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是個不太相關的問題,馬斯克薪水再多,我們一分錢拿不到,盡管如此,作為微不足道的股東我還是投了老馬一票,有點坐山雕“老九不能走”的味道。盡管要等10年後才能兌現,他獲這麽大宗鈔票難免會成焦點問題。網上股東投票有點“追星”的味道,他們很可能放眼未來或者說放長錢釣大魚。和任何投資一樣,高風險伴隨著高回報,以馬斯克以往的表現,押注在他身上比盲目買一支股票要強。不妨掐著指頭算算,這個世界電動車時代基本從他開始的吧,短短幾年時間獲得巨大成功,自動駕駛也是從無到有。更別提他擁有的公司從航天(SpaceX),新能源(SolarCity),通迅(Starlink ),人形機器人(Tesla's Optimus),AI(xAI),腦機融合(Neuralink)和管道交通(The Boring Company)都在引導潮流,為人類未來開創全新篇章。
付他萬億薪酬應該很值,何況他擁有這筆錢的目的還在於掌控公司的性質與方向(投票優勢,他目前已擁有20%的Tesla股份)。細細一想對股東和大眾好處實實在在,其一就是特斯拉電動車,有位車主這樣形容,當他把自己的F-150換成特斯拉時感覺從維多利亞時代直接來到現代化前沿。其他擁有特斯拉電動車的人也是如此,尤其訂閱了該車的全自動駕駛(FSD)的更讓人垂慕,最新版的FSD已擬人化(AI融合),有車主的視頻顯示在紅綠燈停下時,左方路口有大貨車右轉,特斯拉在後方無障礙的情況下自主向後倒車,給轉彎的貨車讓出道路空間。以前這些隻有人能做到,今天特斯拉可以自主應對。電動車駕駛經驗的翻天覆地變化都或多或少歸功於馬斯克的領導力與執行力。
早期的車主,比如本人,車的硬件不完全支持最新版的FSD, 但卻一樣能享受特斯拉的最新安全性能。以前我曾提到過特斯拉車有效的防追尾功能(撞車早期預警和預刹車,今天不少汽油車也有了類似功能)),不知防止了多少次交通事故和財產生命損失。前兩天我的一次經曆也佐證馬斯克給人們帶來的具體好處。那天倒車入車庫,當車尾接近車庫後牆,在倒車熒屏上覺得有點快,想刹車,在那種局促的情況下一緊張腳一抖,車驟然加速,等我反應過來腳踩刹車,車已經停下未撞後牆。正在我暗自慶幸反應快及時刹住車時,方向盤後屏幕上顯示一排橘黃色的大字“To prevent overrun, the car has parked by itself”,啥?敢情剛才是特斯拉把車叫停的。事後反思要不是特斯拉的這一功能,後果就慘了,肯定是車尾撞個大坑,後牆捅個大窟窿。雖然我未購買FSD, 但現有的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已經足夠,激活輔助駕駛後時不時把手往方向盤上放一放表示沒睡著就可以了,開長途時盡顯其優越性,我稱之為"交通神器"。在高速公路堵車時特別有用,車自動跟著前車走走停停,省去了手握方向盤腳踩油門的緊張。
前一段特斯拉開啟了新車自己送貨上門的服務,也就是說,買了特斯拉車的人不用去提車,可以享受“人在家中坐,車從廠中來”,看著你的新車從遠方來,悄無聲息地停在自己的車庫前,那種感覺肯定很 Surreal(超現實)。想想當年在公路上特斯拉還是鳳毛麟角的時候,去弗裏蒙特總部提車回家第一次開特斯拉上高速,那感覺和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沒有兩樣。 伴隨特斯拉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的普及,人們沒有必要非擁有一輛電動汽車,Robotaxi隨叫隨到,去機場再也不必乘公交地鐵叫優步等,逛街逛商場更免停車的煩惱。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正快速向前發展,它將是馬斯克的萬億薪水帶給我們的又一利好。那時它們在工廠夜以繼日不知疲倦地生產,家務由它們任勞任怨地承擔,人們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人形AI機器人還有一個潛力,就是將來代替人來開汽油車和飛機(二者是不會從地球上消失的)。還有馬斯克極具前瞻性的登月和"火星計劃,其星艦重型獵鷹火箭可以一次將64噸的貨物送入太空,當人們看到 SpaceX 的助推火箭返回發射架被"筷子"捕獲,或平穩自行垂直著陸時無不為之歡呼雀躍。馬斯克是否古怪暫且不論,他對新生事物的敏銳與洞察力和一旦認準決不言棄的性格是其一大優勢,與之“同甘共苦”的股東將收到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