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過一部印度電影,名字忘了,大概講一個漂亮善良的女人,命不好,曆盡磨難,最終還被送上了法庭,為自己辯護時,她說了一句很繞口的話:我錯就錯在沒有任何過錯。
這話很拽,有音律美,還隱隱藏著一些禪意。
現實中有這樣的事。說有一類好家庭出來的孩子,品學兼優,讀最好的中學,考最牛的大學,被最熱的公司錄用。然後,他們就泯然了。人生的每一步都作了當時最對的選擇,可回頭一盤點,整個人生些許的無味。
也有反證。我的大學同學,很多在IT業做出了成就,粗粗一看,非計算機專業的成材率更高。專業人輸了,非專業的贏了。當年他們選“錯”了專業,現在倒打一耙,逆襲上位。以前的他們真的錯了嗎?(講這話時,心裏酸酸的,全是淚。)
更有甚者,“錯”能錯處一片新天地。“天龍八部”中,聾啞老人擺了一個珍瓏棋局,虛竹和尚亂點,殺死自己的一塊大棋,哪知這種自殺行為,帶來回旋餘地,自此局麵開朗,反敗為勝。
小說家言,不可全信。可我有類似經曆。幼時下象棋,小朋友中鮮有對手。媽媽廠裏有一個“廠花”,是個男的,愛穿一身幹淨的白衣裳,拿個氣槍四處打鳥,偏偏棋也下得甚好。我屢戰屢敗。一個周日的下午,我鼓起勇氣再戰,患得患失之間,一個“車”率先陣亡。廠花見勝勢已定,出招變得隨意。我看已成敗相,開始胡走瞎戳。哪料幾步之後,我靈光一現,主動棄掉另一個“車”,請出他的老“將”,以“馬”鉗住,再架起“重炮”絕殺。這盤撿來的勝利,成為雙方交戰史上的轉折點。再以後,我跟他下棋,大開大合,勝多負少。
也許,人生本來就需要一些“錯”。想保持全“對”,必然謹小慎微,在各種妥協中尋找最大的實用利益獲取點。而這種當時的最大點,放在更長遠的時間跨度內,可能會淪為一個差的選擇。但在當時的局中,人是看不清這一點的。
而“錯”,正是去探測一些底線和禁區,雖然多數時候碰壁而回,但極少的成功可能打開新天地。更重要的是,不怕“錯”的人沒有藩籬,不會畫地為牢,敢想敢闖。這樣有利於養成開闊的思維習慣,儲蓄了後續發展的潛力。
我這麽說,不是鼓勵孩子們瞎來,有能力讀好大學的也不要猶豫。實在想不通了,還可以退學,蓋茨小紮都這麽幹過。再說,總在“錯”裏折騰的人是要一些特定素質的,掂量掂量自己的修為,做適合自己的選擇。
這麽胡說八道一圈,再去看那個印度女人,該有結論了:她確是錯了,原因也正如她所說--沒有任何過錯。
成功失敗,又對又錯,對中有錯,錯中顯對,對錯轉化,方悟人生真諦!
“對錯”本身也是一種自洽的體係,隻要足夠信,它就不是局限。
我們的成長都用的是同一個劇本,不是悲劇,不是喜劇,更象肥皂劇,劇情平淡,結局可預測。
當我們有能力改寫劇本的時候,戲的高潮已過,在尾聲處為平庸歎息。
荔枝100 發表評論於 2016-07-18 18:22:59
說得太好了,首先是沒有人能過完十全十美的一生;其次,人若追求事事完美,就必保守謹慎,如籠中之鳥。要允許孩子犯錯。
倒數第二段很有道理!我發現孩子現在大了,開始越來越受到他們新思想行為的挑戰,很難說誰對誰錯。
每次的配圖都很讚。
問好。
同意你的“愛是過程”。也有人說,“愛是行動”。反正,愛不是嘴上說的,文裏寫的。
因為未知,必須出手。出手必錯,但這是繞不過去的錯。
上次看了你的愛是什麽,激發了我的靈感,應對了一篇,在此表示感謝!
怕出錯的人,必謹慎保守。但不怕錯和不在乎對錯卻有天壤之別。不怕錯是做好了接受不利後果的準備,不在乎對錯,實際上是一種自殺行為。
一般情況下,常識中產生的錯誤是可以修正和彌補的,隨機行為產生的錯誤和誤判,有時反而會逆轉結局。
但真正的高手,是用錯的行為試煉,以便尋找正確的方法和完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