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考試中長大的一代。
考試考的是精確。數理化不用說了,都是固定邏輯,能找到層層迷霧中的隱藏就是勝利。
曆史地理也不例外。選擇題的正確答案有且隻有一種;問答題看關鍵點,說到正點上才能給分。
要說當下的IT招工,考的仍然是精確,不刷題怎麽知道會不會呢。要進好公司?來來來,先做幾道題。
可精確感是個很殘酷的東西。長期精確的人,把自己也精確了,固化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網絡結構中,在很小的範圍內振幾下,不能遊走,沒有飛翔。
看世界的目光與一個人的經曆相關。職業又是經曆中的重中之重。中國有工科生治國,老外也有工程師世界觀。對錯不好說。世界太大太深奧,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一個切片。很難說,文科生理解的世界比理科生更真實。但推崇精確的人似乎少了些什麽。
與精確感相對應的是發散感,或者稱之為散神。人在自然狀態沒有聚焦功能,都是散的,真到了性命攸關生死存亡的時候,人不得已進入單點凝視態,隻看一個點,因為不過這一點,人就要歇了。
可文明的人過多誇大了這種單點效應,over-engineering是一種非常可怕的錯誤,窮盡心力,效果走到了反麵。現在的人不過一些“點”就沒法活。比如,常說的“輸在起跑線上”是一種“點”誇大效應。
說,發散感是自然態,因為沒有精確感的能量消耗,所以發散狀態是溫熱的,蘊含很多模糊說不清。這讓人平庸,但也多了不少可能性,因為思維沒有被精確固化。
健康的發散態有瞬間聚焦功能。在需要的時候,固化。而大多數時候,流動化。聚焦由遭遇觸發,事前不知道那個點,事來了自然聚到那一處。
在後計算機時代,發散態的地位提高了,因為機器承擔了不少精確功能。機器能幹的,人不要再幹了。
可社會的衡量標準滯後,要混社會還在考精確。
這個操蛋的社會。
文太精煉,一句廢話都不肯有。
不得不說 你的文累心啊
精準是初級入門的技巧,發散是高級狀態,綜和精準和模糊,leader要有這個本事。
圖片毛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