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整個近代史,恐怕中國人感情最為糾結複雜的國家就是日本。近代以前,中國曾經是日本的老師;但過去一百多年,日本學西方,脫亞入歐,學到了很棒的工業體係,掌握了現代製造業,工業化做到世界前茅,一度將中國遠遠地甩到後麵。
1937年日本全麵侵華,從國際政治角度來講是日本侵略中國,從曆史角度來講,其實是工業打農業。日本跟中國對比,具備非常明顯的全麵的工業技術優勢。這是個事實,必須尊重和承認,然後謙虛地學習改正。但問題發生在下一個環節,日本的理論家、政治家、戰略家及部分中國知識分子把這一段時間的技術優勢解釋成了日本文明對中國文明永恒的優勢,有一些人甚至直接把它解釋成“日本人比中國人強”。
上述人群散播其觀點的主要途徑就是:日本人編造文化謊言,然後由中國有些知識分子一百年來不斷重複。
1,近代謠言
之一:中國人“馬馬虎虎”。魯迅臨終時對內山完造說:“中國人正患著一種疾病:馬馬虎虎。“馬馬虎虎”若不治療,就無法救中國……”胡適的《差不多先生傳》虛擬的那個“屬於各省各縣各村的知名人士”也是在影射這一點。對於這一點,中國人民大學金燦榮老師告訴叨哥,他在沒出過國的時候是同意的,出國後才發現這是日本知識界先製造出來的概念。橫向對比其他國家,更發現這概念不靠譜。“我去了美國,發現美國人跟我們一模一樣;接著去俄羅斯才發現,那才叫馬馬虎虎,後來又去了巴西和印度,才知道真正馬馬虎虎的是他們,而且是沒有底線的。中國在大國裏麵算好的,馬虎竟然也被日本人說成是特有的毛病,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之二:中國人“不團結”。“中國人不團結,一盤散沙”的觀念很影響中國知識界、政治界的,連民國之父孫中山先生都這麽說。金老師感慨道,他之前也覺得這個判斷是對的,後來在世界上一跑,美國去了一百多次,別的國家和地區也有70個左右,就發現跟正常人類比,中國人其實比他們多數都團結。
金老師還給叨哥舉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例子。比如非洲盧旺達大屠殺,圖西族和胡圖族在四個月時間,相互屠殺了130萬人,太殘酷了。然後你再看中東、北非和西亞,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太深刻了。有個阿拉伯諺語這麽說的,在沙漠上遇到波斯人和毒蛇,一定要先打死波斯人。再看南亞,巴基斯坦和印度其實原來是一個文明圈,人種其實都是黑白混血,都是一樣的,但現在勢如水火。
歐洲的斯拉夫分三塊:西斯拉夫、東斯拉夫,南斯拉夫,西斯拉夫的代表是波蘭,東斯拉夫代表俄羅斯,他們之間是相互仇恨,特別是波蘭對俄國的仇恨,用布羅津斯基在《大棋局》的話說,是從娘胎裏帶出來的,不需要教育的。再看東斯拉夫內部,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三兄弟也很不團結,看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仇恨有多大就知道。
之三:中國漢奸世界最多。這個謠言的時代背景是日本侵華,大概意思是中國人當叛徒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粉碎這個謠言,要拿數據說話,金老師提供了他的計算方式,叨哥聽上去挺靠譜。
首先算算抗戰時期中國的總人口數量。不少人熟悉譚嗣同的詩句“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並就此以為晚晴民國時期的中國總人口為4億,但事實上這一數字並不準確。距離民國最近的人口調查數據應該在1951年,剛成立的新中國政府邀請蘇聯專家,搞了一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人口調查,得出中國的總人口為5億。將內戰、抗戰等戰爭減員因素考慮在內,中國在民國時期的人口數量可能超過5億。
以5億為人口基數,我們很快可得出400多萬偽軍所在總人口的比例——0.8%。這400多萬偽軍已經包括了偽滿洲國的“滿洲國軍”,偽華北政務委員會的華北治安軍(俗稱皇協軍),以及汪偽國民政府的“和平建國軍”。
同一時期,被德國法西斯占領的捷克總共1500萬人口,卻出了150萬偽軍,比例高達10%,法國等地情況不比捷克好多少。因此金老師毫不猶豫地說,中國偽軍統計數字不到5000萬的時候,就沒“資格”與別的國家pk世界第一。
之四:北洋水師大炮上麵晾褲衩。“主炮晾衣”說再見於著名曆史學者唐德剛先生的《晚清七十年》。書中稱:“1891年(光緒17年)7月9日,循日本政府之邀請,李鴻章特派丁汝昌率‘定遠’‘鎮遠’等6艦駛往東京灣正式報聘。一時軍容之盛,國際側目……那時恭迎恭送,敬陪末座的日本海軍司令伊東祐亨和東京灣防衛司令東鄉平八郎就顯得灰溜溜了……但當東鄉應邀到中國旗艦‘定遠’號參觀時,他便覺得中國艦隊軍容雖盛卻不堪一擊——他發現中國水兵在兩尊主炮炮管上晾曬衣服。主力艦上的主炮是何等莊嚴神聖的武器!而中國水兵竟在炮上晾曬褲子,其藐視武裝若此;東鄉歸語同僚,謂中國海軍終不堪一擊也。”
