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語

我們從哪裏來? 我們是誰? 我們往哪裏去?
個人資料
風語空靈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空之城,希臘卡拉巴卡 - 懸崖修道院

(2025-11-17 12:29:20) 下一個

卡拉巴卡(Kalabaka)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700年前的記載中,是土耳其語"堅固堡壘"的意思。

瓦爾拉姆修道院(Monastery of Varlaam),建於 14 世紀,坐落在懸崖之上,氣勢恢宏,內有壁畫禮拜堂和博物館。巨岩之上的建築在權釋那句中國成語"空中樓閣"。

話說公元1世紀,基督教在羅馬帝國領土巴勒斯坦以拿撒勒人耶穌的教導為基礎問世,耶穌死後他的門徒將教義向世人傳播。到了公元3-4世紀,基督教出現了世俗化和信徒素質參差不齊的傾向。出於對此的反感,一些耶穌信徒為精神生活而退隱到世人難以涉足的地方,靜心養性,有點像今天有人看破紅塵"循入空門"(出家)一樣。一開始是個人行為(獨修),聖安東尼為第一位修士,吸引了許多人效仿。後來修道從“獨修”發展為有組織有規律的“團修”。這就有了理由修建教堂與住宿一體的場所,修道院應運而生。

大約9百年前,信徒門發現了卡拉巴卡的獨特地貌,又有什麽地方能讓修道士們更遠離塵世呢?在巨岩之頂蓋修道院成了他們的"第二信仰"。在修行的驅動下,他們百折不撓地在這裏的岩頂上建了一座又一座"空中樓閣"。這些獨特的建築合在一起就像一座懸在空中的城市,成了人們心中的天空之城,卡拉巴卡跟著出名,是希臘旅遊必選之地。

清晨的雅典城郊,安靜迷人,初升的太陽在住宅和山丘上灑下金色的陽光。

這次到雅典是把這座希臘首都當跳板,目的就是去看天空之城。為方便坐旅遊團大巴和去機場方便,住在火車站的附近。前一天中午飛抵雅典,乘機場的火車進城(往返票),入住酒店後休息。第二天退房把行李寄存在前台,並在網上預定了第三天晚上同一家酒店的房間(在卡拉巴卡住一晚後乘旅遊團的大巴返回雅典將是晚上10點左右)。出了酒店不出幾十米就到了旅遊團的集合點,大巴車已等在那裏,司機在門口核對乘客名字和人數。人到齊後準點出發,到卡拉巴卡足足有四個多小時車程,包括中途休息40分鍾。。

出城沿E75公路北上,經過一個大湖區後不久就到了卡拉巴卡,一路風景如畫。從高速公路上看,卡拉巴卡是座巨岩下的小城。


巨岩與小屋


大巴車經過鎮上的一座拜占庭風格教堂


第一眼看到的天空之城


客棧陽台看到的景色


在卡拉巴卡的大街上看天空之城,有點中國三清山的味道。


去鎮上的餐廳午餐,悠閑的希臘人在餐廳"免費"為客人彈唱。


特色沙拉,蓋著一大塊山羊奶酪。


可以飽腹的鮮炸土豆條


酥脆可口的炸小魚

第一天的旅遊項目是走馬觀花看修道院。入住酒店,外出午餐後回酒店休息,大巴在下午三時接人上山,看一些景點後在觀景台看日落。

聖斯蒂芬修道院(Holy Monastery of Saint Stephen)

它建在大路旁的岩石頂上,內有16世紀和18世紀的教堂以及一座博物館,通過一座小橋進入修道院。


從修道院的觀景平台可以俯瞰城鎮與河穀,遠處的群山呈現一幅"遠看成嶺側成峰"的畫麵。

 
教堂的精美壁畫和峭壁


聖三一修道院(Monastery of the Holy Trinity),像一顆鑲嵌在皇冠上的寶石。不向大眾開放,從大巴車上拍下這張照片。


聖母安息聖堂(Holy Church of the Dormition of the Virgin Mary),由於建在山腳下而不是巨岩之上,不太出名。如果住在卡拉巴卡,不妨晚飯後散步到此,遊客不多,可以靜靜地欣賞教堂內保存完好的千年壁畫。


早期的修道士借助山洞建的修道之處


保存完好的天然洞穴修道院(現已停用)


這個洞穴修道院目前隻住有一位道士


這個洞穴是修道院的僧人犯錯誤後自我"放逐"或關禁閉的地方。


這個地區布滿諸如此類的衝天巨岩,為天空之城提供了理想的"建城"條件。


從另一個角度看瓦爾拉姆修道院


 一對情侶在岩頂上準備觀看天空之城的日落。可惜天公不作美,日落時刻陰雲密布,隻能看著透過雲層的晚霞興歎。乘大巴回鎮上晚餐然後休息。


次日再上山還是看修道院,有足夠的時間入內參觀。 經過僧人們開發的葡萄園,修道院修女們用葡萄釀酒,即得美酒又打發了時光。


沿著岩石上開鑿的之字形步道攀上岩頂的聖梅特奧隆大修道院(Saint Meteoron Monastery),是個體力活兒。


修道院的人不走山門步道,而是乘空中纜車進出,食物和供應也從這裏送達。


僧人門曾經用過的廚房,今天成了展覽的地方。


空中樓閣還有庭院,造型優美。


來個全景


小廣場上有一個美麗的亭子。


這些空中修道院大多有一個觀景平台,可以眺望周圍的景色。


魯薩諾斯聖修道院(Holy Monastery of Rousanos)不大,據說是天空之城最美的一個。有一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小石橋,從一座較小岩石連接修道院大門。二戰期間,納粹把它當作哨所來監視下麵與四周的一舉一動。


上圖就是從遠處看到的那座橋(魯薩諾斯聖修道院)


從魯薩諾斯聖修道院向西望,一片巨岩的岩頂上有個修道院,它有一個長長的名字叫做梅特奧拉的聖尼古拉斯·阿納帕夫薩斯修道院(Holy Monastery of Saint Nicholas Anapafsas at Meteora)。


這個示意圖顯示從卡拉巴卡鎮向北看,突屹岩頂所建大大小小修道院的分布(左側是希臘文,右側是英文圖解)。

 
今天這裏的修道院成了旅遊景點,數百年前卻是修女僧人修身養性的聖地。這兩張博物館的照片拍於一百多年前,當時使用人力或騾馬拉動的絞盤升降機將建築材料和物品送入修道院。


順著岩石的山勢而建的修道院,巧奪天工,有著一種天人合一的的美麗

卡拉巴卡鎮上有著一些很不錯的餐廳,晚間在導遊推薦的一家餐廳就餐。

餐前麵包和大蒜油/辣油

 

正餐是小牛肉和魚,味道都不錯

當天早上已退房,行李放前台寄存。結束遊覽後下午回到酒店在大堂休息,等待當天另外一組一日遊旅行團的人(當天一大早從雅典來下午返回),然後合乘一輛大巴回雅典。近四個小時的車程,中途在休息站晚餐,於當晚10點多回到火車站旁的酒店,再住一晚,第二天乘飛機去瑞士,開啟瑞士阿爾卑斯山之旅。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