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男人

回憶往事就像水墨畫,不經意的一滴墨掉在紙上,慢慢化開。又滴上一滴,化開,和原來的混在一起構成一幅畫。往事就這樣成了曆史的一片。
個人資料
上海大男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當年結婚時坐的上海牌轎車

(2015-04-25 12:29:59) 下一個
前幾天看到一位老上海回憶,談到上海牌小汽車,有趣。



出國開車久了,才知道這設計完全是歐洲車型,看它的散熱柵格。回到大躍進的1958年,東北長春汽車製造廠首先生產出東風牌小汽車,Logo是一條龍。上海的工人在一位軍旅出生的汽車修理技工廠長的領導下,曆經4個月,也拚裝成一輛小汽車,Logo是鳳凰,所以一開始上海生產的是鳳凰牌轎車,後來讓自行車用上了。

那位老上海回憶,當時生產了二輛。第一輛車身仿美國Playmouth (順風牌)1957年車型,發動機是蘇聯的4缸機,底盤則是用波蘭華沙轎車。上海工人把三者非常巧妙的組合在一起。上海汽車裝修廠原來是英國人的利威汽車修理公司,當時在上海很有名氣,就在錦江飯店旁邊,似乎後來一直保留作為修車廠,周邊也有一些汽車零件供應點。錦江飯店的車隊當時是清一色的順風牌和奔馳車,駕駛員看到這部新車,稱這轎車是“阿土身,阿飛服”,形容底盤和發動機的老土品種,但順風牌形狀的車身很漂亮,車尾翹的老高老高。

但是,當年反美意識很厲害,第二輛車體車身就向蘇聯的吉姆車靠攏,發動機則用了卡車發動機,缺點是自重達兩噸。運到北京向毛主席報喜,開到天安門就不動了,結果隻有第一輛開進中南海。

報喜熱潮過去,上海汽車公司經理王公道決定上海生產的轎車一定要高起點。實際當時就是兩種選擇,順風或Benz車。

當時上海的蘇聯專家考察後作出的結論就是“上海現有的設備隻能生產玩具汽車"。他們答應協助上海生產伏爾加牌轎車,提供圖紙,並答應派專家來指導。上海方麵婉拒對方的建議,後來北京接受了蘇聯的圖紙,投入大量製造設備,在1960年造出”東方紅“牌轎車(不是紅旗牌),東方紅不久就沒了影子,北京付了學費。

原來當年結婚坐的上海牌就是奔馳車,感覺好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