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韓戰的起源

(2019-01-07 23:53:20) 下一個

韓戰的起源

by 部落戰爭      Posted on Jan 08 2019   

討論韓戰, 隨著越來越多的檔案解密, 基本事件大體清楚, 解讀各有不同。 解讀韓戰,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各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 順序倒置, 解讀便會走樣。 所以請容忍以下解讀中保留大量的時間。 希望不是每加入幾個時間, 便會有一半讀者流失。 此文是大量觀點的匯總加上自己的理解,  一家之言,  不代表任何人.

丘吉爾有一句名言: 大英帝國沒有永遠的朋友, 沒有永遠的敵人, 隻有永恒的利益。 這話適用於國家, 也適用於政黨。 思考1950年發生在朝鮮半島的戰爭, 各方利益的博弈貫穿了始末。 關於韓戰的一種觀點很好的詮釋了其實質: 韓戰其實是附加在南北韓內戰基礎上美蘇之間的大國爭鬥。 要理解這場錯綜複雜的鬥爭, 必須理解五方勢力, 美, 蘇,  中, 南北韓, 之間的關係.  本文先討論中美關係,  然後是中蘇關係,  美蘇關係,  最後回到有關韓戰的隨時間的發展脈絡中.

1. 中美關係
二戰之後, 原來摟肩搭背的美蘇立刻成為不共戴天的仇人。 丘吉爾1946年的鐵幕演說闡述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分裂。 此時, 共產主義運動成為世界性的潮流.  其中正在進行時的國共內戰便成了潮流中一朵巨大的浪花。 而這朵浪花的歸屬, 會深刻的影響美蘇陣營的平衡。

中美關係, 包括國民政府與美國的關係和土共與美國的關係.  1945年抗日戰爭剛剛結束,  土共和國民政府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衝突.  對於美國, 在國共衝突問題上處於一種極其其矛盾的心態。 一方麵, 蔣介石是美國二戰的盟友, 美國希望蔣介石的勝利會阻擋共產主義擴張的腳步。 另一方麵, 美國對民國政府的腐敗極其失望。  美國民眾並不傾向民國政府, 而是傾向簡樸, 平易近人, 飽含革命熱情的土共。  此時美國采取的對華政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以國民黨為主的國共兩黨的聯合政府,  共同抵禦蘇聯在全球範圍內的共產主義擴張.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  美國宣布中立並開始調停國共爭端.  既然中立,  必須兩不偏幫.  但美國施行這一政策的兩難處境是:  如果此時不幫助蔣介石, 東北必然落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同時華北地區也將落入在意識形態上與蘇聯相同的土共之手(這是由於國軍當時大部都隅集西南, 鞭長莫及);    如果幫助蔣介石, 又與其宣稱的中立地位自相矛盾, 得罪土共。  為了防止東北落入蘇聯之手和華北落入土共之手,   抗戰結束後美國大規模幫助蔣介石運兵至全國各大城市,  在土共看來完全是拉偏架,  與其宣布的中立地位不符.  而在調停中的幾次停戰協議,  大多發生在土共戰事不利的情況下,   客觀上保護了土共.   而且,  在美國開始調停是,   美國的預設立場是, 如果調停失敗, 就支持民國政府。  如此矛盾的政策的結果是調停失敗, 杜魯門也被美國國內輿論批為對中國無知。 

國共內戰爆發後,   魏德邁於1947年帶領調查團訪華後的報告指國民政府腐敗無能, 經濟上通貨膨脹, 蘇聯及中共即將控製東北地區, 以及中共很可能會控製中國全境。 為防止大陸落入土共之手,   他建議繼續對國民政府提供經濟援助和派遣顧問。  當1949年國共內戰進入尾聲, 國軍回天乏術時,  美國就需要改變當時的對華政策.  以美國國務院官員為主的一群人, 認為可以放棄蔣介石而與土共接觸.  其中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認為, 美國的安全主要寄予北約, 中國不值得投入大力。  在蘇聯的威脅下, 他甚至認為可以嚐試與土共達成諒解, 而後共同防備蘇聯。  但是, 以美國國防部為首的官員認為中共是蘇聯天然的盟友, 堅決以中共為敵。  這其中包括了副國務卿Dean Rusk和國務院遠東事務局局長Walton Butterworth。 Dean Rusk 建議在亞洲大力打擊共產主義和保護台灣。 麥克阿瑟認為, 若土共占領台灣, 土共的軍力加上蘇聯的空軍, 將對東南亞產生致命的威脅。  此時,  艾奇遜的意見占了上風,  於是有了《中美關係白皮書》和"放手政策"的出台.  "放手政策"即放棄國民政府.  至於與土共接觸乃至交往,  從後來的發展看, 不得不說這隻是一廂情願。 

