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

我們從哪裏來? 我們是誰? 我們往哪裏去?
個人資料
風語空靈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撒丁島自駕遇青銅時代"巢穴" - 努拉格文明

(2025-09-22 07:06:17) 下一個

2025五月至六月第二次"流浪"歐洲 - 第八站,從卡利亞裏(Cagliari)到巴魯米尼(Barumini)(撒丁島青銅器時代遺址)到奧裏斯塔諾(Oristano)  

在卡裏亞裏(撒丁島首府)著名海灘的客棧住一晚,完全是行程所需,也許已是旅遊淡季或時間尚早,大清晨的海灘上空無一人,寧靜的地中海在此平靜得連個浪花都沒有。 

一隻白色的海鳥劃過湛藍的天空,它吼著嗓門的尖叫聲打破了清晨的靜謐,轉瞬又歸萬籟俱靜。


前一天晚上下了飛機,坐火車換公交前往海邊的客棧,下公交車後隨手拍到撒丁島的日落。


在機場取車,是一輛嶄新的歐洲產的自動擋中型轎車,性能相當不錯,就是方向盤過於"靈活",因已習慣特斯拉 S 有點"生硬"的方向盤,一不小心,那種靈活導致剛開出機場就擦碰了一下右前輪艙檔板,好在每次租車都買車行的全包保險,還車時免責。後來變得小心為上,避免重蹈覆轍。


這部車是西班牙產,網上找來同款車廣告照,廣告詞是這樣寫的"感受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隻需4.8秒即從0加速到100公裏/小時,最高時速250 公裏/小時",並非超快,但也快得可以。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坐著這匹鐵馬,在撒丁島的公路上馳騁,奔到水窮處,馳看雲起時。

還是老伎倆,谘詢 ChatGPT 北上路途中的景點,它推薦了撒丁島人類青銅器時期遺址,努拉格文明(Nuragic civilization)所在地巴魯米尼(Barumini)。文明似乎很少有人提及,也許是因為與之處於同一時期的還有西西裏島,意大利半島,和希臘的古文明,即公元前12-18世紀或青銅器晚期(迄今3200到3800年前)。努拉格文明的"殘餘"一直持續到鐵器時期,甚至到羅馬殖民時期(公元前3世紀,但青銅器時期的建造活動早已停止有點像今天與世隔絕的亞馬遜土著與現代社會同時存在一樣)。


巢穴狀的努拉格古文明遺址,位於巴魯米尼鎮外,購票後在園方導遊的帶領下入園參觀。整個建築群有好幾個足球場大,高低錯落有致,從空中看呈蜂窩狀(見下麵在博物館中展出的散3D模型)。從導遊手上的圖片來看,藝術複原後的圓形圍牆上有錐形茅頂。圍繞著幾層樓高的主塔,組成一個若大的村落(當時可以說是都市),有獨戶也有大院,它們之間是石頭砌成的通道,連在一起像迷宮一樣。

那時候的人缺乏工具,不能砍伐樹木,隻能采集天然石塊來堆積出這樣的建築,大的碉堡以拱頂形成每一層樓麵,作為酋長居住和社區議事的地方,越往外圍,房屋越矮,很可能代表著社會地位的高低或富有程度。


在這其貌不揚的遺址,參觀者可以觸摸遠古人類曆史,感受努拉格古文明。中間的樓塔高18米,在3500多年前相當於摩天大樓,狹窄的通道、螺旋樓梯和圓形小屋讓人回到遠古生活,你仿佛看到炊煙嫋嫋升起,兒童在嬉戲,居民在穿行。


遺址在發現前埋在厚厚的泥土下,這張曆史照片,向人們展示上世紀初遺址出土時的景象。

 
從這些複雜的石砌結構可以想象當時的繁榮。


通過園方搭建的外部樓梯,到達半空的入口,遊客由此進入塔樓的內部,下到像天井一樣的底部,那裏的中心有一口水井,似乎是受到整個結構裏三層外三層的保護。

 
進入內部和下到塔底,麵對狹窄的通道,有時直上直下光滑的台階(多少代人的使用所致),膽小和幽閉恐懼症的人很難輕易做到。

 
想感悟"天井"的含義,站在塔樓底部就能親身體驗。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園區入口(彩旗飄飄的地方)和遠處的巴魯米尼小鎮。

結束了和這裏三千多年前人類曆史的親密接觸,體驗刀耕火種,石砌研磨,又"回到未來"使用現代交通工具,驅車前往當天的住宿地奧裏斯塔諾(Oristano)。

撒丁島中部迷人的風光


入住奧裏斯塔諾這個家庭客棧,主人是一對非常友好的老年夫婦。隔著二樓陽台的紗窗拍下這張照片,別有一番味道。


房間內部有點兒像中國的"農家樂"。


小鎮寧靜而古色古香,可以看到西班牙特色的建築。

 
小廣場上悠閑聊天的居民和拜占庭風格的教堂

 
簡樸的教堂內部,雖然雕飾千變萬化,共同點則有一個,那就是一塵不染。

在奧裏斯塔諾落腳也是為了第二天驅車去島的西岸,參觀另一個遺址,然後從那裏沿西岸北上去下一個目的地。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