的主流價值評價。因此按阿德勒的歸納,林的詩才表現意義就是虛假的。
但在我看來,林黛玉寫詩時的心靈釋放已助她躍出了追求‘優越感’的魔咒。作詩聯句,使她參與了大觀園中姑娘們才藝、學識的彼此欣賞和分享。是在一種純粹的遊戲中。
遊戲的純粹恰恰空去虛假。且,它“不為社會主流所認可”並且其中的樂趣隻屬於有關的每個個人。
更有,曹雪芹在窮途潦倒中自費寫小說。其初衷也不過為了他自己的心。小說的成功既不為曹所在社會的主流所認可,亦是當時“社會上不存在的爭取目標”。但相信這世上沒人敢說《紅樓夢》的成功隻有屬於曹個人的意義。
當然,阿德勒做為個體心理學家,他以上列舉的可看作是提供給讀者自省用的。不過正因如此,做為心理學觀點,課頻所列出的被視為向自卑感妥協的消極-不健康(‘林黛玉式’)狀況的歸納就尤其令人感到是很大的缺憾。
因為超越自卑離不開內在自生的力量。而達到此力量生長的土壤,內向(而不是外向),是關鍵所在。人的性格不同,因此有必要容納多樣的內向方式。
-由此或可見東西方文化間的互補之益。
阿德勒針對自卑的論述,如前提到的目標、勇氣說,還有平等尊重,互不幹涉、忽視他人眼中自己等等真知灼見。但對於所有這一切健康心理的基礎、積極型自卑補償以獲優越感動力所需要的, -著眼未來的活在當下,(即A)……,也許可以容許我問這樣一個問題:
總是懸在人頭上的那把“社會主流價值認可”的利劍下的‘目標’,它給人帶來的緊張,與人皆有之的自卑的緊張相比,是否給人造成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會更大?
附:
…林黛玉立體變化論專題(2)
也感謝這裏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