總結美國三心二意的對華政策, 返回來說一說這一時期土共對美國的心路曆程。 這一曆程, 可以總結為:  從憧憬到失望到寇仇。

太平洋戰爭爆發伊始, 毛澤東不無憧憬的認為:“美國可能在長江下遊登陸, 我們和他們合作”,  “鴉片戰爭以後, 104年以來, 沒有一次這樣好的環境, 全世界民主國家都在幫助我們。 過去隻有蘇聯幫 助我們, 現在英美不反對我們, 還幫助我們.....”,    土共似乎看到了與美國政府合作的可能性。 但是隨著局勢的發展, 土共與美國的關係一步一步的滑向深淵。 究其原因,  美國認為, 由於美國隻承認國民政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任何支持土共的政策都會對美國的利益不利。 土共與美國的心結表現在許多方麵.  首先, 抗日戰爭中土共與國民政府就其合法地位的談判中, 美國站在了土共的對立麵。 其次, 抗戰中美國長期對國民政府提供支持, 而土共向美國申請美元貸款時被拒。 再次, 抗戰結束日軍投降後, 美國大力幫助國民政府運送國軍搶占大中城市, 從土共口中搶食。  第四, 1948年的美國援華法案被土共認為是延長了土共奪取大陸的時間。  第五, 在國共內戰土共勝勝券在握的時候, 土共感受不到美國對其政策善意的轉變。(這又是由於美國對“誰丟失了中國”的責任的討論, 導致杜魯門那時不敢向土共伸出橄欖枝, 雖然很想), 最後, 在一個意識形態掛帥的時代, 老毛無法相信美國的政策不會去反對另一個興起的共產主義勢力。  所以, 土共失望加怨恨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成為寇仇, 那得等到韓戰爆發, 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海了。 與美國相比, 反觀當時蘇聯對於土共的支持,不可謂不大。 對於土共的建政的承認, 可謂及時, 堅決。 所以土共毫無意外的倒向了蘇聯。 有觀點認為1949年土共在美蘇間腳踩兩條船, 仍有與美國和好的機會, 其實是沒有證據的。 相反地, 根據最新中俄檔案的披露, 每次土共和司徒雷登談判的結果, 第二天都向蘇聯通報。

時間轉到1948年11月, 正值遼沈戰役結束, 淮海戰役開始, 國民政府在大陸盡顯頹勢的時候, 美國作為國民政府的盟邦, 必須要為國民政府的失敗負責。 美國國務院為了推卸對華政策的失敗, 準備公布一個指控國民政府誤國的公告, 也就是後來著名的《中美關係白皮書》。 時值美國大選, 結果直到1949年8月5日才發表。 在此次大選中還有一個小插曲, 蔣介石不遺餘力的支持杜魯門的對手杜威。 杜威當時的聲勢遠超對手, 輿論認為杜威上台幾乎板上釘釘。 但是, 杜魯門當選。 上台後的杜魯門當然冷遇蔣氏。 對蔣介石來說, 簡直是喝口涼水也塞牙。

回到正題, 《中美關係白皮書》的核心是《艾奇遜致杜魯門的信》。 艾奇遜在其中說:“在合理範圍以內, 美國所做任何事, 都沒有改變中國局勢的可能;  美國若做其所未做的事, 對局勢也不會產生影響, 這是中國內部勢力造成的結果, 結局是中國內部所決定的, 是一方怠忽職責所形成的。”   完全把責任推給了國民政府。 除了卸責外, 美國也為其從國共內戰中脫身打下了伏筆。 結果在1950年1月5日, 杜魯門宣布無意介入國共內戰, 停止援助國民政府。

