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正文

USS Macon飛艇之戀 (小說連載 5) 軍事演習

(2015-12-09 21:15:01) 下一個

Chapter 5 南下Heading South

 

1933年12月初的某天,天朗氣清。在Sunnyvale 的Moffett Field基地,工作人員把Macon號飛艇這個龐然大物緩緩地搬出來,放到升空區。

 

對飛艇的補及工作已經完成。眾多的燃料、氦氣、食物、彈藥、裝備等已全部搬上飛艇。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升空前的最後準備工作。氣象人員在觀察風向,以便隨時調整飛艇的起飛角度。

指揮官Dresell和其他機組人員從飛艇的控製室登艇。控製室位於飛艇前部的下方,大概是一輛公共汽車大小的容積。裏麵裝有羅盤、通訊器材、各種控製飛艇飛行的儀器等等。

 ......

1000米外的停機坪裏,Jeff、Ray、Richard和Corbin靜靜地看著Macon號在作升空前的最後準備。在他們周圍,一群地勤人員忙著在為飛機作最後的檢查。

 

其中一名新來的地勤人員Edward 問道:為什麽他們幾個人不和飛艇一起升空?

“你想想,一架飛機有2000磅重,四架飛機有8000磅重。”Edward 的組長說,“飛艇起飛時能少8000磅的負重,升空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原來如此,受教了。”

 

就在他們幾個人在談話的時候,另一邊廂,其他機組人員通過艙門進入了飛艇的內部。從外麵來看,飛艇被譽為銀色的空中女王;而到了它的內部,則如同到了一個巨大的網狀迷宮。

 

這個長200多米,內部直徑40多米的橢圓形飛艇,主要由三條龍骨(如同人的脊椎)和12條主要框架(如同人的肋骨)進行支撐;其餘部分則由大量的鋁合金支架、帆布、和氣囊等組成。(如同人的各種組織細胞)

 

在飛艇內部70萬立方米的空間中,90%的空間由充滿氦氣的氣囊組成。氦氣是一種比空氣輕的氣體,由大量氦氣充滿的氣囊使飛艇具有升空的浮力。USS Macon號上的浮力可支撐起40萬磅(約180噸)的重量在空中漂浮。

8台560馬力的發動機(引擎)則構成了飛艇的推進動力裝備。發動機分布在艇身中部的左、右兩側,每側各四台。這些發動機可確保飛艇能保持50節(約90公裏)的巡航時速。最高時速可達70節。

 

飛艇上的其他人員、裝備則分散在飛艇內部。在飛艇中部,有可容納四架偵察機和其他附屬裝置的機庫。當然,為了減輕飛艇的起飛重量,這些飛機會在飛艇起飛時停留在地麵上。直到飛艇起飛後,飛機才會起飛來和飛艇會合。

當需要這些飛機執行空中任務時,飛艇上的裝置可隨時把偵察機吊出艇身,放出飛機去進行偵察。

當偵察機返回時,飛行員可以如雜耍般地把飛機“放”回在吊架上,再由吊架拉回飛艇內部,完成在飛艇飛行過程中的飛機回收。可以說,這四架偵察機是飛艇的“眼睛”,它使飛艇的視線範疇擴大了上百海裏。

除了氣囊和機庫外,飛艇內部還有供機組人員休息的居住場所。另外還有廚房、衛生間、儲藏室、雜物房等等。各種房間由狹小的通道相連。因為飛艇內部體積巨大,而空間稍顯局促,人員走動不便,所以鋪設了大大小小的電話和電話線方便各部門的聯係。

 

時間到了十點了。指揮官Dresell問道:升空準備完畢了嗎?副艇長James答道:飛艇上的機組人員已各就各位,地麵的地勤人員也完成了升空的最後準備。艇身已被拖到平行風位的位置上,氣囊內的氦氣也已經充滿。Dresell說:那就起飛吧。

 

隨著地勤人員的一聲“起飛”,工作人員放開了綁在船頭和尾部的大纜繩, 同時在飛艇上拋下了大量的壓艙物(Ballast), 沒有了束縛的飛艇在氦氣浮力的作用下徐徐上升。

 

到了200英尺(約60米)的高空,引擎轟鳴,八台發動機一起發動,飛艇開始向南方飛去,準備參加在南加州對開海麵上舉行的軍演。

 

飛艇起飛後不久,Jeff和其他3名F9C飛行員也駕駛著飛機,相繼升空,沿著Macon號的飛行方向跟過去。半個小時後,飛艇和飛機先後離開陸地,到達太平洋的海麵上。此時氣流平穩,正是飛機和飛艇會合的時機。Jeff測定了一下高度和飛行方向後,調整了一下飛機,飛到了飛艇的下方。此時,飛機與飛艇同速,Jeff看到了回收吊架在它的正上方。Jeff慢慢地把飛機上升了幾米。當飛機掛鉤接觸到回收吊架的一瞬間,回收器自動地“抓住”了飛機,回收完成。過了一會兒,當飛機穩定後,Jeff通過吊架上的爬梯爬回飛艇。

