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男人

回憶往事就像水墨畫,不經意的一滴墨掉在紙上,慢慢化開。又滴上一滴,化開,和原來的混在一起構成一幅畫。往事就這樣成了曆史的一片。
個人資料
上海大男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牛奶—曾經嚴格限購的營養品

(2014-12-02 13:55:09) 下一個

  
   
   
   人類喝牛奶的曆史應該是相當長的,中國人何時普遍認為牛奶是好東西並普及開來,恐怕要仔細考證一番才行。我母親告訴我,她的外婆去世的很“幸福”,證據之一就是有一天早上,家人把牛奶熱好端給她,回廚房拿東西,轉身回來見她已倒在桌上去世了,那是
70多年前在四川,享年94歲。

  我小時候(
1960年代),母親因為貧血,經醫生批準,家裏“訂”一瓶牛奶,每天有人送來,就像訂報紙一樣。從此母親每天一瓶牛奶,到了90歲,政府規定牛奶錢由政府出,喝上了免費牛奶。母親1919年出生,能活到今天,牛奶的功勞不可小看。
 
60年代到70年代,每天早上,都有一位阿姨提著籃子,裏麵裝著牛奶,一家一家的送。我家在3樓,送牛奶的阿姨一定上樓放在門外,絕不會隻送到樓下。刮風下雨,嚴寒酷暑,每天一開門,一瓶牛奶就靜靜的放在那。有時我們頭天晚上忘了把空瓶放在外麵,那就要自己去指定的地方去,用空瓶換牛奶。這位阿姨是我們的鄰居,至少送了20年的牛奶,每天要很早起來,真是不容易。記得當時每月送奶費是3角五分。對,一天一分錢。
 
牛奶瓶的封口很有意思。先是用一個和瓶口直徑相等的厚紙蓋封住瓶口,然後外麵再包一張蠟紙,用細繩紮住,最絕的是繩子不打結,而是用火漆封住,解開很容易。熱牛奶時,我經常會去添厚紙蓋上的奶油,真好吃!
 
我住在新華路,附近有兩個牛奶棚,現在的淮海路高安路上海圖書館就是過去大名鼎鼎,有賣上海少見的“拐奶油”的牛奶棚。甚至在文革時期,都還有在賣這種典型的西方高檔東西。就像再過去一點淮海路上的第二食品店樓上,有非常小資的咖啡西點供應,顧客以老克勒為主,聖約翰的校友當年以那作為大家碰頭的地方。

    實際上我從小是很少喝牛奶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eRandom 回複 悄悄話 我姐小時候身體不好。我外婆出錢為她訂了一份牛奶。每天早上煮牛奶時,家裏就飄浮著濃濃的牛奶的香味。很羨慕姐姐能夠喝上牛奶。
現在,有條件喝牛奶了,卻再也感覺不到那時的香味了;還記得那時的牛奶煮後上麵會飄浮著一層薄薄的奶皮,現在也沒有了。
上海大男人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的味道一直忘不了。
HUDIEMI 回複 悄悄話 另一家賣摜奶油的在西藏路上,唉,美好的回憶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