白皮書中為了卸責, 必然有美化土共的地方, 似乎是向土共示好。 但是, 一千多頁的白皮書中的五分之四收錄了美國與國民政府的往來中的重要文檔, 其中必然有大量的有關對土共的指責和對於國民政府的政治與軍事的支持。 其結果是白皮書並不為土共接受, 也就有了後來毛澤東所發表的五篇駁斥文章。 其中就有使司徒雷登聞名中國的《別了,司徒雷登》。 名為罵司徒雷登,實為美國政府。 其實, 土共私下對司徒雷登還是很友好的, 大力肯定了司徒雷登對中國抗日戰爭和中國教育的貢獻。 但是另一方麵, 白皮書包括了司徒雷登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 其中對於土共領導人的評價和看法也傷害了土共。

對比於虛偽的向土共示好, 如果美國決心與土共交往, 就應該學習蘇聯, 把承認土共建政提上議事日程,  甚至直接承認土共,  開始建交談判。 有了此一基礎, 才能讓土共放棄或至少減輕疑慮與怨恨, 考慮美國的建議, 與美國接近。  白皮書的結果是一個裏外不討好的災難, 既不為土共接受, 又受到美國國內鋪天蓋地的指責, 指責其背棄國民政府, 美化土共。 曆史上唯一的能使土共倒向美國的機會其實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 國共內戰之前, 那時土共對美國還有著樸素的情感, 還沒有大的隔閡。 但這機會隨著內戰的爆發而逝去了。 其實曆史充滿了悖論, 在有那麽一個機會的時候, 美國並不需要, 因為那時決定美國在大陸利益的是土共的對手。 在機會逝去時, 美國的政策製定者卻渴望著奇跡的發生。

2. 中蘇關係
寫到這裏, 算是交代了韓戰前土共與美國的關係。 下一步要討論的是中蘇關係, 因為涉及到美國, 蘇聯, 日本, 土共和國民政府。 而其時間根源也得追溯到1904年日俄戰爭。 在這中間, 雅爾塔協定是這一關係發展的核心。

1904年的日俄戰爭, 隨著俄軍的慘敗, 沙皇俄國喪失了其在滿清東三省的全部權益。 此權益, 包括旅順, 大連的的租借權, 長春旅順鐵路及附屬財產和煤礦, 被滿清隨後轉讓給日本。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蘇聯為了避免兩麵受敵, 大力支持國民政府的抗日戰爭。 但隨著1941年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 支持終止。 1945年2月歐戰進入尾聲, 英, 美, 蘇三國首腦會晤雅爾塔, 簽署了雅爾塔協定。 在會上, 為了說服蘇聯出兵攻擊日本, 美英同意對蘇聯做出補償. 補償中有關中國的部分, 即蘇聯繼承沙皇俄國於1904年失去對於東北的特權和維持外蒙現狀(也就是獨立)。

1945年8月8日, 蘇聯出兵東北.  8月14日, 蘇聯與國民政府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國民政府被迫同意雅爾塔協定中的條款: 外蒙獨立, 蘇聯保有在大連,  旅順的特權和中東, 南滿鐵路的經營權。 國民政府簽署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三條:  英美為說服蘇聯出兵而給予國民政府的壓力,  害怕蘇聯對土共的支持援助和對新疆的危害, 害怕將來蘇軍占領東三省後不能順利交接。 條約中當然有不得支持土共的條款。 但沒有多久, 蘇聯就暗中把大量武器裝備轉給東三省的土共。 這一幫助,  對後來國共內戰的結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也為土共心理上倒向蘇聯加上了一個最大的砝碼.  1945 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蘇美先後進占朝鮮, 開始形成了韓戰前的態勢,  這一段以後會詳細論述。

日本投降後,  國共衝突加劇.  1947年美國調停失敗, 國共內戰爆發。  美國開始援助國民政府.  到1949年, 土共席卷大陸, 勝利在望。 1949年8月15日, 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 表達出放棄國民政府之意。 10月1日, 土共建政。 10月3日, 蘇聯置與國民政府簽署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於不顧, 承認土共。 此時, 蘇聯在東北的特權, 就又到了需要重議的時候了。 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訪蘇,  明為給斯大林祝壽,  實為重議《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和請求援助.  談判到1950年2月14日, 土共與蘇聯公布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代表團土共承認外蒙古獨立的現狀,  收回了蘇聯在東三省的特權,  獲得3億美元貸款.  這一談判過程,  流行著兩種無從判斷真偽的版本, 所以列舉如下.

