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外來詞,這沒錯!
可“歇斯底裏”這麽濃眉大眼的四字成語,
什麽時候也叛變了?
·壹·
三句不離外來語的上海人
上海作為中國早期對外交流的中流砥柱,吸收的西洋詞匯多如牛毛,如果非要說出上海外來語的鼎盛時期,那也就是1943年到1949年之間了。
這一百多年改變了上海人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有語言習慣。
比如——
這當然是個不太好的上海俚語,卻並非是上海專用,早就輻射到全中國了。
最早知道這個詞,是小時候看《三毛流浪記》。(ps:沒暴露年齡吧。)
書中第一次提到了【癟三】這個詞,讓我很是費解了一段時間。
最早在上海,這個詞一般用來指那些遊手好閑,生活潦倒,以乞討為生的人,所以簡單說,【癟三】就是【三無青年】,無生活,無職業,無家產,但怎麽看,似乎這個詞都和“癟”沒有關係。
當然沒關係啦~
因為這就是一個外來語!【癟三】,是由英文【beg sir】,英文原意自然是指討飯的人,窮困潦倒的流浪漢等等。
至於【癟三】是怎麽演變成“地痞無賴”,“不勞而獲”的人的代名詞,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茅盾先生的《子夜》中有這麽一句話:“馬路上的小癟三,飯可以不吃,香煙屁股一定要抽。”
除了【癟三】這種不好聽的詞,有好聽的外來語嗎?
有!
沒錯就是《歡樂頌》裏曲筱綃叫趙啟明的那個昵稱——“嗲趙”。
【嗲】這個詞感覺北方人不太說,因為說出來就有一股自己都忍不了的強行撒嬌的感覺,就算是女孩子,自己說自己“嗲”,也有點怪怪的……
但是放在南方就不一樣了,還真是地域問題,上海女孩或者台灣女孩,軟軟的來一句【嗲】,似乎就合情合理。
【嗲】來自英文中的【dear】。
去翻翻民國的劇或者書籍,就會發現那時候的上海受到外國文化熏陶有多麽嚴重,無論是小姐還是太太,稱呼自己另一半的時候,一律都是【嗲】的~~
一襲旗袍,一挽烏雲,慢聲細語的叫一聲【嗲】……
就問你骨頭酥不酥!!
這裏有一本《上海話外來語二百例》
想知道上海人地地道道的外來語,可以參考哦~~
·貳·
粵語外來語分不清楚
廣州作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接觸到的外國文化不可謂不多,比如我們都知道的一個詞,“撲街”。
粵語那麽多都和北方語言習慣不同,但最被我們熟知的就這麽幾個,【撲街】絕對是其中比較知名的一個。
其實但凡看過香港電影,或者玩兒過港版遊戲,一定都對這句俚語非常熟悉。
其實【撲街】,最開始的意思就是字麵上的,撲倒在地上,後來慢慢演變成,“王八蛋”等罵人的粗口了。
就是這個我們最常見的粵語詞匯,其實也是英語來的!
【撲街】來自英文【poor guy】。
十八,十九世紀之間,廣州作為比較早開放的港口城市,碼頭生意正是高峰,外國人習慣將碼頭運輸貨物的那些衣不蔽體的勞工,稱為【poor guy】,表示同情。
但是很快,因為鴉片戰爭的失敗,香港落入外國人手中,【poor guy】就變了意味,那些無辜的普通工人,也被自恃清高的外國人一並稱為【poor guy】了。
工人的認知水平,固然是聽不懂英文的,但他們知道這不是一個褒義詞就是了,於是諧音【撲街】就被工人們賦予了,詛咒一個人出門遇到飛來橫禍等等不好的含義。
不過反正我連粵語都聽不懂。
·叁·
上了個“假”大學
是啊沒錯就是我們知道的那個同濟大學哦。
同濟大學也不是一個中文詞匯,它來自德語。是這麽解釋的——“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同濟】當時寓意德國人與中國人同舟共濟,“同濟”二字從德語“Deutsch(德意誌)”在上海話的諧音而來,意蘊合作共濟。”
上海不愧是中國早期對外交流的中流砥柱!不但學校名字畫風清奇,各種外來語還多著呢。
所以,我上的不是同濟,是“德意誌大學”?
哇塞你以為中國隻有德意誌大學嗎?不,中國還有耶魯大學!
湖南雅禮中學(yali)和湘雅醫院的“雅”,其實是雅禮協會的意思,都是民國時期美國教會援建的。而雅禮就是是耶魯(yale)的老式譯名。
怎麽樣,驚不驚喜?刺不刺激?
如果說同濟大學也好,湖南的“耶魯”也罷,這隻是外國傳教士帶給中國影響的一個方麵。
·肆·
你傳給我,我傳給你的外來語
外來語一向都有一個神奇的“烏龍技能”,就是“交叉傳染”,A國傳到B國,又傳回A國的情況屢見不鮮。
比如最搞笑的一個例子就是關於【仙貝】的。
旺旺仙貝吃過吧,是的就是那個東西。
【仙貝】一詞,音譯來自日文中的【せんべい】。而【せんべい】,則音譯自中文【煎餅】。
不瞞你說,我有點亂……
除了【仙貝】之外,還有一個匪夷所思的小吃,【甜不辣】。
台灣著名小吃,相信就算沒吃過,也聽說過。
我一直以為,【甜不辣】的意思,是說這個東西蠻甜的,不辣,現在想想自己的理解能力估計以後也吃不起小吃了……
而這款油炸並且醬汁甜甜的小吃【甜不辣】,其實也來自日本,是小吃【天婦羅】的音譯。
但【天婦羅】並不是日本本土的食物,它也是外來的,是16世紀傳入日本的葡萄牙著名小吃【Tempura】!
今天我們舉的這些例子,基本都是近代出現的外來語,但其實文化的交融一刻都沒有停息過。
我國很多很多詞匯,都是來自跟“佛”有關的梵語。
什麽【入流】,【塔】,【奇特】,【化身】,【妄想】,【皆大歡喜】,【當下】等等。
從這麽多外來語中可以看出,當時我們吸收梵語的速度和種類,幾乎堪比日本吸收漢語而成的片假名。
這種外來語的湧入,當然是每個時代都會發生的一種必然,隻是總有很多詞,用著用著原意就不見了,奇奇怪怪的引申義讓人哭笑不得,我們就姑且當個笑料看吧。
說起來,【殺馬特】可是來自英文【smart】的音譯呢,這以後還讓【smart】怎麽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