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踏出國門之前,相信全中國人民大年初一吃餃子,這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第一次聽說中國有的地方初一不吃餃子是在加拿大學習英語時,在英語班裏認識一位從武昌來的年輕女士(那時我也很年輕),當時的感覺就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震撼,想起電影《白毛女》,過年時,楊白勞借錢也要買二尺紅頭繩給女兒,買二斤白麵包餃子,中國人過年吃餃子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黃世仁你也阻止不了窮人一年吃一次餃子吧。
應著好奇問武昌人大年初一吃什麽,她說我們吃青蔥拌豆腐,寓意是來年清清白白做人,這應該是不同地方不同的風俗,以後又遇見很多來自各個地方的南方人,南方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是不吃餃子,隻能說中國真大啊。
好吃不過餃子,大年初一不吃餃子好像這個年沒有過。
南京
第一次去南方,那是80年代末,在那裏逗留了一個月。
第一站去的是南京,北方人愛上了南京的大碗麵,那大排麵,雪菜麵,榨菜麵,……, 天天不重樣,雖然味道有點兒淡淡的甜,但是很好吃。都說南方人吃飯少,平時北方人看見南方人吃飯的碗就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但是南京的麵碗那叫真大,年輕就是好,多少東西到肚裏都能消化。
現在孟非在南京開的重慶小麵,生意興隆,是不是南京人現在口味變了或是南京有很多外地人。
上海
第二站去了上海,上海滿街都在賣一種豆幹,各種味道都有,當小吃吃不錯,非常喜歡。
包子就不敢恭維了,記得看見有素菜包子,餡兒碌碌的,包子小小的,買來一嚐,包子餡裏放了很多糖,那個甜,真是沒有辦法吃。
離開上海時看見粽子,是那種個兒很大的,印象很深,六角錢一個,第一次吃到了肉粽子,也是第一次知道粽子可以是鹹的,那個粽子吃下去,害的我一天什麽東西都吃不下去了。
無錫
在無錫,看見湯圓,一元錢一碗,有七個,湯圓有乒乓球那麽大,北方人吃了三個就飽了,說好的南方人吃飯少,好像不是那麽回事,不知道他們一次是否可以吃下七個湯圓。無錫的湯圓真好吃。
時間太久了,忘記在杭州、蘇州吃什麽了。
廣州、福建
廣州,福建飯是到新加坡和加拿大後開始接觸,味道淡淡的,食物是原汁原味,剛開始不喜歡,感覺味道太淡。在國外時間久了,沒有過多的選擇,現在也習慣廣州飯了,反而覺得北方飯調料品放的太多,味道有點重。人會變,口味也會變。
加拿大的廣州早茶(這張照片是我拍的,其它照片選自網絡)
貴州
說起人的飲食習慣可以改變,記得在國內,吃貴州的麻辣米線和粉蒸肉,剛開始那個麻辣真是受不了,但是還是喜歡吃,估計現在是吃不了了,因為習慣了廣州飯。
川菜是最早喜歡的它鄉美食,第一次吃川菜是從水煮牛肉開始的,國內的廚師手藝就是好,川菜是永遠的最愛。
現在與一幫湖南朋友混在一起,知道了什麽是辣,俺那點辣本領就是小菜一碟。
走出國門,混跡在老外行列,同事姐姐每天中午一盒青菜色拉吃得津津有味,前台姐姐有時一包薯片就解決了午餐,俺看她們吃飯,淚水就往肚裏咽了,姐啊!俺永遠也不當你們老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飲食文化上,沒有最好,隻有喜歡。家鄉美食都是人們的最愛。
我也是出國後,接觸南方人後才知道, 祖國地大物博,各個地方風俗不一樣。問好曉青!
菲兒好,回去好好嚐一嚐,你這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遊士說的是,出去旅遊,就是遊山玩水,學當地文化,品當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