當4架飛機都與飛艇會合完成後,飛艇已經飛到了加州中部海岸。一路上,控製室內的機組人員十分忙碌。導航員在不停地計算飛艇的位置、方向,並與計劃的路線圖相對照,以免偏航;氣象員則同各地氣象站聯絡,獲得氣象數據,避免飛艇誤入積雨雲層當中。

 

通訊員則一方麵和演習總部進行無線電聯絡,把各種信息匯報給指揮官;另一方麵則通過有線電話與飛艇內各部門聯係,傳達各種指令。

副艇長James在觀察飛艇飛行的各項數據(如航線、高度、速度、平衡度)等,不時向導航員和指揮官作出報告。舵手則操控羅盤,控製飛艇的飛行。

 

同一時刻,在舊金山某處海軍基地內,一群軍官正在忙碌地擺弄著各種沙盤、海圖。幾個參謀正對著沙盤指指點點,工作人員則按照他們的指示在沙盤上移動各種軍艦標示,通訊人員在向各處進行聯絡,指揮官們則聽著下麵的各種匯報,與參謀人員在進行“戰況”分析。這裏正是本次海軍軍演中的藍軍指揮部。

 

藍軍總指揮氣定神閑地站在沙盤前,對著軍官們說:“讓我來重申一下本次軍演的我方策略。”

“本次軍演雙方分別為藍方和褐方。我們藍方以舊金山為基地,對以洛杉磯為基地的褐方進行攻勢作戰。我們藍方將首先在洛杉磯對開的海峽群島進行登陸作戰。登陸成功後,下一步就可逐步把褐方逐出其海軍基地。”

“本次軍演將檢驗各軍艦的協同作戰能力,以及探討新的戰術。我們擁有一支包括戰艦、巡洋艦、航母、驅逐艦、運輸艦等幾十艘軍艦的大型編隊,還有Macon號飛艇在空中進行協助,實力強大。”

 

“參謀長,本方艦隊現在何處?”

“此刻,藍方艦隊正在緩緩南下,逼近海峽群島。”

 

在確定了本方艦隊的位置後,藍方總指揮決定出動先頭部隊去偵察“敵情”。他命令Macon號飛艇偵察艦隊西邊的情況,已確保“敵艦”不會繞道去偷襲本方的補及和登陸艦隊。

 

收到藍軍指揮部的命令後,Dresell 決定改變飛艇的前進方向。在他的命令下,引擎轉向,羅盤轉動,尾翼擺動。片刻後,飛艇轉了45度角,向西南方向海域前進。

 

隨後,Dressel命令飛艇上的飛行小隊準備出擊。

任務簡報很快就發給了Jeff和其他飛行員。片刻後,整個團隊的人員立即忙碌起來。Mike等機械師趕往機庫,進行出擊前的準備工作。Jeff、Corbin等飛行員則在商討飛機的飛行航線。上級還特別提醒他們,飛機不能離開飛艇超過25英裏,否則通訊可能會出問題。

等到Jeff等人到達機庫,一切已準備妥當。飛機是吊在可移動的吊架上。Corbin和Jeff陸續上了飛機。此時,飛艇下方的庫門慢慢打開,吊架上的“鐵臂”抓住飛機,通過下方的庫門,把飛機吊到艇身下方約5米的位置。Jeff開動了飛機引擎。

(圖片源自網絡)

抓著飛機的吊臂有自動感應係統。當飛機與吊臂的相對速度達到5英裏以上時,吊臂會自動放開。

當吊臂放開的一瞬間,Jeff駕駛的雙翼飛機向下滑翔了一段距離,隨即在飛機引擎的驅動下,向著遠方飛去。

Jeff的飛機在茫茫大海上飛行。為了避免雲層遮擋,更好地對海麵目標進行搜索,Jeff把飛行高度調整到3000英尺(約1000米)左右。

沿著劃定好的區域搜索了一個小時後,Jeff沒有發現任何船隻。他一方麵瞪大眼睛看著海麵,不時掃望飛機上的導航儀器,確保沒有偏離航線;另一方麵則通過無線電與飛艇保持聯絡,匯報情況。

飛機飛到一處雲層的下方,突然,無線電通訊失靈了,隻聽到雜亂無章地“沙沙”的聲音。

在海麵上飛行,飛機就如同一隻放飛的風箏,而無線電通訊就是那條線。沒有無線電聯絡的飛機就如同斷了線的風箏。

Jeff不愧是有幾百小時單獨飛行經驗的資深飛行員,他知道可能是飛入了某些幹擾雲層中,無線電通訊會暫時中斷(這種情況並不少見),飛過一段時間後就會好的。

果然,幾分鍾後,無線電重新恢複了通訊。在向指揮官報告後,Jeff得到了返回的指令。一個小時後,Jeff的飛機回到了飛艇。他發現其他飛行員也返回來了。根據他們的偵察結果,藍方總部確信登陸艦隊的側翼沒有敵艦,因此,命令大部隊繼續南下,目標:海峽群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