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家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道麵食。分量是5到6人份左右。分別做了兩種做法,炒貓耳朵,貓耳朵湯。都非常好吃
以下來自百度搜索
“貓耳朵是山西晉中、晉北等地區的一種傳統風味麵食,俗稱“碾疙瘩”、“碾飥飥”等。貓耳朵曆史悠久,與北魏《齊民要術》中講到的“餺飥”形似,其製形如貓耳,小巧玲瓏,筋滑利口,是久傳不衰的大眾麵食”。烹飪方式多樣,還可以配上各種打鹵。。。
一大勺15ml,一小勺5ml,一杯250ml
麵團種類:冷水麵團
麵團材料:中筋麵粉600g,冷水(室溫水)320-350ml, 鹽6克
1. 盆中先後加入中筋麵粉、鹽,攪拌均勻,分幾次倒入320-350ml室溫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用手揉麵成團。冷水麵團加鹽的目的,是為了讓麵團延展性更好。這裏水的用量到麵團剛好成團就可以。根據不同麵粉吸水情況需要略微調整。
2. 不必在意開始麵團很硬,表麵坑窪不光滑,隻要大體成團就可以。蓋上濕紙巾或者蓋子,室溫餳麵30分鍾。這時候再用手揉麵,麵團就非常好揉光滑了。
3. 揉麵2-3分鍾,直到表麵光滑,接著蓋上濕布或者蓋子。繼續餳麵半個小時。揉好的麵團繼續靜置餳麵,麵團彈性才足夠,後麵才會好操作。
4. 麵團平分兩部分。暫時不用的一半記得蓋上蓋子以免表麵變幹。其中一半的麵團不用再揉,擀開成厚約1cm的厚麵片。再切成大約1cm的細長條。細長條適量拉長,再切成小方麵丁。最後小方丁的大小大約是大拇指指蓋的體積。用大拇指的指肚壓住一顆向前推撚,一個貓耳朵就做成了。繼續完成所有小麵團丁的推撚,可以雙手一起操作加快速度。
5. 接著完成另一半麵團的貓耳朵。
6. 燒一鍋水,水開以後放入貓耳朵。大鍋,寬水,這個分量的貓耳朵可以分3次煮。大火大約煮1-2分鍾,浮到水麵上不久就可以嚐一下,剛剛熟但不要軟的狀態最好。煮好的貓耳朵,迅速泡在冷水裏麵,這樣成品就有Q的口感。
其中一半麵團做了炒貓耳朵。
1. 提前泡發幹木耳20克。瀝幹水分備用
2. 豬肉丁350克,加入鹽3/4小勺,生抽一大勺,濕澱粉2大勺,順一個方向攪拌直到水被吸收,最後加入1.5大勺幹玉米澱粉,抓勻醃製15分鍾
3. 蒜5瓣切碎。2根蔥蔥白切丁,蔥綠切成蔥花待用
4. 鍋裏適量底油(可以比炒菜量稍微多些)燒熱,加入醃製好的肉丁滑炒。肉丁滑炒變色後,加入蒜末蔥白爆香,加入木耳翻炒,加入2大勺醬油膏(沒有可以用生抽醬油沿著鍋邊滑入)。翻炒均勻後加入貓耳朵(瀝幹水分後的),一小勺糖,3/4小勺鹽,一小勺胡椒粉翻炒均勻。出鍋前根據個人喜好還可以淋入適量陳醋,少許香油,撒上蔥花即可。
另一半麵團做了煮貓耳朵西紅柿雞蛋。
就是家常西紅柿炒雞蛋,稍微多留些西紅柿湯汁,加入貓耳朵一起中火燉煮2-3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