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 Aster Butte/Tomyhoi Peak 9/28-9/30/2020
秋是收獲的季節,也是徒步的最佳時機,周邊太多的好山好水讓我陷入選擇困境,最後驢友一錘定音就去這。
2016年7月6日東部朋友來訪,我和瞎貓與朋友一起去爬山。七月初的貝殼山積雪未化,又趕上細雨霏霏,走的興趣索然,很為遠道而來的朋友遺憾。
因為走過印象不佳,從未向朋友推薦這條步道,而驢友2017年9月25日來這徒步趕山陰天留下遺憾,心心念念就是趕個好天來露營。我們為了各自的遺憾再次來這爬山。
步道開始要在林中穿行,出了林子先看到Mount Shuksan(俠客山)。
這一帶屬於國家野生林區,當地商會在上世紀初為了振興當地經濟,曾努力爭取把貝殼山建成國家公園。成了國家公園就是正宮娘娘,有資金有工作機會,可我很慶幸它沒有擠進國家公園係列,使得這一帶保留了更多的原生態。通往貝殼山的公路修到Artist Point,在停車場看到的俠客山。
繼續前行看到貝殼山。
因為新冠病毒路上已很少和人搭腔,可路遇獵人還是沒忍住,為保持社交距離沒敢合影。
獵人的目標是熊,有了獵人熊會更隱蔽?還是對人更有攻擊性?
走到這小水塘就到了Yellow Aster Butter腳下。
水塘對麵是俠客山
過了水塘就到了岔路口
往右上山就是Yellow Aster Butte 步道的盡頭,往左下到穀底有多處露營地。也有當天往返的登山客下到穀底,再翻過山頭登頂Tomyhoi 山峰。
走向穀底,夕陽下的山穀無比驚豔。
突發奇想詩仙穿越時空,該有什麽樣的絕唱?孟浩然,王維等代表山水田園詩派可曾有對色彩的描寫?“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是悠閑,“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動態,“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山綠如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紅綠藍白是我能搜索到唐詩中對顏色的使用,是我們漢語詞匯對色不敏感?還是古代的山川植被種類不夠豐富?
已是傍晚5點時分,決定在山穀露營。
湖邊埋鍋造飯
麵對無名山頭,由這往北三英裏是加拿大和美國的邊境線。
抬頭望明月,低頭不思歸。
露營的那兩夜是八月十五的前夕,皎潔的月光下古人思的是故鄉,我沒有鄉愁隻有快樂。
第二天按計劃我們向Tomyhoi 出發,翻過一個山坡才發現還要下一個山穀,然後還有一段幾人高的石壁要攀爬。
我在石壁下駐足良久,琢磨著上去還有點可能,下來可怎麽辦呢?我隻看到一個登山客爬過石壁,等我上去(如果我能的話)人家早就回頭了。舉目四望空無一人,驢友恐高早已回頭。這,終究超過我的能力,放棄。
在岔路口看穀底以為是平原,其實穀底很多小山頭,往東南方向走可以同時看俠客山和貝殼山的落日,怕走夜路我們就在露營地附近等候落日。
最後一天預報高溫,我們早起趁涼趕路,也為了到Yellow Aster 看日出,5:16醒來打包收帳篷,6點上路。天黑爬山驢友忘記了恐高,不到20分鍾走到岔路口,又用了30分鍾登頂。
本來預告今天無雲,不隻為什麽早起霧蒙蒙,下山後才知加州又起山火,煙霧一路北上,汙染了青山藍天。
當天往返的登山客一般在午後到達山頭,畢竟是著名步道人滿為患,清晨隻有我倆獨享美景。
山的東南
順時針旋轉
再向北Tomyhoi後麵是加拿大的山峰。
太陽升起的地方
高山上一杯熱咖啡。
神仙過的日子那顧得思鄉,隻有不舍,下山的路一步三回頭。
我和驢友都是第二次來這徒步,感受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值,因為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徒步方式。遠方的朋友很難在合適的季節,氣候再來徒步,僅已此文為這條步道正名,也為朋友聊補心中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