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遠見(一)

(2020-05-19 21:23:54) 下一個
    1937年 “七七事變”後的一個夜晚, 浙江臨海縣富商林金南大院裏燈火通明。林金南把他在外地求學的三個兒子,大兒子林秋森,二兒子林秋明,三兒子林秋萌招回來。晚上吃完飯,林金南和他的三個兒子、太太毛成英、管家許智恒圍坐在圓桌旁,召開家庭會議。      林金南說,我們這個大家,到我這一代算是富了三代了。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裏麵有很深的道理在裏麵。剛剛發生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想必你們也有耳聞。我們雖然從商致富,之所以能夠把財富代代相傳下來,與你們的爺爺和祖爺爺富有遠見有很大的關係。越王勾踐的故事你們肯定聽說過,文種和範蠡為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立下汗馬功勞。範蠡功成身退,曾經給文種寫過一封信“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雖稱病不朝,但越王乃賜文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  文種遂自殺。漢時張良又是一個例子,劉邦取得天下後,張良就訪仙問道,退隱江湖,全身而退,躲過了高祖呂後誅殺功臣之大劫。以後曆朝曆代,皇帝誅殺功臣的大戲一遍一遍地重演,為什麽呢?這是人性使然。皇上要千秋萬代,自然容不下能力超群、功高震主之人。這些人有可能對自己或將來的皇帝構成威脅。 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不但誅殺功臣,而且“劫富濟貧”。有一天他寫了一首詩“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猶擁被”。詩傳出去後,沒有人覺得異常。唯獨嘉定安亭富甲一方的萬二聽出了弦外之音,覺得這是皇上要向“江南富足翁”大開殺戒的信號。於是他趕緊處置財產,帶著妻兒遠走高飛。不到一年, 朝廷或無中生有,或羅織罪名,將江南富翁和大戶的財產沒收歸為國有。有的戀財的富翁連性命也沒有保住。“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這個世上要安身立命,必須要有遠見卓識。 今天把秋森、秋明、秋萌招回來,就是讓你們談談如何看待最近發生的“盧溝橋事變”,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麽辦?大家開始議論紛紛。
    管家許智恒接過話茬,“日本人參與進來,給中國的政局帶來變數。過去國民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對付共產黨。一旦要分散精力與日本人作戰的話,將來鹿死誰手,還真很難預料。我們浙江與日本隔海相望,也不得不考慮馬上就會有戰爭的危險。”
    林金南接著說“我們林家祖訓,盡量不要和政治參和在一起。但必須要有政治的靈敏性和洞察時局的遠見。當前時局就像漢末三國爭雄時期。日本雖然比中國強盛,科學技術方麵遠超中國,但我不認為日本會占領整個中國。 為什麽呢?中國太大,日本人口無法與中國人口相比。戰爭拚的是人力和物力資源。短期日本能占領一部分土地,長期必然顧首不顧尾。不可能在中國長期待下去。但日本一來攪合,必然給共產黨以發展壯大的機會。所以三國爭雄的局麵會短期存在,長期來看,最後必然變成國共兩黨之間的較量。”  
    林秋萌明顯不太同意他爸的意見,“爸爸也不要小瞧日本人。中國曆史上也不是沒有被少數外族人統治過。元朝的蒙古人、清朝的滿族人,當時都比我們中國漢人少,結果都曾統治、占領整個中國。”
    林金南欣慰地看著他的三兒子,說道“蒙古人和滿族人都靠鐵騎征服漢人。宋朝和明朝末期,漢人人口大約一億左右。按青壯年占總人口五分之一來記,青壯男也就兩千萬左右。中國幅員遼闊,人們又散居各地,很難形成強大的抵禦能力。現在我們大約有五億人口,而日本大概隻有七千萬左右。我們有一億青壯年,而日本隻有一千萬多一點。日本想占領中國,並駐紮下來維持其統治,非常艱難。”  
    林太太毛成英插話道“祖訓不參與政治,將來孰勝孰負,也難預料。那我們林家何以自處?”
    林秋森急著說“不參與政治,又要有洞察時局的遠見,又要防止將來不被政治新貴清算,如何才能做得到?祖訓是否可以變通一下?曆來遭遇社會大變革時,都是你死我活的較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恐怕我們必須成為其中的一員,否則不但財富難以保全,身家性命也很難說。”
    大家紛紛都說,我們可能需要與時共進,適當做些調整。林金南最後也不再堅持祖訓舊規,同意這次積極參與到政治中去。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一個兒子加入國民黨,另一個加入共產黨。第三個可以自由選擇,不必強求。這樣無論將來誰勝利,我們林家都不會不見容於勝利的一方,不會沒有飯吃。至於誰加入哪一個政黨,由大兒子和二兒子自己決定。但必須在加入之前互相通氣,以免誤入同一個政黨。達成這個共識之後, 大家才滿意地回房休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