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閑事

美國閑事 美國閑人 美國閑情
正文

富人怎麽上名校 ? IBM父推子爬藤

(2016-04-04 08:19:44) 下一個

曾經讀過小托馬斯•沃森的一本傳記。這本傳記,記述了IBM老少兩代總裁的創業以及奮鬥史。

但這本書讓我感慨良多的,不是沃森家族兩代人的輝煌業績,更不是老少沃森看似神奇的豐富經曆,而是老沃森怎樣幫助小沃森進入常春藤名校。

IBM 的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出身貧寒,早年挨家串戶替廠家推銷縫紉機,屢遭挫折,倍受磨難,但他堅持不懈,終成大器,被後人尊稱為“計算機之父”。

老沃森是貨真價實的晚婚晚育典範。大約在三十七八歲時,他遇到了自己的終生伴侶珍妮特,並使出渾身的解數,贏得了“平生最成功的推銷”。

差不多四十歲時,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這第一個孩子,就是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資本家”的小托馬斯•沃森。

正是小沃森的努力,使得IBM真正成為工業界的藍色巨人。

小沃森從小頑皮搗蛋,人稱“可怕的湯米”。

中小學時代,他成績單上的分數總是D 和F,偶爾才會有A 和B。但他的動手能力卻比啃書本的能力好得多。這個能力,在他十二歲時的一項壯舉中得到了完美展現。那年,他買了一瓶黃鼠狼臭腺,在全校師生集合的當兒,將黃鼠狼臭腺拋撒進學校的主通風管道。使得整個樓層臭氣熏天。學校被迫關閉,他也創造了自己學校生活中最輝煌的時刻,不幸的是,這次輝煌的結果卻是被迫暫時休學。

老沃森是小沃森就讀的學校的董事,但這並不能保證小沃森因行為行徑惡劣而不被懲戒。

小沃森就讀的學校,一個學期,你的過失隻要不超過50個,就不會被開除。

小沃森的過失,每個學期都在在30 個以上,五十個以下。每次過失的懲罰都是在星期六的時候,圍著學校的教室,在眾目睽睽下跑步。他時常被罰跑50 圈,而其他被罰的同學隻跑10 圈而已。

他先後換了3所學校,花了6 年時間,直到19 歲的時候,才勉強將高中念完。

他念的最後一所高中是著名的私立哈恩學校,他和他的父親都希望通過哈恩學校將他推入普林斯頓大學,因為哈恩與普林斯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哈恩中學是一所貴族學校,那裏充滿了花花公子。

這些富人家的子弟們,無視美國禁酒法令,口袋裏揣著酒瓶,身穿烷熊皮大衣,胳膊上挎著美麗的小妞,開著高級轎車在大街上風馳電掣。

在這所學校裏,學習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比別人有錢?是否總是和女孩子一起外出?是否有汽車?小沃森在這所學校裏的車就是一輛在當時最時髦的、紅黑兩色的克萊斯勒,那是他17 歲的生日禮物。

小沃森雖然不喝酒,但卻時常帶著女孩子到外麵跳舞。他甚至還試過和同學一起抽大麻,當然,他試過之後發現,抽大麻的滋味並不那麽好玩。

想進普林斯頓大學的他,在哈恩學校的行為一如從前,學習依然倒數第一。但他卻在學校劃艇隊裏有不俗的表現。其緣由是他到校那天,有同學告訴他:學校有一支劃艇隊,在普林斯頓大學訓練。

到普林斯頓大學去劃船,對做夢都想進普林斯頓的他,有著特別的吸引力。

他加入了劃艇隊,並對這項運動著迷。刻苦訓練一年後,也就是他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年,劃艇隊成績優異,使他們有資格參加在英國舉行的國際劃艇比賽。他動員父親給自己的劃艇隊捐助了2000 美元,作為全隊的旅費。當時,一張到英國的三等艙,來回票價也才100 美元。

就在他醉心於劃艇運動時,在工業界聲名顯赫的父親老沃森也沒閑著。他正聯合他的朋友,開始為小沃森進入普林斯頓而四處奔走。

小沃森已參加過大學入學試,成績極不均衡。

大部分學科的分數達不到錄取標準,但他的物理成績卻在整個新澤西州名列前茅。

小沃森喜歡物理,物理老師的講課也生動有趣。得知考試結果時,物理老師奇怪地問他:“你真是個怪物,你的其他功課成績都不好,物理怎麽考得這麽好?”