版本1:  在蘇聯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談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時,  斯大林自始至終采用的是一種威逼的態度,  強迫國民政府政府簽約.  由於中蘇同為共產主義大家庭的成員, 與前次談判不同的是,  蘇聯采取的是一種平等協商的原則.  大家在相對和平的氣氛中達成共識,  簽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版本2: 毛澤東訪蘇後向斯大林提出重議《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斯大林拒談新和約.  毛澤東大怒, 拒絕回國,  把自己關在住處將近十天不露麵.  外媒紛紛報道斯大林軟禁毛澤東, 在壓力下斯大林不得不同意談判.  1950年起初斯大林並不同意讓步,  但此時美英共同幫了土共一個大忙.  1950年1月5日,  杜魯門總統發表演說宣布放棄台灣, 減輕了土共在奪取台灣上的難度,  對土共顯示出一定程度的善意.  同時,  英國由於香港問題的壓力, 於1950年1月6日承認土共, 中英開始建交談判.   這些壓力使斯大林意識到如不廢止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可能將使毛澤東變成亞洲的鐵托。  最後便有了1950年1月的談判和最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署。

由於更具有戲劇性和符合後來事件的發展, 筆者便傾向於版本2。 同時簽署的似乎還有中蘇密約, 內容不得而知。 單就結果來說, 蘇聯於1952至1954年完成了東北的撤出。

土共與蘇聯的關係, 在斯大林時代, 從國民革命戰爭到50年代斯大林去世, 是一種被領導與領導, 時不時有些反抗的關係。(這又是一個需極大篇幅討論的問題)。 在土共掙紮求存的年代裏, 斯大林領導的共產國際對於毛澤東對共產國際的看法, 並不在意。 但在土共控製大陸, 成為影響亞洲乃至世界的砝碼的時候, 對斯大林來說,  毛對共產國際的看法便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斯大林並不完全相信毛, 共產國際也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毛有成為鐵托的潛力與趨勢。 蘇聯對於土共的經濟軍事援助也縮手縮腳。 毛參加韓戰, 不能不說沒有為了洗刷這種猜疑的目的。 事實是, 韓戰後到1960年中蘇交惡前, 由於土共參加韓戰而打消了斯大林的疑慮,  土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援助, 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基礎。

3. 美蘇關係
二戰後美蘇的關係急劇惡化, 基本是一種敵對的關係。 雙方的共同點是, 極其害怕與對方的直接衝突並都認為對方占有優勢地位。 一句話的描述就是麻稈打狼,兩頭害怕。 這一認知可以從很多示例中表現出來。 韓戰前蘇聯有大量軍官指揮訓練北韓軍隊, 但斯大林堅決拒絕蘇聯軍官越過38線。 這一命令導致北韓一些部隊在越過38線後由於指揮脫節, 無所適從。 同時, 美國的大量決策也以是否會引起蘇聯幹涉為首要考量。 表現在韓戰上, 就是不直接麵對麵, 或不為人知的麵對麵較量。 美蘇空軍在韓戰中有極大規模的衝突, 但並不為外界所知。

4. 韓戰的起源:1949年的事件
韓戰的背景關係交代完畢, 然後轉回到1945年, 看一看朝鮮所發生的事。

從1945年到1948年, 朝鮮的情形相對簡單。  1945年日本戰敗前 夕, 美國與蘇聯達成協議, 以38線劃分朝鮮。 日本投降後, 美蘇分別駐軍並在各自的地盤上成立民選政府, 是為南北韓。 南韓由於任用了大量的日據時期的人員, 激起 了廣泛的不滿。 北韓在金日成的朝鮮勞動黨的統治下, 情況不為外界所知。  所知的是, 金日成以可笑的99%的得票率成為元首。 此時的南北韓, 都認為對方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急需得到拯救。 同時, 和當今的國共雙方一樣, 南北韓互不承認。 他們的唯一共同認知是朝鮮半島隻有一個國家, 統一對方立刻成為雙方一致的目標。 在這其中, 南韓總統李承晚的聲音比金日成至少高了一個8度, 他多次提及武力統一朝鮮。但是,與雙方想法不同的是,  美蘇軍隊仍然駐紮朝鮮, 南北雙方軍力還很弱小, 並無與其想達成統一想法相匹配的實力。

