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珊瑚堡的故事
1887年,愛德華(Edward Leedskalnin)生於拉托維亞,在他26歲那一年準備與比他年輕10歲的女孩艾格尼絲(Agnes Scuffs)結婚。他深深地為她著迷,親昵地稱她為“甜蜜的十六歲”(Sweet Sixteen)。誰知在婚禮的前一天,這個年輕的女孩突然拒絕和他結婚,她說他比自己大得太多了!愛德華覺得她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他身無分文,隻受過小學四年級的教育,最根本的是,她愛上了別人。心受重創的愛德華離開了傷心地,遊蕩了幾年之後到了加拿大,然後南下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他當過伐木工人和牧場貨運,這些高強度的工作讓他的體能得到鍛煉,使他日後能夠勝任切割和搬運石頭的繁重勞動。在這些年中他感染了肺結核,聽說南佛羅裏達的溫暖氣候更適合他,於是在30歲出頭的時候他來到了邁阿密。他相信美國是一個能實現夢想,並讓人成名的地方,他在佛羅裏達城花12美元買了一英畝地皮,我們現在無法考證出於什麽原因,愛德華決定建造一座城堡,用以獻給他的“甜蜜的十六歲”。
在他居住的那一帶地下全是珊瑚石,最厚的地方有1200米深,上麵僅僅覆蓋著幾英寸的土壤,這為愛德華建造城堡提供了無窮無盡的原材料。愛德華喜歡把廢棄的物件如電線杆汽車零件等加工成工具,然後去地底切割挖掘出巨大的石塊,再把它們打鑿成各種建造城堡用的塊體和石頭家具。大家一定會以為愛德華是個魁梧大漢,出乎意料的是,他身高隻有1.52米,體重約45公斤,這麽小巧的一個男人卻象超人般地與巨石周旋,真是讓人感佩。在1936年,也就是愛德華49歲的時候,有人準備在他家旁邊建造房屋,這個行跡詭秘,極其需要私隱的男子決定搬離佛羅裏達城。他在10英裏外偏遠的紅斯特買了10英畝土地,(後來國家1號公路從他的土地穿過,所以隻剩下現有的3英畝)此後的3年時間裏他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用拖拉機和掛車把原來做好的石塊運到紅斯特,並逐步砌築他的珊瑚堡。
在1940年,他首先完成了建立城堡的外牆,以遮擋鄰居好奇的目光和調皮孩子的窺視,然後再一步步完成園內的石頭作品。不少人對這個新搬來的男子和外觀奇特的珊瑚堡充滿了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於是愛德華每次收取10美分的入場費,這也是他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當有人問起他如何能移動這些巨石的時候,他僅僅回答:他懂得運用重力和杠杆的原理,他知道埃及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雖然愛德華隻有初級的教育水平,但他卻有智慧的大腦和豐富的學識。因為幾乎沒有人看到過他搬運這些巨石,所以大家推測他的工作基本在夜間完成,一來避開大家的眼目,增加神秘感和珊瑚堡的吸引力,同時也避開邁阿密強烈的陽光。他的建造方法被一些人認為是反重力的秘密,經常被用於和巨石陣及埃及金字塔作比較。
在1951年愛德華發病了,他在城堡的門上掛了一個牌子:“去醫院”,然後獨自登上去醫院的汽車,三天後在沉睡中死去,時年64歲。他死後,住在墨西哥的侄子繼承了珊瑚堡,兩年後把它賣給了一個來自伊利諾斯州的家庭。在房產交接期間,一個收藏著愛德華的私人物品的盒子被發現了。根據裏麵的線索找到了35張100美元的鈔票,這可是一筆巨款,他一生積累的財富,來自於給參觀城堡的客人當導遊,出售他寫的五本關於“甜蜜的十六歲”“國內政治觀察”和“礦物,蔬菜和動物的生命”的小冊子,還有1號公路征收地皮的補償。充滿悲情意味的是,在1980年,有人發現時年83歲的“甜蜜的十六歲”還居住在拉脫維亞,並且寡居,她被告知愛德華為她建造了這座珊瑚堡,但是她始終沒有見到它。