老沃森是這樣為兒子尋求升學之路的。

他去找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教授本傑明•伍德。

這位伍德教授可不是個凡人,他不但是個自學成才的天才,還是發明美國高校統一標準入學考試的先驅者。而他和老沃森的關係也非比尋常。早在20 年代,伍德急需機器幫他處理成千上萬份的考試卷子。老沃森聞訊,立即給哥倫比亞大學送去了一卡車免費的機器設備。

正瞌睡呢,有人送個枕頭,你不能不佩服老沃森作為一個商人的敏銳。

讓這樣一位教育學家,著名的定量測試倡導者,為成績低劣的小沃森寫推薦信,應該算是一種諷刺吧。

伍德教授並不怎麽認識小沃森,但他還是提筆給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寫了一封措辭威嚴、腔調巧妙的推薦信。他在信中這樣說:

“在思想和性格方麵,我毫不猶豫地將他排在初中畢業生前十分之一的行列裏。我對他高中的成績不熟悉,但我的結論是:他的卷麵成績不足於揭示他實際的大腦能量、天賦智慧和意誌的持久力。據我的經驗來看,不管他的分數如何高或如何低,他都是那種不能用平常的入學考試標準來衡量的人。”遺憾的是,這封當時看起來空洞,後來的事實證明頗有遠見的推薦信,最終並沒有在在普林斯頓大學起作用。

小沃森在哈恩讀書的最後一個學期,老沃森想盡辦法為兒子做著各種努力,他希望利用自己的聲望、人脈關係將小沃森推入普林斯頓。他甚至親自跑去見普林斯頓大學的主管招生的領導,為小沃森求情。但領導非但不看情麵,還把小沃森所有中學時期的成績單都攤開排列在桌子上說:“沃森先生,請看一下你兒子的成績吧,毫無疑問,他是個失敗者。”

小沃森當時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希望在哈恩的最後一學期,能取得好成績,從而改變普林斯頓對自己的看法。

其結果卻是,最後一學期終了,五門功課,兩門良好,三門不及格。以至於小沃森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高中畢業的那年秋季,升入大學的機會相當渺茫。

然而,得知考試成績兩天後的上午,不甘失敗,又為兒子前途憂慮的老沃森卻開了一輛大旅行車來找小沃森。

小沃森問:“開車幹什麽呀?”

“我們出去轉轉,到一些大學看看。我們肯定能找到願意接受象你這種成績的學生的學校。”這潛台詞是不是,我還不信了,這世上就沒有一所好學校願意接受有你這樣家庭背景的學生?

這就是IBM創始人老沃森的精神,當有些事一定要做的時候,就堅決去做。有問題要解決的時候,想盡辦法去解決。套句口號來形容,就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那時,小沃森正深深地迷戀一個美麗的姑娘,因此,他不想到比較遠的地方上大學。他對父親說:我們何不去布朗大學看看呢?

父子倆開車來到布朗大學所在地,老沃森打電話給學校的招生辦公室預約見麵時間。

第二天,他們驅車來到學校的招生辦公室。

老沃森介紹說,自己是托馬斯 沃森,是IBM 的總經理。自己的兒子想到布朗來讀書。並專門問及誰是布朗大學的校長?

招生官回答:“克拉倫斯•巴伯。”

於是,富於戲劇性的轉折出現了。

原來,這位克拉倫斯•巴伯,曾經是沃森家所在教會的牧師。

當年,布朗大學的章程規定,大學校長必須由神職人員擔任。

這父子倆聞言,自然是直奔校長室,拜訪校長。向他問好並表述來意。校長也十分熱心地請人帶著他們在校園裏各處參觀。

當他們參觀完畢,重回招生辦時,招生辦的領導,正在看小沃森的成績單。他對老沃森說,你兒子的成績雖然不好,但我們還是要他了。

就這樣,被普林斯頓不留情麵地拒之門外的小沃森,成了另一所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學的學生。

小沃森在布朗大學念書時期,美國正經曆著大蕭條的折磨。校園裏有很多學生營養不良。由於付不起住宿費,有不少學生住在校外;每天來回走讀。但是,小沃森不同,他是有錢的學生,他屬於某個兄弟會的成員。此會的成員以吃喝玩樂而聞名。他們喝酒、跳舞。住有豪華公寓、出有時髦汽車。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他每月的生活費是300 美元。這筆錢在當年,等於一個美國家庭平均收入的兩倍。

