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美國高中暑期英文作業題
暑假快要結束了。
暑假一結束就要升入十年級/高二的我家小寶,才開始趕他的暑假作業。
數學,曆史很快就做完了。
這幾天,令他揪頭發,皺眉毛,表情深沉痛苦,屢作思想者狀的作業是英文(語文)。
我看得不忍,便問:“很難嗎?”
“不是難,是想。”他答。
“什麽想?”
“批判的想。”
“批判的想?”
“critical thinking ”
“哦,批判性思維。”
“嗯,就是你說的那些吧。”
“是讀還是寫?”英文嘛,家庭作業大體離不開讀和寫。
“又讀又寫,讀完了想,想完了寫。”
“讀後感?”
“不是。”
“人物分析?”
“也不是。”
“那是什麽?”
“批判的想。”轉了一圈他又轉回來了。
……
批判性思維是美國學校裏每天都在強調的學習方法。但他這次的英文作業要求什麽樣的“批判的想”?
我要他把英文老師布置的作業題發給我看看。
我按照小寶發過來的地址鏈接,上網找到這份英文作業題。
計算機上,老師整整用了四頁紙,從作業目的,作業格式,到樣本作業,學術誠信對這份暑期作業做了十個方麵的陳述。
我此前知道美國老師發布作業的大致規範和要求,但這麽認真仔細地閱讀一份高中英文作業題,還是第一次。
我覺得,與其說這是一份作業題,倒不如說是一份完整的關於一份作業設置的課題方案。這份作業方案翻成中文是這樣的:
課程:英文II 榮譽課程----美國文學與創作
暑假作業
作業目標
這份閱讀和寫作作業將通過下列方式,幫助即將升入十年級(高二)的學生:
辯論日誌樣本
作品:《老人與海》
作者: 海明威
日誌
“他是個獨自在墨西哥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頭四十天裏,有個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沒捉到一條魚,孩子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準是十足地“倒了血黴”,這就是說,倒黴到了極點,於是孩子聽從了他們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條船,頭一個禮拜就捕到了三條好魚。孩子看見老人每天回來時船總是空的,感到很難受,他總是走下岸去,幫老人拿卷起的釣索,或者魚鉤和魚叉,還有繞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麵粉袋片打了些補丁,收攏後看來象是一麵標誌著永遠失敗的旗子。”( 《老人與海》第1頁)
(R 思考)海明威筆下的老人,作為一個個可憐的生物存在,甚至都不值得一個努力想成為一個有經驗漁夫的男孩子的陪伴。無論如何,關於男孩子對老人的忠誠,在這裏有暗示的意義。男孩子和老人在一起呆了四十天,直到他父母禁止他與老人有任何進一步的交往。但男孩仍然幫助老人收拾捕魚器具,表現出對老人某種程度的忠誠。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種行為是對一個卑微的人的可憐。恰恰相反,男孩子的行為展現了真正的隻有少年人才有的純潔與真誠。此外,這一段中出現的數字有特別的意義,四十和三,看似與漁民交易相關,卻意味著重大的宗教意義。男孩子的行為,看起來像是一種有崇高的獻身精神者的行為。也就是說,男孩子可以作為一個為永久失敗者贖罪的精神形象,一個有希望的形象,能夠重新點燃一個失敗男人的熱情,並使其從失敗走向成功。但是,與此相反,海明威在故事中提供了“永恒失敗”觀念,我們所看到的無非是失敗和死亡的必然性。而我們作為讀者,不過是一個天才漁夫最終被摧毀的觀察者。雖然這故事讓我們相當鬱悶,但這就是一個高級別的人類生存條件的演練場……一切都將失敗,並在生命結束時落幕。
學術誠信
作為一個日誌,顧名思義,反映的是一個人自己的想法和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絕對沒有來自外部資源(包括其他學生的資源)將被使用在任何一個(1)選擇引用段落(2 )所分析的上述段落,更多的關於誠信方麵的信息請參照本高中的學術誠信政策(請參閱學生手冊誠信部分)
兩本書的封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