1948年12月, 蘇聯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撤出朝鮮, 結果置美國於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  美國此時已無任何借口駐留朝鮮, 所以美國開始計劃撤軍。 由於美國不想與蘇聯發生麵對麵的衝突, 所以隻提供給南韓有限的自衛力量, 幾乎沒有進攻性武器。 在此情況下, 李承晚著急了。  沒有美國的參與, 統一朝鮮將是鏡花水月。 李承晚為了阻止美軍從朝鮮撤離, 製造緊張氣氛, 加大了北進的戰爭叫囂。 與美國相同,  當蘇軍撤離時, 帶走了所有的重武器。 在沒有蘇軍駐紮和美軍尚未撤離的情況下, 金日成手中隻裝備有輕武器的可憐武裝力量, 不能給他任何的安全感(此時他隻有2到3個師)。 金日成在高度緊張中尋求中蘇的幫助, 於是有了1949年3月的訪蘇和4月毛澤東與金日成代表金一的會麵。

與以往認為的不同,  根據最新俄國檔案披露, 金日成與斯大林在1949年3月的訪蘇中並沒有任何關於武力統一朝鮮的意圖。 斯大林建議金日成加強宣傳, 爭取民意。  麵對38線上的衝突, 斯大林同意加強軍事援助以平衡南韓的威脅。 同時要金日成向土共求援。 對於朝鮮統一問題, 斯大林不要向南方進攻。  當南韓進攻時, 通過反攻獲得的統一才可以接受。

1949年5月, 土共已完成3大戰役並剛剛渡過長江。  毛澤東與金一在北平會麵。  金介紹了朝鮮的緊張局麵和麵臨的威脅,  請求土共將林彪手下的朝鮮族部隊移交北韓。 土共同意了這一請求, 但由於156師有作戰任務, 所以先移交164和166師。  1949年7月20日, 全副武裝的164師10821人和166師10320人進入朝鮮。  156師的移交我們以後還會交代清楚。  對於支援朝鮮半島的統一問題,  毛表示中國革命尚未完成, 暫時無能為力。 但在勝利後可以予以考慮。

1949年6月,  隨著美軍全部撤出朝鮮, 朝鮮局勢很快發展到了遍布38線的小規模武裝衝突。  1949年7月,  在土共朝鮮師入朝後, 金日成的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便開始考慮先下手為強。

1949年8月5日, 美國《中美關係白皮書》發表,  美國表達了放棄國民政府的意願。 其中不無離間土共與蘇聯關係的目的。 毛澤東以《別 了,司徒雷登》等五篇文章予以回應。 8月29日, 蘇聯試爆原子彈,  表麵上擁有了與美國抗衡的核威懾力.

1949年9月3日, 金日成提出了奪取翁津半島的計劃以試探美國保衛南韓的決心, 被斯大林堅決製止。  這似乎是第一次金日成提出以主動軍事進攻解決統一問題。 (還有待查證,歡迎拍磚)。  斯大林表示, 如果軍事戰爭由北方挑起並轉為持久戰, 將會給美國介入的借口。

1949月10月, 土共建政後金日成要求土共支持金的進攻計劃。  由於還有西藏,新疆,西南等大片領土等待收複, 土共感到很難回答, 便請蘇聯代為解釋。  11月, 蘇聯答應土共請求並勸阻金日成。  1949月10月還發生了一件對韓戰有很大影響的事件, 土共進攻金門失利, 全軍覆沒。 此事使毛澤東認識到雖然美國已放棄台灣, 但隻憑借大陸的海空實力, 進攻台灣隻是一句空話。 而增強海空實力, 隻有獲得蘇聯的支援。  最後這也成了土共決定是否出兵朝鮮的一個考量。

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訪蘇, 開始交涉修改《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引起斯大林的不快.

綜合1949年的朝鮮半島的形勢, 便有了以下結論:  1949年初, 南韓有統一的意願, 但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實力,  美國駐軍尚未撤離,  南韓受到極大的約束。 1949年後半年, 隨著美軍的撤離和北韓實力的快速增長(包括援朝的三個朝鮮族師),  南韓的目標便轉成防禦為主。  對於北韓, 由於自身虛弱的軍力, 1949年前半年是高度緊張的半年, 受到了南韓和尚未撤離的美軍的雙重威脅。 當北韓的軍力在下半年得到極大加強後, 北韓才開始有了對南方的憧憬。 其結果便是1950年韓戰的爆發。

