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e
許多人都知道《glee》,中文翻譯成《歡樂合唱團》,一部曾經熱播的美劇。從2011年到2015年用5年時間演了6季。紅極一時、受到很多人追捧特別是高中、大學生這些年青人的熱粉,我想最主要原因是這部劇體現了屌絲逆襲的美國夢,很容易讓觀眾從中找到共鳴。
我認識這個詞是因為一封從多倫多大學發給女兒的邀請函。這封邀請函的標題是Girls’ Leadership in Engineering Experience,也簡稱GLEE ,和上麵這部熱播美劇是同一個名字,不知道多大組織者是有心還是無意。題目直譯就是“工程方麵的女孩領導力“,聽起來有些別扭。其實這是多倫多大學為凡是收到工程專業錄取通知書的女生舉辦一個為期兩天的體驗聚會。兩天的聚會內容包括教授講座、校園參觀、動手實踐、社交宴會等,內容很豐富。最重要的是兩天的活動包吃包住,而且報銷參會者往來的飛機票、火車票、出租車票等所有的交通費用,也包括來自國外國際生的費用,當然前提是你得收到這個邀請。在人們印象中,和其世界排名二十左右的名聲並列,多大還有另外一個名聲,那就是:踢人的掙錢機器。對國際生來說,一般專業的學費已近4萬,而工程專業今年5萬多。再加上生活費,對一名國際生來說,在多大一年的開銷,估計需要7萬加幣。而現在多大花這麽大的本錢搞一個這樣的活動到底圖什麽?根據經濟學“凡競爭必有成本”這個原理,多大這麽做隻有一個原因,她希望吸引更多的女生來選擇多大的工程係。和我們國內不一樣,加拿大的大學申請是平行進行,也就是說高中12年級的學生(相當於國內高三)在每年的12月前後開始申請大學,學生們可以選擇想去的任何院校。隻要達到學校的錄取要求,原則上可以收到所報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不像國內根據自己的高考成績選擇第一批誌願、第二批誌願等,如果錄取,隻能是一所大學的通知書。而加拿大的各個大學的通知書平行下發,學校之間沒有關聯,加拿大學生(包括留學生)可能會收到很多個錄取通知書,最後確認一個即可。
眾所周知,大學裏工程專業方麵的女生比例都非常小。我在國內上的就是工科院校,我們三十多人的班裏當時也就7個女孩。這可能也是我上大學沒有機會談戀愛的原因。據統計,加拿大院校的工程係女生所占比例為20%左右,而多倫多大學工程係女生比例可以達到30%。加拿大大多數院校的最後確認日期是5月底,現在離最後的選擇還有幾天。多大工程係之所以保持較高的女生比例,這與她每年在這個選擇的重要關口專為女孩搞這樣一個叫做Glee的推介活動有莫大關係。
女兒今年二月份已提前收到所有申請的大學的通知書,她選擇的專業基本上都是工程和科學類。除了一個大學作為備胎外,其餘的選擇都是她認真考慮的結果。可當眾多的選擇擺在麵前的時候,真有些難以取舍。從二月到現在,她一真就在那些選項中糾結。其實不僅僅是她,最近很多留學生都有著這樣的問題。“老師,我收到布魯克的會計專業,又收到多大的經濟學專業,哪個較好?“;“老師,收到渥太華、皇後、西安大略,該去哪一個?”等等。每年這個時候這樣的問題此起彼伏,充斥於耳。今年,我麵對的是女兒的選擇!記得前兩天,一位母親問我:她兒子被多大的engineer science 和麥馬的health science都錄取,問我的建議。要知道這是加拿大大學裏最難進的兩個專業。我給出的建議是讓孩子自己選擇,如果孩子也在糾結,就投硬幣決定。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當涉及到女兒的未來與人生選擇時,和所有的父母一樣,我確實有些迷茫,盡管上麵這位母親最後的通話紀錄是:我明白了。其實,我知道她肯定還是在糾結中。
在前麵那一篇《路》的小文中,我談到,作為宏觀世界的我們人生不像量子世界,既可以是這樣,也可以是那樣,我們真實的人生世界結果隻有一個,這就是毎個人在麵對選擇時糾結的原因。記得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寫過一本書《成大事者不糾結》,可真正落到自己身上,又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呢?
不管有多糾結,決策的最終時刻總要來臨。和給上麵這位母親的建議一樣,在人生這個重大的決擇時刻,我把選擇權交給女兒自己,畢竟人生的路是她自己完成的,至於路的盡頭是什麽,我不知道,她肯定也不知道,因為路永遠都是走出來的。
女兒此時正在多大進行她的Glee體驗,從她反饋回來的信息來看,她似乎很享受這次體驗,好像已經做出了選擇。三個女人一台戲,這麽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女孩聚在一起,那個熱鬧勁想想都挺美的。
最後附上熱播劇《Glee》這一句我非常喜歡的台詞:
See the world not as it is, but as it should be.你看到的世界不是世界本身的樣子 而是你眼中世界的樣子。希望這一群“工程女孩”在未來的人生之路上,把每個人自己眼中看到的碎片化世界拚接在一起,來得到世界真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