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金頭腦

徐誌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筆。天馬行空,喜歡寫作。閱讀曆史、地理等知識,追尋探險背後的故事。曾上電視參加益智類競賽節目-金頭腦,並奪得月優勝。這就是我,一個愛好廣泛的小夥子。
個人資料
灣區金頭腦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舊金山的訪穀區

(2025-04-29 07:29:27) 下一個
訪穀區(Visitaction Valley) 是舊金山東南部的一個社區,人口約3.1萬人。我剛來美國時,曾在那裏生活了兩年。
 
2004年底,我們從親戚家搬到訪穀區。當時是在報紙上找的出租房,兩房一廳,每月$650
 
住了幾個月後,我才發現我們租住的MacDonald街不是出租廣告上的訪穀區,甚至不屬於舊金山的範圍。它實際上是處在Daly City (戴利市)的牛宮區,離舊金山地界有一百多米。
 
 
這裏補充一下,牛宮Cow Palace 是一座位於附近戴利市的室內體育館(1941年完工);在上世紀中後期,曾舉辦過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也曾作為NBA金州勇士隊、職業冰球聖荷西鯊魚隊的主場,以及芝麻街現場與冰上冠軍花式溜冰表演的場館。當然到了二十一世紀,這座體育館已經落伍了,偶爾看到它舉辦槍展(Gun Show)。
 
雖然居住地屬於戴利市Daly City牛宮區,但由於戴利市公共交通並不發達,而我上學、上班的地方基本上是在舊金山,所以沒有開車的我一般是步行前往舊金山訪穀區,再從那裏搭乘班次密集的公交車前往舊金山各地。
 
出了家門口左轉,沿著Bayshore大道向北走,過了美國郵政信件處理中心,就來到舊金山地界;再走上五分鍾,來到車站,向北可以坐車去舊金山市中心、中國城;向西則前往社區大學CCSF上學。
 
時間一長,我發現車站附近除了有商業區外,還有一個非營利的社區中心,有中文資料拿。於是,有一次我趁著它還開門的時候進去看看。
 
 
這間非營利機構名叫APACC(亞太裔社區中心),位於66號Raymond 街,其使命為“通過提供適合語言和文化的計劃和服務,幫助加強生活在訪穀區的亞太裔美國家庭的實力”。APACC的客戶大多是英語水平有限或沒有英語水平的中低收入移民家庭;目標是確保他們獲得適應和自給自足所需的教育、資源和推薦形式的支持,讓家庭蓬勃發展,讓社區充滿自信、健康、強大、和安全。
 
簡單來說,亞太裔社區中心的主要職責,是為不懂英文的亞裔(主要是華裔)移民翻譯信件、填寫文件;開辦興趣班,讓華裔移民有一個可以進行社交活動的場所;定期舉辦社區講座,作為市府、警察局與移民社區之間的橋梁。
 
後來我才知道,附近的老人公寓是亞太裔社區中心得以設立的主要原因。道理很簡單,每到舉選時,市議員等候選人會來此拉票;而亞太裔社區中心的運作經費基本上來自市府(理論上是由市議員們批舉,但是誰會去得罪選民呢?),這也是美國政治的一個特色。
 
這也和訪穀區的曆史變遷有關。訪穀區過去是愛爾蘭與意大利移民聚集區,其在附近的海軍造船廠與工廠工作。二戰結束後,非裔美國人逐漸搬入此區。1980年代後期,華裔新移民搬入訪穀區,到本世紀初已達到一定規模。2024年,華裔占訪穀區人口的55%,拉丁裔占25%,黑人和白人各占10%
 
訪穀區居民以中下階層為主,2024年家庭收入中位數為5.9萬美元,不及舊金山水平的一半;房價中位數為95萬美元,比舊金山平均水平低35萬美元。
 
隨著華裔移民的增加,亞太裔社區中心也開始大展拳腳。2005年初,亞太裔社區中心開展定期的周末補習班,麵向當地的小學生。我被請為助教,輔導他們的數學;有時家長會遲點來接小孩,我則負責看管。這也是我在美國的第二份有薪工作。(第一份是在2004年夏天幫家長看管自閉兒童)
 