現在我們轉回到援朝的三個朝鮮族師中最後一個156師移交朝鮮的問題。 1949年12 月, 林彪等致電中央軍委, 討論軍中朝鮮族官兵的去留。  毛澤東轉發給蘇聯, 然後蘇聯與1950年1月8日轉發朝鮮, 詢問意見。  金日成要求這批部隊歸朝。  這批包括156師在內的14000人的官兵最後編為一個師,  於4月18日到達朝鮮元山。  這個師連同1949年7月入朝的164, 166師的移交, 極大的加強了北韓的戰力。 但是通過事件發生的順序來分析, 做出三個師入朝決定的時間早於1949年底,  而在整個1949年,  無論斯大林還是毛澤東, 都沒有支持金日成進攻南韓的意願和動作。  所以在當時看來,  三個朝鮮族師的移交的目的是本著一種共同革命的道義和對兄弟黨的支援,   而不是為了支持北韓進攻南韓。

5. 韓戰的起源:1950年的事件   
1950年初的事件對韓戰的爆發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此時, 我們先來論述一下各方的環境及心態.

對於1950年的美國,麵對蘇聯及其同盟在歐洲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  其政策的優先順序是西歐, 中東, 日本, 然後才是中國.  美國的對蘇政策, 就是避免主動挑起爭端, 但如果爭端由對方挑起, 則予以堅決回擊.  因為如不回擊, 將使所有盟國寒心乃至離心.

國民政府在大陸的失敗將杜魯門政府推上了風口浪尖,  受到了內外拮責.  在1949年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卸責後, 杜魯門於1950年1月5日在記者會中宣布美國無意介入國共內戰.  這一表態, 給了土共占領台灣的希望.  1月12日, 艾奇遜在美國記者協會發表了他著名的演說, 為美國的中國政策在大陸的失敗辯護.   同時宣布了為後世謹記的說辭 “美國在太平洋的防禦半徑, 遠從阿留申群島, 經過日本到琉球和菲律賓”。  其中沒有提到南韓和台灣.  艾奇遜的演說是即興之作,  並不是斟字琢句的國務院宣言.  而且有跡象表明,  艾奇遜的演說對象是蘇聯而非土共.  因為演說中提到蘇聯對於蒙古和中國東北的野心和美國最終會承認土共.  但外界的解讀是, 國務卿沒有提到的,必然是不重要的.   這一表態, 成為金日成後來勸說斯大林改變不主動進攻初衷的原因之一.

轉到1950年的蘇聯,  1949年底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給了蘇聯極大的壓力.  為了疏緩這種壓力,  需要製造另一個可以將壓力從歐洲轉移的熱點.  疏緩壓力的同時, 蘇聯本身要避免直接卷入爭端, 引發大規模的歐戰.  再有,斯大林是共產國際的實際領導者, 不能過於壓製底下人的求戰欲望, 以至於得到怯懦的評價.  最後, 即將簽定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協議會產生兩個影響. 一是蘇聯考慮到可能會失去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指旅順大連,海參崴作為港口極易被封鎖),  蘇聯必須尋找替代港口.  另一點是斯大林對於毛澤東成為鐵托的疑慮, 害怕放棄中國東北權益後, 中國翻臉不認人.  使中國卷入對南韓及至於對美國的戰爭, 可以堵死土共的另一條路, 牢牢的綁上蘇聯的戰車.  而1950年初金日成的請戰, 簡直是為斯大林達成上述目標而量身定做.  所以斯大林一改初衷,  開始大力支持金日成.  從韓戰的結果上看,斯大林完美的達到了上述目標,  成為韓戰的最大贏家.   與之有關的題外話就是隨著韓戰的進行, 斯大林在共產主義世界的威望達到頂峰. 但由於斯大林對於繼承人的培養不夠和對馬林科夫的錯誤選擇,  導致赫魯嘵夫上台, 為中蘇後來的決裂埋下伏筆.

下一個討論的是金日成.  由於有遠遠強於南韓的實力, 1950年的金日成自信滿滿, 堅信可以統一朝鮮.  金日成遊走與中蘇之間, 以一方施壓另一方,  獲得了絕大的利益.  唯一阻礙其目標的是美軍的介入.  但隨著誤判1月12日艾奇遜關於亞太地區防禦圈的講話,  金日成認為美國不會介入,  最後的障礙已經不複存在,  韓戰已不可避免.  金日成對於土共的態度, 是一種我需要你的支援, 但不希望你過深介入的心情.  這種複雜心態的形成, 可能有對於北韓軍中過於強勢的有中國背景部隊的擔憂和曆史上中朝間關係的警惕.

