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台北我們按順時針方向南下, 第一站
花蓮
日式拉麵,我覺得在台灣該吃當地特色菜,難得瞎貓喜歡我立馬妥協。加上小吃大全裏有介紹,台灣化的日式拉麵。

可以隨意加麵不要錢,但吃不完要追加50元。

腿骨熬的湯成乳白色,濃鬱芳香不油膩,配上勁道的拉麵吃的很過癮。按國人的說法吃啥補啥,剛好爬完錐麓古道回來,喝點腿骨湯補補腿。不過我們也就各自加了一份,現在的胃太小。
日本拉麵本是寬麵條,而這裏采用的細麵條是九州風格的拉麵。寬麵的製作費時費工,九州是漁港,拉麵館為適應漁民的快節奏,將寬拉麵改成細麵條,從此成為九州風格的拉麵。
外麵沒下雨但員工穿著雨靴,有點納悶問他們為什麽要穿雨靴上班?他們說這是店裏的規定,因為餐廳的地麵不斷的用水龍頭衝洗,穿雨靴也是必須的。
池上
池上大米最出名是台灣冠軍米,出口日本,怪不得在台灣覺的大米飯很香。可作為台灣東部的鄉村,早餐沒有太多的選擇。這家有豆漿但沒有鹹豆漿,油條,隻有煎餃和煎包。本來自視包餃子高手,從不在餐館吃餃子,但這家店的餃子和煎包是素餡,卷心菜韭菜雞蛋加粉條,味道真的鮮,超過我的水平。我包的餃子靠螃蟹肉或海蝦提味,素餡的餃子我還真的不敢做。
簡單的設備也可以做出可口的早餐。

老板娘66,和兩個女兒開的早餐店,26歲那年開店至今。每天早上三點起床做準備,10點關門,等女兒出嫁了就退休。

穿黑衣服的是老板娘,女兒除了一起做早餐還在隔壁開一家民宿。她說下次來池上住我家,晚上睡我,早上吃我。
台東
台灣旅行時的晚餐夜市是首選。可台東是小城,夜市隻有周四至周六開。我們到的那天是周日,隻能再想辦法,於是想起大眾點評,找到這一家。

和我做的蔥油餅不同,沒有層,像做包子把蔥放在麵皮上捏成團再按壓成薄餅煎熟,煎的雞蛋再加一點綠色的九層塔。做好的餅放在成型的雞蛋上,翻一下對折起來,裝到小紙袋裏,非常適合在街頭上邊走邊吃。

瞎貓吃的意猶未盡,耐著性子又排了一次隊,吃了兩張餅撐著了。
第二天去嚐另一家的蔥油餅,招牌有點誇張,但做法的確特別。

首先,用濕酵母加老麵放在冰箱裏低溫發酵42小時,老板說這樣發酵的麵做成的麵食,吃了不會脹氣。
其次,麵團用手做成一張薄餅在鍋裏煎的快成型時,旋轉成麵餅成花式形狀的油餅,形成多層,然後加煎雞蛋和蔥花蔬菜。每天發酵好的麵團有限,平均每天買70張餅,下午2點開張,賣完為止。

攤主從26歲開始做到現在已有十年,他跟師傅學傳統的製作蔥油餅手藝開始,琢磨改進有了自己的配方和固定的顧客。
我很驚訝台灣眾多的小吃店由相當多的年輕人在做,有些是繼承家業,有的是自己創業。這位攤主隻做一種餅,做了十年沒做膩,和我談起他的餅津津樂道,大有以此作為終身事業的勁頭。我的猜測全民醫保和退休金製度為眾多的個體商販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讓這個群體安居樂業。
米苔目

在街上隨便找了一家,挑沒吃過的嚐嚐。米粉做成的粗粉條,可以幹炒或湯煮,我要的湯米苔目,就像吃麵條。
高雄 六合夜市
夜市已經成了台灣旅遊景點之一,導遊打著小旗領著一隊人湧向夜市,給夜市增加了不少人氣,也有老外混入其中。一位以色列青年告訴我他最喜歡吃的是粽子。
雞爪凍

味道和我在美國華人超市裏買的鳳爪味道一樣,說是台灣特色,攤販的老板娘吳媽媽是大路嫁過來的媳婦。隻因我好這一口又懶的自己做才賣了一份嚐味道,唯一可以算台灣特色的是,雞爪去掉了骨頭,吃起來很容易,但也喪失了啃骨頭的樂趣。我想很多喜歡吃鳳爪的同好,一定喜歡慢慢啃骨頭的過程,細細品嚐脫骨雞皮的味道,任何東西得到的太過容易總會喪失它自身原有的魅力。
台南市
裸仔麵