愛德華對“甜蜜的十六歲”強烈而執抝的情感,轉化成了一種超出常人的力量,他用了整整28年的時間來構建一座夢想的家園,使它成為集技術,苦勞和愛情於一體的驚人傑作,世上能與之相比的恐怕隻有印度的泰姬陵,那也是一個男人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建造的獻給愛妻的厚禮,但這個男人錦衣玉食,隻需要頒下號令就有幾千個奴隸為他流血流汗,相比之下,愛德華擁有的隻是一雙從不停歇的手,一個智慧的大腦和對背棄他的戀人不渝的愛情。愛德華是一個奇人,他沒有像其它人一樣重新開展一段世俗的人生,而是把生命揮灑於石頭城中,過著極其清苦而孤獨的生活,與天地相接,與幻想中的愛人及孩子相親,他是這座城堡中指點江山的國王,也是被幻想的世界圃困而與世俗享樂隔離的囚徒。珊瑚堡的震撼人心之處已超出了愛情的範疇,它讓我們看到人類潛藏的卓越力量——容納的胸懷,恒久的動力,精神和身體的忍耐力,化腐朽為神奇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
珊瑚堡之行
(攝影:老虎 阿芒)
在邁阿密以北的Homestead,有一座用地下挖出來的珊瑚石砌築的城堡——“珊瑚堡”(The Coral Castle)
門口一塊石碑刻著:“入場費10美分,從下麵投入”
建設城堡的主人公——愛德華沒有其他工作,偶爾來參觀的遊客繳納的入場費就是他賴以生存的收入。
城堡入口是他親自刻上的字:“你將看到非凡的成就”
愛德華是一個非常隱秘的男人,城堡被巨石圍牆圍住,無人可以從外麵看到裏麵的乾坤,但他在石牆上掏了無數的瞭望孔,一旦發現有人窺視他的工作,他就會馬上停止。有人想參觀的時候,必須搖兩下鈴,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他不忙,他會打開城堡的門讓你進去,參觀他的王國。
愛德華隻在入口前麵的石牆上設了一個方洞,從這裏可以看到外麵的世界。
進入城堡,到處是奇形怪狀的石頭,仔細看來,每一件都是精心打鑿的作品。
最前:“沙發”;左側欄幹內:“日光浴臥榻”;右側欄幹內:“水井”。
城堡內沒有任何現代生活設施,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燈,沒有汽車,沒有機械設備,愛德華除了騎自行車去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去圖書館以外,其餘的時間過著天為帳,地為床,閉門造城,自給自足的生活。
沒有時鍾的愛德華建造了這個非常精確的“日晷”,上麵還能史無前例地顯示出季節的變化。
“月亮泉”由三塊巨石組成,左側象征新半月,右側象征殘半月,下部為圓形水池,象征滿月。過去愛德華在池中養魚和風信子,並用一個舊水泵來保持水滿。現在這個水池變成許願泉,是來此舉行婚禮的新人們拍照的最佳景點。
愛德華有一個信念:“每一個男人的家都是自己的城堡,而每一個城堡都應該有一個宮殿”。他在城堡一角建造了一個“國王的宮殿”,左側是他給自己打造的王座,非常闊綽,緊跟其後是給丈母娘的寶座,是全城堡中最不舒服的座椅,右邊是給“甜蜜的十六歲”和孩子的寶座。
寶座旁邊有一個連體的“瘋狂的搖椅”,背向而設,那是愛德華為自己和“甜蜜的十六歲”特製的。他說,當他們吵架的時候就坐在這個搖椅上,誰也不看誰,使勁地搖,直至兩個人和好或肚子餓了為止,這樣他們就可以移師到旁邊那張“愛的椅子”,肩並肩坐著,並在他為兩人打造的一張舒服的大桌子上好好吃飯。
這是他們的臥室,高處還有兩張兒童床,旁邊有一個搖籃和一個兒童搖椅,是給孩子們的。
愛德華沒有鏡子,他在床頭做了一個小水池,底部放入一塊鐵皮,他看著水中的倒影給自己刮胡子梳頭,還可以在池中洗手。
這是他的“浴缸”,早上把井水倒入浴缸,下午水就曬熱了,可以供他舒舒服服地泡浴。因為珊瑚石透水,所以愛德華用了水泥來做麵層。浴缸上麵的牆有拉托維亞的六角星圖形。
緊挨著臥室是圖麵靠左的“悔過室”(植物覆蓋處)和靠右側有長形洞口的“愛德華的烤爐”
“悔過室”是懲罰做了錯事的孩子的地方。他說他要把他們的頭擠到石縫裏,用木頭卡住,然後他坐在石頭凳子上教訓他們,經過一個小時的處理,效果可以持續幾個月。注意裏麵有兩條石縫,其中高的那一條是給“甜蜜的十六歲”準備的,以備她撒潑的時候以同樣方法處罰之。愛德華是原始的男性沙文主義者,他沒有給自己準備一條縫,怪不得他從來沒能結婚。
在30年代,還沒有人聽說過烤爐這種東西,但“愛德華的烤爐”其實就是這麽個烹調設備。管子設於爐膛下麵作為通風之用,房頂的洞口可以排煙,裝肉的容器是舊福特汽車上的零件,它用鐵鏈懸掛在滑輪和軌道上,肉烤熟了以後可以輕易地把容器拉到外麵。這個容器兩側扣上就可密閉,其原理近似於壓力鍋,這也算是愛德華的一項發明吧!