然而事實上,除重要當事人東鄉平八郎時任職務有重大訛誤外,北洋水師“定遠”等主力艦主炮根本不可能作晾衣之用。按照“定遠”級鐵甲艦原始設計圖,另據打撈上來的致遠艦殘骸,其305毫米口徑主炮的炮管外徑接近半米,距離主甲板的高度接近3米,平時主炮炮管露出炮罩外的長度不足2米,攀爬到這樣高、短、粗的柱子上曬衣服甚為困難,有跌落摔傷的危險,況且彼時炮管材質為生鐵而非現在常用的鋼鐵,所以“主炮晾衣”根本不可能。
金老師對這段曆史做過些研究。據他查閱資料,唐德剛提到的史料出處實為當時日本一個反華小說家寫的小說。況且,受技術條件限製,近代海軍軍艦上沒安空調,因此各國海軍習慣每周設立一個內務日,官兵在軍艦上統一打掃衛生、清洗衣物,北洋水師晾曬衣物的場景很可能發生在內務日。
北洋水師在作風紀律上的頹喪,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這並非意味著對那段曆史可以張冠李戴。
2,謠言與革命
類似的謠言還有很多,比如“東亞病夫”等。這些謠言通常由日本學者編出,中國學者進口後再加工,出口再轉內銷,最後散播開來。
謠言與人性有關,人們在信息交流時,會有選擇性地接收他們想要的信息,或者更傾向於接受他們相信和願意相信的東西。結果是,當一個信息模糊不清時,人們想把這個支離破碎的不完整的故事明晰化,這樣,每個人都可能有意無意地往信息裏麵摻雜自己的情感、需求及記憶。因此,盡管很多學者努力去尋找,但至今很難找到製造謠言的人。
事實上,當下爭論誰如何製造謠言意義不大,更重要的是梳理過去100多年這些謠言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就動機而言,日本人為保持所謂“種族優越”,製造這些謠言汙蔑中國,貶低中國人是一種戰略需要。在中國社會,有意或無意間傳播這類謠言的知識分子動機較為複雜,很難一概而論:一是對國家及社會現實相當不滿,借謠言以泄私憤;二是被這些謠言激發了革命熱情,並試圖通過傳播相關信息,燃點更多人的革命熱情。
曆史老人的安排確實很奇妙也很吊詭。日本人的批評辱罵反而激發了中國人的革命熱情,以魯迅、李大釗、陳獨秀等為代表的進步知識分子不時借日本人之口自我反省舊中國的國民性及社會結構。這股革命熱情,在中國共產黨上世紀20年代登上曆史舞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融入新民主主義革命及社會主義革命的曆史洪流。
從某種程度上說,謠言所致的錯誤認知激發出一種革命激情,而這種激情又是中國現代化所必須的。打亂中國的既有社會結構很不容易,沒有革命熱情,就沒有土改等一係列工業革命需要的條件。
時光老人來到世紀之交,來自日本的此類謠言並未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而消退,國內的“日吹”大有人在。
3,最新謠言
之一:日本工匠精神源遠流長。工程師主要不是學校培養的,而是在工作過程中培養的;再優秀的工科學生如果不在生產一線鍛煉,也很難成才。這是世界通行的道理。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日本產品跟20世紀末的中國產品一樣質量不好,東洋貨彼時還是劣質代名詞。然而受益於美國賜予的“韓戰特需”“越戰特需”,日本大量引進西方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日本製造終於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為模範。
之二:日本經濟並未“失去20年”。縱觀日本排前十名的公司,不是汽車企業,就是與汽車相關的配件軟硬件公司,產業單一化顯而易見。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特斯拉、比亞迪等企業正後來居上,日本企業能否繼續領跑未可知。況且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日本海外投資的失敗案例比比皆是,豐田等企業的成功隻是特例。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對此早有研究: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家電企業在東南亞和中國的投資幾乎全軍覆滅,它們本想將第二流的技術轉移至中國和東南亞,沒想到卻助推中國康佳等企業崛起,擠占其原有的市場份額。
一些“日吹”學者還喜歡引用“日本GNP是GDP好幾倍”的數據,但事實上,日本GNP隻比GDP多3%。當然這也可以理解,他們研究日本,與日本接觸多,對日本有感情,如果日本被證實是那麽的不堪,他們自身存在的價值也沒有了。
古往今來,謠言經久不衰。尤其在國家遭遇連續失敗時,國人往往很難保持定力,即使如熊十力般的新儒家對未來有些信心,也被旁人視為異類。但回看革命建立新中國、新中國工業化的過程,又在某種程度上離不開謠言的刺激,曆史邏輯的複雜與玄妙之處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