在街上找了一家號稱70年的老店,店麵老舊,但人氣旺,而且多是年輕人吃工作午餐,穿的西裝筆挺在簡陋的街頭小館吃飯挺普遍。一直想吃一下台灣的河粉,菜單上看不到,恰好鄰桌客人在吃河粉,告訴老板娘就要這一款,然後拿著菜單讓老板確認菜名才知道鮮河粉在台灣叫裸仔。
台南有台灣最大的屠宰場,碰到的當地人、出租車司機都說,來台南一定要吃牛肉麵。這家店的牛肉是當天殺的牛肉,還帶著溫度,叫溫體牛肉。

我點了牛肉尾骨湯,蘿卜牛肉湯,特別是湯裏的蘿卜入嘴即化非常的清談鮮美,一點腥氣味都沒有,是我迄今為止喝過的最好的牛肉湯。

價格也親民,湯可以隨意加,後悔沒買紅燒牛肉麵和劉山東的牛肉麵比較一下。
嘉義
來之前在nextflex 看了嘉義的美食紀錄片,慕名而來。
一種小吃一個故事

做法看起來簡單,但米粉的做法一很講究,味道像鬆糕,我在家山寨過鬆糕,米粉製作成小顆粒狀費勁。做好的米粉呈非常小的顆粒狀,放到模型裏麵加上芝麻/花生粉,倒扣在鍋裏保溫,要趁熱吃才好吃。因為喜歡離開嘉義買了一盒,過了夜之後味道大為遜色。
雞肉飯
是嘉義的特色美食,否則不會吃雞。後來在阿裏山遇到一位台灣的動物營養學家,得知台灣的肉雞也是改良品種,一個月成熟,和美國店裏的雞沒什麽區別。台灣人民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烹飪才能,居然可以把大批量生產的雞也做成特色美食,台北可以看到嘉義雞肉飯的小店。
林聰明砂鍋魚頭

紀錄片重點報道的是這一家,第一天去看排的老長的隊。

以為是周六人多,改天再來隊排的更長。領號時中午12:02,號叫到35,我拿到81,服務員說等起40分鍾左右。等吧,明天就要離開嘉義,今天要吃不上魚頭砂鍋嘉義不就白來了嗎?
街頭遇到的老伯建議不要點魚頭要魚肉,這有點邪門,魚頭砂鍋出名的店不吃魚頭?我們還是從善如流,點了兩份魚肉砂鍋,一份白玉苦瓜,茭白蘆筍,醃菜筍湯,380台幣/13美元。

網紅店,家庭小店做大的成功模式,已經在建分店。

據電影裏的介紹,林老板的女兒在台北受的大學教育,學的旅遊專業。年青人自然喜歡熱鬧的都市,可作為獨女很不情願的回鄉繼承家業。因為林家的女兒接受了大學教育,才有可能把夫妻小店轉化為現代快餐式的店麵。不過品位嗎,實在是貧下中農的大鍋飯,口味重,油膩,味道偏甜,或者說不合我的口味。哎,不能免俗,不來吃肯定後悔,吃了更後悔。不過看在價格的份上也沒什麽可抱怨的。人家生意坐大了,也不宰客,願者上鉤。
台灣小吃的量小,價格便宜,為品嚐眾多美食提供方便。我和瞎貓常常隻要一份,最初還有點不好意思,可攤主習以為常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屑。當地人點菜的份量也不多,這可能是遍地美食的台灣胖子並不多的原因之一吧。
有的夜市和街頭小販也會有人在店前專門拉客,但不過分,沒有脫不了身的麻煩。我們曾和一個店主聊過這個現象,他說早期的台灣拉客很嚴重,現在過了那個階段,台灣算不上富有但普通人家衣食無憂,特別是台灣有世界上最好的全民醫療保險,老百姓不是那麽急眼的撈錢。
台灣人民得到了民已食為天的真傳,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街頭巷尾還是旅遊景區,隨處都可以找到小吃。台灣沒有大的快餐連鎖店,這就使得傳統手工食品製作得到傳承,保存了食品的多樣性。除了民眾的口味要求,媒體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常在小店裏看到某某報紙對店家的專訪。這位一個人開的糖果點還有電視采訪。

有人說台灣保留了很多大陸和日本丟失的傳統,我從台灣小吃感受了它的一個側麵,這是在國內感受不到的氛圍。至於後者要由日本人來評價,日本殖民台灣50年留下了什麽?
來台最享受的是美食,最嚴重的後果是增肥,20天長了五磅,哎,顧不得了,回家再減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