“方尖碑”是愛德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這塊巨石重約26噸,是全城堡第二重的石頭,高12米,埋入地下1.8米深。在頂部有一個風向標。這塊石頭在佛羅裏達城製作,由朋友Mr.Biggers幫忙用拖拉機拉著愛德華的拖車運至此地,愛德華用了三天才把它豎立起來。
“佛羅裏達桌子”是完全按照佛羅裏達州的形狀及比例製造的,裏麵還把最大的湖——Lake Okeechobee 放在了準確的位置,他說那可以用作洗手指的水盆,小鳥洗澡池,或裝酒的大盆。所有圍繞它的椅子都是搖椅,愛德華有時想表現一下,他跳到一張椅子上把它搖動起來,再跳到另一張上,直至全部椅子都同時搖動起來。
“北鬥星觀星塔”分兩部分,內牆有一個圓孔內裝十字鐵絲,是愛德華站立觀察北鬥星的地方,離此目測點6米外是一座高7.6米,重18噸的巨塔,頂部有一個圓孔,當十字鐵絲與圓孔連成一線時,就可以看見北鬥星。愛德華也是通過觀察星象的數據來製作日晷的。
“北牆”由三塊巨石組成,中間一塊是整個珊瑚堡中最重的石頭,約為27.2噸。愛德華對自己能切割和移動這麽大的石頭感到非常驕傲,他給最重的石頭加冕(三角尖石),稱為“皇冠”。
在北牆旁邊愛德華雕刻了幾個星球,最左邊是水星,他相信水星中有生命,所以種植了一棵蒲葵在石刻上,水星旁是土星,有一個圓環圍繞,再旁邊最大的石刻是一輪彎月,他稱它為“東方的新月”。
“9噸旋轉門”被認為是城堡裏最傑出的成就,這門高2.33米,寬2.03米,厚0.53米,愛德華不知用什麽方法精確地找到了這形狀不規則的石頭的平衡重心,它好像懸掛起來了一樣輕巧,隻要一個手指頭就能讓它轉動起來,閉合時與牆體嚴絲合縫。很多工程師和科學家用X射線探測過,量度過,但至今沒有人能夠給出可接受的答案——愛德華到底是怎樣辦到的。
在園子一角是愛德華的住居,一樓為工具房,二樓為生活間。
人們檢測過,愛德華使用的五花八門的工具全部是自己手工製作。他喜歡從廢品堆裏尋找可以改造的零件,變廢為寶,汽車零件是他非常愛用的原材料。
為增加耐用性,他的靴子釘了鐵掌,手套是用鱷魚皮製造的。他雖然隻受過小學四年級的教育,但他能自己製造出交流電發電機和無線電收音機。
通向二樓的十六級台階不知是巧合還是為了紀念“甜蜜的十六歲”,門上的牌子是他自己製作的,ED.L.是他姓名的縮寫。
故事的主人公終於露麵了!身高隻有1.52米的愛德華站在他簡陋的王國裏,表情嚴肅地看著絡繹不絕的來客。雖然照片中的他西裝革履,但他的居所非常窄小,生活極其清苦。
他用煤油爐子煮食物,有紗網的食物櫃懸吊在繩索上,繩索穿過一個裝滿煤油的漏鬥,這樣從上麵爬下來的蟲子就會淹死在煤油裏。
一張用金屬廢料和自行車零件製造的破爛不堪的吊椅
一張非常不舒服的窄小的床鋪著麻袋片,它懸掛在一組滑輪上,白天愛德華就把它吊起來。
他把食物密封在玻璃瓶中,天熱時就放入水井裏麵降溫。
愛德華對無線電非常著迷,這個三腳架是用來支承發報機和接收器的。
走出二樓的居所,放眼向園中望去,最後一抹夕陽的餘暉落在那一彎新月上。有多少個“舉杯邀明月”的夜晚,愛德華與石頭相伴,默默勞作......
走出大門,夕陽西下,珊瑚堡籠罩在暮色中
再回頭看一眼大門上所刻的字:“你將看到非凡的成就 ED”
這寥寥數語包含著多少自豪,多少艱辛!這裏有愛的夢幻和創造的快樂,也有無盡的孤獨和忍耐。
鮮花攀援在石牆上,恰似一幅關於愛情的圖畫,有些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有些卻沉默堅固,曆經百年而屹立如昔。
這城堡中還隱藏了多少未被人知的秘密?它的主人是驕傲而滿足的國王,還是孤獨而自傷的囚徒?也許這隻潛行於石縫中的小蜥蜴能告訴我們點什麽......
*************************************************************************
資料圖片
(總圖為園中導遊圖,愛德華圖片來源於網絡,阿芒整理翻譯)
珊瑚堡全景圖
愛德華和方尖碑。
底部的刻字:製造1928,移位1939,出生1887,拉托維亞, ED.L
從城堡外麵看到的工作場景
愛德華用廢舊電線杆搭建的三腳架和起重滑輪組,他在起吊巨石。
奇特的一生,自己開心就好。我最近才看到的一句名言:人隻有到上了年紀的時候才能明白,我其實可以過一種和大家都不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