此外,市立社區大學在訪穀區分校開設ESL英語班幫助新移民“掃盲”。區內有一間舊金山圖書館的分館,我不時會去看書、看報紙、借書。Leland街上有一間小小的“惠信華人浸信會”,負責人是一對華裔傳道人;如果我周末不去中國城華人教會的話,一般會去那裏參加禮拜。
 
訪穀區內有幾大民生問題需要解決。
 
其一,訪穀區被美國農業部指定為“食品沙漠”,幾乎沒有新鮮食品零售選擇。幾十年來,這裏一直沒有食品超市;直到我搬離訪穀區十幾年後的2024年,這裏才有Grocery Outlet超市進駐。當地社區領?表示,附近的餐館通常不會吸引外人來到該地區。他們認為Schlage鎖????重建計劃是振興訪穀區的關鍵
 
其二,舊金山安置低收入戶的公民住宅“森尼戴爾計劃”(Sunnydale Projects) 設在訪穀區西麵。該區最初是二戰期間為軍隊建造的臨時住房,戰後成為低收入居民的永久住所。該住房項目處於破舊狀態,並以犯罪猖獗和危險而聞名。
 
 
我搭乘15號巴士向西走時,曾多次經過那裏,與好萊塢電影中的“貧民窟”無異。
 
2023年,非營利性機構與市府合作,重新開發Sunnydale 住房項目。現在部分街區已經得以拆除、重建。
 
訪穀區的最大問題是治安。無論是暴力犯罪還是財產犯罪,都比舊金山平均水平更差。
 
晚上,我經常聽到附近的警笛聲。偶爾還可能有槍聲(不確定)
 
2005年聖誕節前夜,我坐15號公交車回家。從訪穀區的車站下車後不久,就在路上被一個疑似黑人小哥打劫。我沒有受傷,僅損失了一個錢包和裏麵的幾十塊錢。
 
天亮後,我在APACC(亞太裔社區中心)負責人的幫助下,報了案。當時我英文不好,對方還幫我作翻譯。過了約半小時,有兩位在附近巡邏的警察向我錄案,問了一些劫匪的基本情況(如身高、體重、年齡、外貌特征、有無武器等),還有事發經過,以及我的損失狀況。問話外加翻譯,花了半小時填完了報案表。離開前,巡警表示:如抓獲疑犯就會通知我。但直到多年後也沒有任何進展,估計也不了了之。唯一的變化是在犯罪地圖上多了一個犯罪記錄。也許這類案件發生得太多,警察也沒什麽精力去調查吧。
 
我剛在美國剛考上駕照後,曾在開車時遇上車禍;由於保險很貴,加上心理陰影,很長時間都不敢開車。此次遭遇搶劫後,晚上更不敢出門了。可惜學校有些課是在晚上上,有時不得不很晚回家;每次下車後走回家,都一步三回頭,膽戰心驚,如履薄冰。
 
就在這個時候,房東突然無預警賣房,並要求租客在交易完成前搬走。
 
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房東。她是上海人,當時大概六十多歲。上世紀末,她帶著女兒過來舊金山嫁給了一位老伯、並照顧對方十幾年;老伯去世後,把這幢兩層樓房作為遺產留給她(盡管老伯的親生兒女有不同意見)。現在,房東表示要賣房回上海養老了。
 
我們急忙看中文報紙上的租房廣告,最後鎖定了日落區27街地下出租的一房一廳。雖然月租要$750,且空間較小;但勝在治安好、交通方便,離我即將就讀的舊金山州立大學(SFSU)也不遠。
 
2006年三月,我們就搬到了新住址。半個月後,舊房東以72萬美元把原來我們租住的房子賣出;最近上網看了一下,那棟房子的市值已經升至120萬美元了。
 
我又在訪穀區的亞太裔社區中心工作了幾個月。後來受不了通勤三小時才工作三小時的狀況,介紹了一位大學同學來接替我的工作。就此離開了這片讓我百感交集的訪穀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經曆過苦難,迎來了彩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