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年初,大明皇帝朱元璋由於對開國功臣尤其是武將的“日益驕狂”越來越不放心,於是決定任用諸皇子掃北。此時,元朝在北地邊陲尚有殘餘力量,元太尉乃兒不花、元丞相咬住以及知院阿魯帖木兒仍不斷騷擾明境,因此朱元璋詔令晉王朱Gang、燕王朱棣分兵兩路北征。
西路由三皇子朱Gang率定遠侯王弼出山西進擊北元,但沿途沒有遇到北元人馬,因而無功返回。
朱棣率領齊王朱榑、穎國公傅友德、南雄侯趙庸、懷遠侯曹興、全寧侯孫恪為東路掃北軍。
在封藩的諸皇子中,北方的秦王(朱元璋次子)、晉王、燕王實力最雄厚,但秦王不為朱元璋所愛,所以此次北征根本沒他的份。朱元璋在晉王和燕王之間,比較偏愛燕王,因此,配備給燕王的掃北實力最強。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突顯燕王,使其大建其功。
朱棣在接到詔書時已經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諸位隨行的將軍也心知肚明,因此都不敢慢待,於三月初便全部集結到長城古北口,萬眾一心,隻等燕王出征的號令。
但是,朱棣卻並不著急,他已派出巡哨偵騎深入茫茫草原前去探察北元軍隊的具體位置和實力,他要等到情報落實後再一舉出擊。
他從很小開始就意識到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最初,他隻是竭盡所能想知道父皇朱元璋的好惡,以便討取歡心。漸漸地,他耳聞目睹了許多錦衣衛替朱元璋查訪眾臣謀逆造反的事例,便照葫蘆畫瓢,發動各種關係獲取情報。就藩北平後,朱棣更有了人力物力開展情報工作,尤其對於南京方麵的動向,他極為重視。因此,他雖然遠在千裏之外的北平,也能時時準確地把握住京師的一舉一動。
此次征戰,道衍為他設計的五色旗語更使他在調動軍隊上如虎添翼,但最令他得意的作品,是三寶從道衍那裏偷來的飛鴿傳書之法。
原來,那日三寶從道衍口中得知了鴿子能從千裏之外飛回慶壽寺後,便立即報告給燕王。朱棣一聽,欣喜若狂道:“好樣的三寶!你立即遣人扮作香客前去慶壽寺查訪,一定要給本王查個水落石出!但切記,不許打草驚蛇!”
三寶不解,叩問:“祈禱殿下,為何不直截了當詢問道衍大師?他必能直言相告!”
朱棣獰笑道:“這禿驢古靈精怪!既然他不主動坦白,咱不問他,悄悄從他的小和尚嘴裏掏出實話那才有趣!到時候咱再好好羞臊他!哈哈哈哈!”
朱棣認為,這樣獲得的情報才更有價值,也才更能顯示他的神通廣大。
不久,朱棣便將道衍苦心摸索多年的飛鴿傳書經驗徹底剽竊,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和發展,使受訓的鴿子不僅能根據不同旗語在行進中選擇目標降落,而且能按地麵打出的不同旗語在空中進行飛行編隊和變換圖形。
他通過各種出獵和巡遊活動反複訓練這些鴿子掌握要領,使它們能精準地執行各項旗語要求,並結合各軍兵種的操練和演習,達到百無一謬的配合,由鴿聲燕語升級為鴿舞燕語。
這日,古北口一帶氣溫驟降,天寒地凍。
清晨,燕王朱棣端坐帥帳聚將點卯,被點到姓名的將校都一一向他躬身施禮。當朱棣點到北平都司的指揮使張信時,卻無人應答,他又連叫了兩遍,還是沒人應聲,朱棣不禁皺起眉頭。當著各路將士的麵,偏偏他管轄的北平都司缺卯,朱棣有些惱羞成怒了。他明白,北平都司雖然名義上屬他統領,實則直接隸屬於南京的大都督府,是中央派到地方上督察他這個藩王的特派機構,因此朱棣認為張信是在故意藐視他。
此時,北平都司的都指揮使周興見燕王神色難看,忙出列稟報說,昨天夜裏,張信突然接到老母捎來的口信急召他回去一趟,因為當時燕王已然就寢,所以他未能請示燕王便匆匆離去。
朱棣一聽大怒,令人立即騎快馬將張信召回。
等張信馬不停蹄、誠惶誠恐趕回古北口時,已是當天夜裏。朱棣聞訊,披衣來到帥帳,強壓怒火,一言不發地審視著伏地請罪的張信。
他本想立即將張信推出斬首,警示全軍,但見張信匍匐在地瑟瑟發抖的可憐相,不禁動了一絲惻隱之心;又想到張信為母所召,必又急事,自己作為全軍統帥,未出師先斬將,不僅不盡人情,而且感覺有些不吉利。
但他轉念又一想:不行!此人是北平都司的指揮使,就這麽輕輕饒過他,別人會以為本王怕了他們!更何況這些年來北平都司一直和本王過不去,凡有個大事小情他們總是大驚小怪地向南京報告。今兒本王就拿此人立立威,殺雞給猴看!
於是,他大吼一聲:“拖出去,殺!”
張信大叫:“燕王饒命!末將家中老母病入膏肓!殺信必害了老母,信將成為不忠不孝之輩,求燕王開恩啊!”
張信聲嘶力竭的哀嚎漸遠,恰在此時,齊王朱榑帶著一個滿身征塵的將軍匆匆而入,未等施禮完畢,那員戰將已一頭栽倒在地暈厥過去。
朱棣大吃一驚,忙問怎麽回事。
===============
不過癮的讀者可以在喜馬拉雅上搜一下《大明燕王野史》。8:11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