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穿布鞋的馬雲:馬雲首次創業

(2015-03-24 19:19:51) 下一個

    1992年馬雲被忽略的第一次創業

  1992年是中國商業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年初鄧小平的南巡重新激發了中國人對改革開放抱有的希望。為數不少的人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的鼓舞下,開始創業。後來,泰康人壽的創始人陳東升專門創造了一個詞“92派”,用以描述1992年後創業的企業家。

  除了陳東升,當時在複旦大學做老師的郭廣昌和他的幾個同學在那一年注冊了公司;河南省外經貿廳的公務員胡葆森辭職創辦了一家叫“建業”的公司;馮侖和潘石屹、王功權等六君子在第二年創立了萬通;俞敏洪已經是一個成功的英語培訓老師了,不過他在1993年才創辦了新東方。他們中間的很多人後來也成為了馬雲的朋友。

  不過,那一年中國最著名的商人是牟其中。他在1992年的8月用幾個火車皮的罐頭從俄羅斯換回來四架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一下子成為轟動全國的人物。媒體的眼光全都被他吸引了。

  天下尚無人識得一個名叫馬雲的大學英語老師。

  1988年,24歲的馬雲從杭州師範學院畢業,被分配到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書。馬雲的活躍在學校是出了名的,為了防止馬雲有別的想法,當時杭州師範學院的副校長黃書孟跟馬雲製訂了一個“5年之約”,到了那個學校5年內不能辭職出來。

  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任教期間,馬雲是英語和國際貿易專業的講師。與此同時,他在西湖邊發起了一個“英語角”,在翻譯界慢慢的有了一些名氣。當時全國經濟飛速發展,在杭州做外貿生意的民營企業逐漸增多,對翻譯服務的需求也相應越來越多。所以,很多老板找他做英語翻譯。但當時他隻能做兼職,因為他和老校長的“5年之約”還沒有到期。

  1992年,還在大學教書的馬雲跟同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譯社。這是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社,海博取英文“hope”的諧音,意為“希望”。當時的翻譯社就是個小店,所有的員工加起來5個人。馬雲跟同事一起籌集了3000元人民幣,租了一個房子,房租是每月1500元。翻譯社的注冊資本是3000元。 創業之初並不順利,第一個月的營業額才600不到。入不敷出的狀況令翻譯社的員工動搖了,但馬雲堅信翻譯社可以做下去。

  與此同時他必須找到新的收入來源。後來,發現賣鮮花跟禮品可以掙錢,馬雲就背著麻袋坐火車去義烏批發進貨。之後他將辦公室一分為二,一半拿來賣鮮花禮品,一半做翻譯社。而且,馬雲也常常背著裝滿小工藝品的大麻袋,在杭州的大街上穿梭售賣。馬雲甚至還做過一年多的藥品和醫療器材銷售員。馬雲用這些小買賣的收入來維持翻譯社的運營。

  新的問題出現了,既然賣禮品一個月可以賺三四千元,翻譯社僅能掙五六百元,為什麽還要繼續做翻譯社呢?馬雲的同事就建議隻開禮品店,將來成立一家禮品公司,但馬雲拒絕了。他陳述了自己的看法:當初成立翻譯社的目的是什麽,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並解決老師們的問題,還是為了掙錢?既然是為了前者,那就一定要堅持下去,熬過去,光明就會到來。

  1995年,虧損三年後,海博翻譯社開始盈利。這時5年之約已滿,馬雲向學校提出了辭職。辭職之後,馬雲全職經營翻譯社一段時間。他發現翻譯社在實現盈利之後,逐漸走上了正軌,馬雲就放手讓其他同事打理,不再過問翻譯社的具體事宜了。他開始尋找新的創業機會。今天,海博翻譯社已如當年馬雲所願,成為杭州最大的翻譯社。多年後,關於這段創業經曆馬雲輕描淡寫地提到:“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

  創業項目的選擇無法規模化

  這是馬雲的第一次創業項目的選擇,那時的馬雲與我們今天看到的絕大多數創業者選擇創業項目的方式並無實質不同,多半在自己正在從事的領域或者相關領域進行。這樣的選擇有很多好處,一是會容易進入,二是有一些資源。但這樣選擇的項目一般來說照顧了自己過往的經驗,往往無法兼顧其日後規模化的發展,更多時候也無法與引領時代前進的科技浪潮相對接。

  馬雲選擇的這個翻譯社就是這樣一個項目,這些項目也都是無法大規模擴張的項目。如果馬雲沿著這個項目往下走,即使再努力,領導力跟今天一樣,他的企業也隻會是個長不大的企業。因為一個公司要長大,要規模化必須裂變,而裂變的大體手段隻有四個:一個是流程的標準化和優化,一個是運用品牌的力量,一個是技術的手段,一個是資本的介入。如果是翻譯社的話,頂多可以把口碑做好,在品牌上發一些力,但因難以運用技術手段,流程也無法標準化,其規模就無法擴大,沒有規模的公司,資本不會有興趣,所以這個翻譯社,會像中國幾千萬個公司一樣,停滯在一定的規模而進入一種自轉的狀態。

  創業項目的選定如同種子的選定,你選定的是芝麻,即便你再努力也無法收獲西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