老沃森從來不過問兒子的花銷。每次見麵,都惦記兒子是否有錢。並隨手遞給他幾百塊錢。他自然也毫不客氣地花得一個子兒不剩。

入學三個月後,他收到自己的第一份成績單。並接到一個電話請他去見主管教學的山姆•阿諾德院長。這位院長嚴肅地說,沃森先生,你的成績看來不好,這表明你在學校裏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你要做得更好一些。

此後的每個學期,小沃森幾乎都得和這位阿諾德院長,進行一次這種有警告意味的談話。

而父親老沃森,則對小沃森在大學裏的表現袖手旁觀。小沃森曾問父親,為什麽自己的成績那麽糟,你卻還讓自己待在學校裏?

父親回答:“我寧肯讓你毫無壓力地待在一個正規的地方受熏陶,也比讓你在校外放任自流好。”

在布朗大學讀到二年級時,小沃森經曆了一次險些被開除的危機。

他當年的室友戴維也是一位富家子弟。兩個人廝混在一起尋歡作樂。戴維的行為非常出格,他養了一條大狗,卻不願花時間喂它,就在街角的餐館裏買了一張就餐卡,係在狗脖子上。不管什麽時候狗餓了,就會自己跑出去,扒那家餐館的門。服務員會喂它一個漢堡包,並在餐卡上打孔記錄。在大蕭條年代裏,發生這樣的事,在當地引起了非常多的非議。

因此,二年級的某天,小沃森又被阿諾德院長找了去。院長說,這一次你可是真的要被開出校門了。我喜歡你父親也喜歡你,所以,看到你走我很遺憾。

小沃森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懇求院長,雖然我不是個好學生,但我不想被踢出校門。

之後,他搬離了和戴維合住的公寓,住進了學生宿舍。

而繼續我行我素的戴維,則很快就被學校開除了。

學業不怎麽樣的小沃森,卻有其他長處,善於與人打交道。他知道如何謝絕喝酒,如何給人留下好印象,如何尊敬老人,並善於拉關係結交朋友。

他有一句話非常打動我,那句話的大意是,你和別人一起工作,就要和人搞好關係,即便你不喜歡這個人,也不要表現出來。

他和他的父親不同,他父親雖然也善於結交權貴,編織關係網,但在公司裏,他身邊充滿了崇拜者和隻說yes不說no 的人。

而小沃森身邊卻聚集了一批敢於發出各種不同聲音的人。

如果他父親說,咱們建造一座通往月亮的天塔吧。他身邊立即會有人說:“好吧,先生,我們下午就去訂購鋼材。”

而小沃森若說同樣的話,他身邊一定會有人,明確地提供意見,證明那想法極其愚蠢。

在大學四年級時,他曾冒出一個念頭,不上學了,用全部的時間去玩飛機。他的確很有開飛機的天分,隻用了短短的五個多小時的學習,就駕駛飛機飛上藍天。以至於後來,二戰爆發後,他積極加入美國空軍,服役五年,官至中校。但他又擔心輟學後,可能發生的後果。於是他告誡自己,我已經在學校裏待了三年,我一定要爭取畢業。

這最後一年,滿心想退學的他,選了所有他可以選的必修課,盡最大努力去對付考試,並最終取得布朗大學的畢業文憑。

他在自己的傳記中說:“我要感謝阿諾德院長的高抬貴手,他一定是看到了我的努力才給了我畢業文憑。”

畢業20 年後,小沃森以阿諾德的名義,在布朗大學設立了獎學金。至於在讀書期間,以及畢業之後,IBM為布朗大學提供了多少經濟資助,那還是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如果說,當年小沃森入學是靠了IBM的名聲,那麽後來,小沃森無論是從校友名望,還是從經濟支助上都沒有讓布朗大學失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汝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learskies' 的評論 : 謝謝。
汝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ltc63' 的評論 : 不盡然。
clearskies 回複 悄悄話 book smart vs world smart...good article!
pltc63 回複 悄悄話 再次證明了美國的藤校都是以金錢多少來做錄取標準的。
汝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am' 的評論 : 是的,小沃森是個能力超強的人。少年時代的頑劣,也是精力太充沛的結果吧。
gam 回複 悄悄話 我也看過這本書。也對這些印象很深。其實他的學習能力很強,隻是長在動手,如開飛機等,而不是傳統的方式而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