最後回到1950年的土共.  國共內戰行將結束, 國內建設百廢待興, 廢除以前不平等條約和奪取台灣也在議程之中.  所有這些目標的實現都有賴於蘇聯的支持. 在此種情況下, 對於蘇聯的要求, 便不能置之不理.  其實從現實考慮, 土共不是不明白韓戰對其的危害. 首先,韓戰的爆發, 必然對奪取台灣造成困擾, 隻是不好預估困擾的程度.  其次, 可能會喪失對美國的緩和機會, 造成經濟國防外交上的巨大壓力,  畢竟美國及其盟國是世界上的一股主要力量.  同時, 土共需要考慮對全球共產主義運動所負起的責任.  最終選擇了支持.  現在看來對共產主義運動的責任似乎是很可笑的事, 但在那個時代, 對決策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觀點, 就是毛澤東需要洗脫被認為是中國的鐵托的嫌疑.  這一觀點很難從公布的檔案中找到佐證,  隻能從當事人的回憶中分析, 不免有了主觀的印象.  但想來這一觀點也許起著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有了以上的分析, 讓我們再隨著1950年各個事件發展的順序, 一步一步的回顧戰爭的到來.

1949年底到1950年伊始, 毛澤東賴在蘇聯不走並自我禁閉, 向斯大林施壓來達到修改《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目的。

1月5日, 杜魯門發表講話表示放棄台灣。 不管主觀上是何用意(由於中蘇同盟的形成對美國不利,可能有分裂中蘇的目的), 在客觀上又一次向土共釋出緩和的信號。

1月6日, 英國正式承認土共。 在美英的這些壓力下, 斯大林同意修改條約。  新條約必然會極大的損害蘇聯在遠東的利益, 斯大林此時肯定鬱悶至極。

1月12日, 艾奇遜發表著名的防禦圈講話, 沒有將南韓和台灣包括在內。  金正日得知後肯定仔細的學習了講話的含義, 找到了一個可以重新說服斯大林進攻南韓的機會。

1月17日, 在一次有蘇聯駐朝鮮大使參加的酒會上, 金正日通過酒後吐真言的方式表達了對斯大林否決的不滿, 想重新親自向斯大林請示, 如果不行, 又提到了找毛澤東幫忙的想法。 當然, 這些醉話不久就會放在斯大林的案頭。

1月20日,周恩來率代表團抵蘇, 開始新的中蘇條約談判。

1月30日, 斯大林同意《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蘇聯放棄了所有的在中國東北的權益, 喪失了進出太平洋的不凍港旅順。 在條約簽訂之後, 斯大林就第一次開始支持金日成的進攻計劃。 以後的事件隻是這一決定的執行罷了。

那麽, 是什麽在1950年第一個月中改變了斯大林。 隻能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 站在斯大林的角度, 打不打韓戰有什麽不同呢?  首先, 不打韓戰, 現狀將會維持下去, 蘇聯沒有可能再次獲得進出太平洋的不凍港。 北韓的元山港離38線太近, 易受攻擊。  如果打,會有六種可能, 以下將討論每種情況對蘇聯的影響:

   1. 北韓獨自獲勝或在中國介入下獲得全勝: 蘇聯當然的獲得朝鮮的港口而且獲得世界上的聲望。

   2. 北韓失敗,退守38線且中國沒有介入:  與現在沒有區別,僅僅聲望有些許損失。

   3. 北韓失敗, 朝鮮全境陷於敵手且中國沒有介入:  美軍將出現在中朝邊境,  中國將不得不求助於蘇聯, 蘇軍會常駐東北, 同時也會保 有旅順港。
 
   4. 北韓失敗, 朝鮮全境陷於敵手且中國介入:  在中國介入並失敗的情況下美軍出現在中朝邊境,  中國將更加依賴於蘇聯, 蘇聯在華會獲得更多的利益。

   5. 朝鮮全境陷落且美軍攻入中國東北:  由於《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存在,  蘇聯將出兵中國東北.  未來中國的命運將操於他人之手.

