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25(周三)下午兩點,我們按照車票上的提示,提前90分鍾來到聖潘克拉斯車站歐洲之星站台。
過了驗票口和安檢處後,看到法國海關及移民局的人員在檢查乘客護照、辦理通關手續。
過程很順利。五分鍾後,我們來到候車大廳。這裏人山人海,幾乎連空閑的座位都找不到。
二十年前,聖潘克拉斯車站進行了耗資8億英鎊的翻新工程;車站內修建了一個安全封閉的終點站區域,用於歐洲之星列車經英吉利海峽隧道前往歐洲大陸。
每天有多達39趟歐洲之星列車從此出發,往返於巴黎北站、布魯塞爾、和阿姆斯特丹。
我們來到候車大廳時,有三列火車即將在90分鍾內離開站台,大廳內可能聚集了兩千名乘客,怪不得那麽擁擠。
坐下沒多久,一大群人站起來走向登車口。原來是前往巴黎的列車已經可以上車了,乘客們進行登車程序。
又過了半小時,又一批乘客走向登車口。這次我通過顯示器看清楚了,是15:04前往布魯塞爾的列車在八號站台登車。裏麵還提到,登車站台會在列車出發前20分鍾公布。而我們買的車票是15:31前往巴黎的列車。
又過了半小時,到我們登車了。我們根據顯示器指示,去了我們應該去的站台登車。
每一列歐洲之星由20節車廂編組而成,長達394米,重達800噸。我們坐在第十五節車廂裏,列車編號9036
列車準點開出。一開始基本上是在地底下行駛。幾十分鍾後,來到英國東南部的肯特郡,準備進入英法海底隧道。
歐洲之星的最高時速是300公裏,但在海峽隧道的最高時速是160公裏。
英法海底隧道全長50公裏,於1994年建成通車。列車在隧道中行駛了20分鍾後,終於進入了法國加萊。這裏陽光明媚。
法國與英國有一小時的時差。
歐洲之星的二十節列車中,其中一節列車是餐車。每節列車之間,有一個廁所間供乘客使用。
列車在裏爾火車站作了短暫的停留。歐洲之星也有列車從倫敦直達裏爾。
傍晚六點半前,列車已經接近巴黎北站,並且開始減速。列車到站的時間為6:41,全程兩小時十分鍾。
從巴黎北站下車
巴黎北站始建於1846年,後幾經重建,目前是歐洲最繁忙的鐵路火車站。
來到巴黎北站後,我們第一件事就是去辦通遊卡的周票。
通遊卡(Navigo Card), 是法國巴黎大都會區(法蘭西島地區)公共交通的非接觸式芯片卡。
買通遊卡周票時,最讓我頭痛的就是要在卡上貼一張自己的照片。因為不知道大小規定及其他要求,我們就帶上照片交給工作人員處理。盡管照片是在十幾年前拍的,工作人員也沒怎麽檢查,就把它們貼在卡上。
通遊卡的周票以每周一重新計算,周五起發售下周的周票。所以我們所買的周票實際上隻會用五天(周三至周日)。
火車站內的廁所是要收費的。算了,忍一下再去酒店方便。
辦好了通遊卡周票後,我們乘坐巴黎地鐵五號線,坐了一站後下車,在斯大林格勒站轉車。
該站建於1903年。原來是另一個名字,到1946年,因紀念二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而改為現名。
從地圖上看,斯大林格勒地鐵站東麵是運河,西麵是火車站,和同名的那座蘇聯英雄城市所處的環境很像。
從斯大林格勒站轉坐巴黎地鐵七號線,前往“1945年5月8日”車站方向。感覺這些地鐵站的站名都有鮮明的二戰色彩。(1945年5月8日是二戰歐戰勝利紀念日)
我們不用坐到終點站,而是在酒店附近的“拉維萊特門”站下車。拉維萊特門曾是一座十九世紀的巴黎城門。
該站有一個副站名,叫“科學與工業城”,大概反映了這一帶的近況。
總體而言,巴黎地鐵這幾個車站缺乏電梯等殘障人士設施,對老人、殘障人士、及拿行李箱的旅客很不方便。至於它的衛生、治安、指示牌的狀況,還令我滿意。
來到了酒店登記入住。酒店位於巴黎十九區。(法國足球名將姆巴佩就是在巴黎十九區出生)
裏麵的房間麵積、設施還算不錯,就是沒有微波爐(倫敦酒店的一樓餐廳提供免費的微波爐加熱服務)。
稍後我出去溜了一圈。接近晚上九點鍾,太陽剛下山,對麵的超市準備關門。街上有很多亞洲餐廳可以去品嚐。
第二天是周四。早上八點前,我們離開酒店,坐公交車前往巴黎市中心。
一來可以在地麵上看看窗外的風景,二來避免在地鐵站上上下下且沒有電梯
途經聖丹尼斯運河
來到肖蒙山丘公園附近
經過華萊士噴泉。有工作人員來幫它清洗。
途經民族廣場。位於十一區和十二區邊界,於1880年法國國慶節時改用今名。廣場上有艾梅-儒勒. 達盧創作的大型青銅雕塑《共和國的勝利》,描繪了法國的化身瑪麗安。
經過比亞迪在巴黎的經銷商。位於Reuilly 大道
隸屬於法國經濟部的一幢大樓。位於Bercy大道。
轉車後,繼續前往巴黎市中心。經過巴士底廣場。
這裏過去是巴士底獄所在地,直到1789年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獄;隨後在法國大革命中被徹底破壞,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1830年,複辟的波旁王朝在“七月革命”中被推翻,七月王朝建立,當局決定在原巴士底獄所在地建起七月柱,以紀念在七月革命中喪生的人們。
1840年,五十米高的七月柱建成,並一直矗立至今。
我看過的一本旅遊書中有一段介紹法國文化的,裏麵寫道:有兩個法語單詞,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一個是Boulevard, 另一個是Avenue (都是林蔭大道的意思)。我一直以為它們是英語單詞,其實它們都是法語單詞。在倫敦,廣場被稱作“Circus”, 而在法語中,它叫“Place”。
公交車載著我們很快就過了塞納河,我們已經望到了當天要去參觀的第一個景點 - 巴黎聖母院,是時候準備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