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未來,如果還有的話
August 15, 2019 by 部落戰爭
這篇文章討論的對象是香港的普羅大眾,不是高高在上的那一小部分人。
香港當前亂象的內部根源有三個:經濟,教育,法律。這三點二十年來的相互作用導致了香港新世代在迷茫中找不到未來的方向,在生存壓力下形成極度負麵的世界觀,而占中就是一種宣泄。外部來講,中美之爭讓香港成為了一個美國打擊中國的著力點,在擁有國際話語權的美國不遺餘力的宣傳下,相當部分的港人對港府和大陸有著本能的不信任或是敵意。內外原因加上修法的導火索,形成了這次聲勢浩大的運動。
1. 經濟
香港經濟極度畸形,完全依靠地產和金融。地產的壟斷使地價高企,基本斷絕了其它行業的發展可能。港府數次努力平抑地價,嚐試建立另一個支撐,例如數碼港,醫藥中心。但數次在大資本的反撲下失敗。普通港人沒有能力判別那些政策對他們有利,在資本控製的媒體宣傳下一怒而向港府,放棄了對他們自己未來最為有利的選項。地產和金融隻可以支撐很少的一部分港人過上優渥的生活,剩餘的千千萬萬則每況愈下,民怨逐漸積累。
2. 教育
自97回歸之後,基礎教育由學校的自主選擇,歐美控製下的輿論致使課綱偏向於歐美的係統,大量宣傳大陸的負麵,致使新成長起來的一代對大陸充滿了偏見。經濟上的畸形發展提供不了足夠多和好的工作機會給香港的新世代,使這一代人生存壓力巨大,看不到未來。如同阿拉伯之春中充當主力的大量失業的青年。由於對大陸的偏見,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動力北上尋找機會。
3. 法律
香港的法律基本上控製在英國遺留下來的法律體係下,從大法官到基層從業人員。這就致使大量港府的教改和修法嚐試胎死腹中。占中已經發展成為暴亂,違法分子卻可以輕鬆取保。警察已盡力克製,法律卻嚴懲逾越雷池一步的警察。
4. 經濟,教育,法律這三點形成的合力,加上外部勢力的介入,形成了香港今天的亂象。在當前貿易戰的大背景下,香港處於西方世界和中國影響力的交匯處,天然就成了爭奪的焦點,偏向哪一方都有可能。可對於香港的普羅大眾來說,他們的長遠未來寄望於大陸,自外於大陸是一種慢性自殺。沒有大陸作為腹地,西方世界的資本可有一絲的興趣發展香港?可惜那些參與運動的人看不到這一點。
5. 對於大陸來講,除了一些極特殊情況,武力介入都不可取。大陸隻需靜等運動平息,無論多長的時間。時間越長,香港的滑落越快,越深。那些依附於香港的資本,地產的主人自然會無法忍受,自然會想辦法平抑運動。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香港會慢慢的沉淪,慢慢的被其它城市替代,如上海,深圳,新加坡,慢慢的成為中國普通城市的一員。
6. 對於香港未來最好的一條路(也是最不現實的),恰恰是武力介入。唯有武力介入,才能拿回對法律的解釋,才能修改教學大綱,才能平抑地價,才能使香港的普羅大眾受益。這條路是最為漫長的一條路,是會被千夫所指的一條路,但恰恰是讓香港擁有未來的一條路。修改教學大綱到其影響顯現,至少十數年之功。修建大量廉租屋到降低地價到一個合理水平,又是十數年之功。幫助香港發展的配套措施和優惠政策發生效力,依舊是十數年之功。法律的矯正與健全,更不知費時幾何。但麵對離心離德的香港,大陸為什麽要這麽做這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7. 港人一定要想清楚,誰是他們未來可以依托的對象,可以未來發展的市場。英國嗎?美國嗎?自外於大陸,香港還剩下什麽?
8. 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能冷靜思考的又有幾何。這裏討論的,隻是些廢話罷了。
早年香港留學生還聽說一些,後來就沒聽說,沒什麽競爭力了。難道覺得這方麵完全無能力,改走政治路?
似乎從有序到混亂就隻需要那麽一點點的誘因,這事過去後,香港的經濟政治司法會忙不迭的向大陸看齊,整體熵值提升到全國平均水平。
以前我有三年的經曆全麵接觸英式的教育體係,Cambridge - O level 和 Cambridge-A Level,覺得是非常不錯的,英國在全世界的前殖民地很多都采用這一套英式的教育,難道他們都被英國忽悠了或者傻了,應該不是的,是覺得好人家才用。
97年香港回收前後我每天都和一幫英國人在他們家裏看報紙《The daily mail》和 《The Telegraph》,不是高大上也不是gossip小報,普通英國人看的報紙,我並不記得我看到過其中有些什麽詆毀中國大陸政府和個別官員的文章,更多的隻是介紹香港的曆史,背景,現狀,還有在那裏居住過的許多英國人對香港的留戀和喜愛。我身邊的普通英國人也沒有聽到他們說過什麽,象我在國內被灌輸的關於英國人阻止香港回歸的壞話。
而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的那一段時間,我清楚的記得我的中學時事政治教案裏,把末代港督彭定康描繪成一個十惡不赦,對香港回收無窮使壞的人,把他罵得狗血淋頭。其實真的不至於這樣。
我隻能說英人的全球視野和政治外交治國能力,目前還不是大陸政府可以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