   6. 北韓失敗, 中國介入,  並守住38線:  這是韓戰中實際發生的情況,  由於土共和美軍直接交手, 土共向美國靠攏的路便會被徹底堵死, 成為蘇聯可靠的盟友。  支持這一判斷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規定蘇聯不晚於1952年撤出東北,  但實際撤出時間是1954年,  而且是在斯大林死了以後,  由赫魯曉夫訪華示好時主動提出.  這說明中蘇條約中有著不為人知的條款.  同時,  既然拿到了投名狀,  蘇聯便開始放心大膽的扶持土共.

綜合以上種種,  無論任何情況, 斯大林都不會劣於他目前的處境。 從這裏不難看出斯大林的梟雄本色。

1950年4月8日, 金日成訪蘇, 商討南下的方案。 此時毛澤東還被蒙在鼓裏。  斯大林對於進攻南韓有兩個先決條件, 一個是確認美國不會幹涉, 另一個是有土共的支持。  對於第一個條件, 由於前有艾奇遜的講話, 後又金日成信誓旦旦的保證, 保證在美國幹涉前結束戰爭, 斯大林選擇同意。 對於第二個條件, 金日成5月13日親自到北京說明, 土共也是第一次得到將對南韓進攻的消息。  土共就此向斯大林問詢, 斯大林答複說進攻與否一切由土共和金日成協商決定, 將責任推給土共。  在此情況下, 土共被迫同意, 否則將會被共產國際的口水淹死。  隨後毛澤東問金日成需要什麽支援, 金日成的答複是: 什麽都不需要, 斯大林同誌已經提供了一切。  金家如今的"白眼狼個性"在那個時代就已經表現出來了。

1950年6月25日, 韓戰爆發。  第二天,  美國宣布第七艦隊進駐台海, 保護台灣不被攻擊。 在兩個對等大國之間(可能美國當時並不這麽認為),  此舉已經等同宣戰.  在周恩來對此憤怒的聲明中, 土共和美國已成寇仇。  當後來美國越過38線, 克裏斯廷森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 此時任何事情已不能阻止中共出兵朝鮮(注1)。  讓美國兵臨鴨綠江,  對土共是不可接受的.  其主要原因不僅僅是美國的威脅(雖然說這是第一位的),  而且由於有《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存在,  美國兵臨鴨綠江使蘇聯有了常駐東北的借口.   從本質上毛澤東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國家領導人,  也不是一個全心全意的共產黨人,  而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一個封建帝王.  從這個意義上考慮,  蘇聯常駐東北在他心中也是不可接受的.

1950年初韓戰爆發, 中國最後被迫卷入戰爭,  斯大林的全部設想目標達到了。 美國終於為自己三心二意, 含混不清的政策付出了代價。

注1: 克裏斯廷森的原話是: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available Chinese sources, the cable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that: Mao's decision to enter Korea in force was triggered by the American decision to send U.S.forces north of the 38th parallel; Mao attacked fully recognizing that the United State might respond by bombing Chinese cities; Mao did not intend to allow American troops to remain permanently behind a buffer in North Korea, regardless of the buffer's width; and once Chinese troops were dispatched to Korea, Mao's primary goal was the destruction or expulsion of all foreign force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預知後事如何, 請看下一篇。 題目待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欲千北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部落戰爭 回複 悄悄話 改了,謝謝
Timberwolf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支持原創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文章寫得很好,希望幫助您更加完善。請參考修改和刪除我的留言。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在此情況下, 土共被迫同意, “件”否則將會被共產國際的口水淹死。
在此情況下, 土共被迫同意, 否則將會被共產國際的口水淹死。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斯大林答複說進攻與否一切“有”土共和金日成協商決定
斯大林答複說進攻與否一切“由”土共和金日成協商決定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新條約必然會極大的損害蘇聯在遠東的利益, 斯大林此時肯定鬱悶“之”極。
新條約必然會極大的損害蘇聯在遠東的利益, 斯大林此時肯定鬱悶“至”極。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翻臉不“任”人
中國翻臉不“認”人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麵對蘇聯"極其"同盟在歐洲...
"極其"是錯字,應為“及其”
---------------------------
文章寫得很好,希望幫助您更加完善。
金玉屋 回複 悄悄話 心“節”是錯字,應是心“結”
braker999 回複 悄悄話 哇,這個是以假曆史洗腦的加長版,樓主要加雞腿了吧?
樂學樂遊 回複 悄悄話 讚!
dqdeer 回複 悄悄話 讚。繼續關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