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土耳其自駕日記(3)-海峽,博物館,土耳其浴

(2015-09-21 14:59:37) 下一個

8月25日

 

雖然這是三件不搭界的事,但正好可以安排在一天裏。上午坐船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吹吹風看看景,下午在博物館裏熏陶一下曆史欣賞一下藝術,晚上再在有名的土耳其浴室裏洗個澡放放鬆,一天下來還是挺悠哉悠哉的。

 

原本是打算按Lonely Planet上的建議,乘輪渡遊博斯普魯斯海峽,再搭公交看沿途的宮殿清真寺。但昨天的暴走已經讓大家有幾分疲憊,為了保留體力看博物館,最終選擇了旅館推薦的半日遊,會乘船遊覽金角灣和博斯普魯斯海峽。早上9點,有小巴車來旅館接人,送到碼頭,登上這個雙層遊船。

 

船上遊客並不多,大家都坐在有涼棚的二層,三三兩兩,看海峽兩岸的風光。遊船在行駛中也會逐一介紹兩岸具有標誌性的建築和風景。

 

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個建在高處的蘇萊曼清真寺。介紹說隻有為奧斯曼蘇丹建的清真寺才可以有四座宣禮塔,皇室成員建的可以有兩座宣禮塔。 而在伊斯坦布爾有大大小小兩千多座清真寺。

 

在金角灣北側高處的這個古塔叫做加拉達石塔(Galata Tower),是伊斯坦布爾的地標之一,原來叫基督塔。建於14世紀,是用來觀察火情的了望台。

 

這是加拉塔大橋(Galata Bridge),橫跨金角灣,是伊斯坦布爾的知名去處。現在看到的大橋建於1994年,是曆史上的第五次重建。橋分雙層,上層行車走人,下層餐館吃飯,橋上的風景就是那些垂釣的人群。在加拉塔橋的一側能看到的這個清真寺叫做新清真寺(Yeni Camii ),有400多年曆史了。

 

金角灣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交接處正是托普卡帕王宮的所在,從這裏望去,依次可以看到王宮,聖索菲亞教堂和藍色清真寺。

 

博斯普魯斯海峽(Strait of Bosporus),它的名氣來自於分割了歐亞大陸,當遊船自南向北行駛時,左手邊是歐洲,右手邊是亞洲,當然這兩側的建築風格和風景並無區別。博斯普魯斯海峽長有30公裏,連接了馬爾馬拉海和黑海,最寬處有3公裏多,最窄處隻有約700米,建有兩座連接歐亞的吊橋。博斯普魯斯這個名字體現了希臘文化的影響,在希臘語中是“牛渡”之意,希臘神話中的萬神之王宙斯,曾變成一頭雄壯的神牛,馱著一位美麗的人間公主,從這條波濤洶湧的海峽遊到對岸,海峽因此而得名。海峽在古代有重要的軍事意義,公元前5世紀,波斯帝國的大流士一世率領軍隊在海峽上建造了一座浮橋,西侵歐洲。東羅馬帝國時期十字軍東征,也曾乘船渡過這裏,直逼耶路撒冷。

 

遊船會先靠近歐洲一側行駛,第一個引人注意的就是這個華麗的宮殿,多瑪巴赫切宮(Dolmabahce Palace),建於19 世紀中葉,也被稱為“新宮”,建築群沿著海峽綿延六百米,非常奢華,是奧斯曼帝國最後六位蘇丹執政地所在。看著這座豪華的建築,我不禁想起北京的頤和園,19世紀末的大清王朝已經風雨飄搖,統治者們還是消耗國庫,大肆擴建,而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們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奢華的宮殿並不能讓王朝延續,隻是讓國家經曆更多的苦難。

 

前行不遠就會看到另一個華麗的建築,C?ra?an Palace,最初建於19世紀,在奧斯曼帝國的最後一些年,這座建築與宮廷謀殺和篡位相連。在20世紀初建築毀於大火,隻留下外牆。1989年被日本公司購得,重新修建成了一個五星級酒店。

 

接近第一座吊橋時,這座精致的清真寺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是奧塔克伊清真寺(Ortakoy Mosque),正式名字邁吉德大清真寺(Buyuk Mecidiye Camii),最初建於18世紀,現在的建築是1856年重建的,屬於新巴洛克風格。

 

博斯普魯斯大橋(Bosporus Bridge),於1973年完工,全長1510米,是世界第四歐洲第一的吊橋。

 

位於博斯普魯斯大橋邊亞洲一側的貝伊萊爾貝伊宮(beylerbeyi palace)是奧斯曼蘇丹的夏宮,建於 1865 年,風格是奧斯曼與巴洛克的融合體。 

 

同在亞洲一側,距離貝伊萊爾貝伊宮不遠的這座漂亮建築是土耳其最古老的軍事學院,Kuleli Military School。

 

Yali在土耳其語中是指建於水邊的房屋,現在特指建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六百多座水邊豪宅,多數是19世紀王公貴族或達官貴人所建,現在是伊斯坦布爾最貴的地產,價格在幾千萬到上億美金。這是在亞洲一側的Zarif Mustafa Pasa Yali 。

 

當遊船駛近第二座吊橋時,在歐洲一側有一座醒目的城堡,Rumelian Castle。這座城堡於1452年由攻入當時的君士坦丁堡的默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目的是占據博斯普魯斯海峽,阻斷君士坦丁堡尋求從黑海來的外援。

 

海峽上的第二座吊橋名為默罕默德二世大橋(Fatih Sultan Mehmet Bridge),以攻占這座城市並定都於此的奧斯曼蘇丹命名。在第二座橋的歐洲一側有座豪宅Tophane Misiri Zeki Pasa Yali,1922年最後一位奧斯曼蘇丹被土耳其政府驅逐,從這裏登上了去往英國的船隻,再未能回來。

 

遊船從默罕默德二世大橋折返,當回到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入口處時,看到這樣一個古老的燈塔-姑娘塔(Maiden’s Tower),修在一個小島上。最早的燈塔在拜占庭時代已經存在,現在的建築是在近代修複的,曾出現在1998年的007電影The World Is Not Enough中。現代的航海已不再需要燈塔,這裏現在是咖啡館和餐館。

 

從遊船上下來後,我們在金角灣附近,乘坐了一小段纜車後登上這個高處,遠望去可以將伊斯坦布爾歐洲一側的景色收入眼底。

 

遊完博斯普魯斯海峽,匆匆吃過午飯,稍事休息後已是下午三點,頂著烈陽趕去看博物館。開始時還很貪心的準備見到博物館就看,進過這個小小的地毯博物館後,決定節省體力和時間,隻去看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館。

 

土耳其考古博物館分為三個館,分別是考古館,古代東方館和伊斯蘭藝術館。所在地原是托普卡帕皇宮的花園,在19世紀末改為博物館,主樓是有名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可惜大部分圍起來在整修,隻能拍下建築的一角。

 

博物館知名的收藏是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雕塑和石棺,有亞曆山大大帝石棺和雕像,哭泣的女人石棺等等,都是精品。我在博物館的暗光下沒能調整好相機,拍糊了大部分照片,隻有幾張可以看的。這個石棺不知何名,雕刻也很精美。

 

這個睡著的小天使雕像雖然不是有名作品,但攝入畫麵中,在柔和的光線下,很溫馨的感覺。

 

在博物館裏注意到這樣一幅畫,描繪了東羅馬時代的城市,城高牆厚,在金角灣的入口處更有粗大鐵鏈沉入水下,擋住入侵船隻,畫下方展示的正是這樣兩段鐵鏈。當年默罕默德二世在久攻而不能破城時,通過陸路將船隻搬到金角灣上遊,繞過這些鐵鏈,才取得了勝利。

 

在伊斯蘭藝術館裏展示的主要是陶瓷藝術。我還是很遺憾的隻拍清楚了數張照片。

 

在計劃旅行時,就把土耳其浴考慮進來,純屬好奇心作怪。伊斯坦布爾有蠻多浴室,尤其在老城區,比較了一些後,我們還是決定去家豪華而曆史悠久的,雖然價格不菲。最終選擇了這家Cagaloglu Hamami,建於18世紀,名建築師的作品。浴室在條繁華的小街上,門麵出乎意料的小,害得我們找來找去,打聽了好幾個人才找到。

 

門廳裏一側是奧斯曼時代的蘇丹像,另一側是來過的名人照片,看起來還有不少名人拜訪過這裏。這裏是男女分開的浴室,進到裏麵後空間還挺寬敞,每個人有單獨更衣間,可以將個人物品鎖在裏麵。中央的廳裏有大理石的噴水池裝飾,周圍有些桌椅可以坐下來喝杯土耳其茶。

 

這就是洗澡的地方了,照片是網上的,總不能拿著相機進去。石製的地麵和牆壁,頂部雕花的石柱,加上中間的穹頂,看著還是很漂亮,雖然年代久遠有些陳舊。裏麵的燈光昏暗,再想到幾百年的曆史,感覺有些陰森。洗浴本身並無特別,在石柱後麵的一個個小房間可以蒸桑拿,大廳的四周可以淋浴,中間的巨大多角形石台是給人們躺著休息或者搓澡按摩用的,地麵很是濕滑,穿著木屐走在上麵需要時時小心。

謝謝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happybob 回複 悄悄話 那裏的海水真藍啊,不虛此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