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茉莉花茶,最直接的印象,莫過於香。
茉莉花茶的香,屬於你無法忽略的那一種:一盞茶推到跟前,花香透過茶湯彌散,澄澈,輕靈,滿室芬芳,喝上一口,花香沁人心脾。
這種香,大俗大雅,上得了廟堂國宴,下得了市口茶館。即便不懂茶的人,也很容易喜歡上它,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美好得十分直接”。
然而,茉莉花茶的香,從來也是飽受爭議。
茶樓飯館兒,幾塊錢一位茶位費的劣質碎茶,茉莉花茶總是在列。更老有人嫌棄它茶底廉價,花香喧賓奪主,不過是北方人(尤其在京城)用濃重花氣來掩蓋水質瑕疵的香片,根本連茶都算不上。
我們去了一趟茉莉花茶的原產地福州,見了花農,拜訪了茶莊,和製茶師傅聊了大半天,隻為尋一杯真正的茉莉花茶。
說茉莉花茶不夠體麵,一定是因為,你不夠懂它。
六月茉莉鄧麗君-----福建名曲專輯
一個小插曲:有趣的是,福州的大街小巷(甚至飛機上)都是那首名氣響亮的蘇州民歌。呐,這首閩南語《六月茉莉》才是原汁原味的“福建花兒”。
一. 茉莉花茶,“人間第一香”
中國花茶,曆史悠久,茉莉花茶,就是市麵上最常見的中國花茶。
喝花茶,起先隻是文人雅士的小眾愛好,引花香入茶,讓茶葉吸附香氣,這個動作,稱為熏茶,亦作“窨茶”,製得的茶則稱為“香片”。元朝畫家倪瓚,算是有記載的“窨製花茶”鼻祖:將散茶倒入初綻的蓮花中,麻線一紮,吸香一宿,次晨曬幹,反複三次,得蓮花茶。
如此製茶,光是想想,都覺得風雅無限。
但有關花茶的偏見,也算是由來已久。
在中國,茶中自帶花果香者為上,宋朝“國民文藝偶像”宋徽宗有雲,“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便將窨花茶打入冷宮。此後年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
花茶翻身,一直得等到清末。慈禧太後就是茉莉花茶的忠實擁躉,隨身佩戴一束茉莉,上行下效,京城的百姓也漸漸流行開了喝花茶。直到現在,香片仍是北方人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事實上,如今我們喝的茉莉花茶,可能比老佛爺喝得還高級呢!
以前,花茶製作相對簡單,即便是慈禧喝的“茉莉雙熏”,也不過兩道工藝,製茶時候吸香一次,喝前再用新鮮茉莉熏一次;而如今,窨製工藝動輒五六道,製一次茶,要吸走5、6批茉莉花的“香魂”,最多能達十餘次,反複打磨,才不負“人間第一香”的美譽。
二. 茶中花魂,來之不易
都知道茉莉花茶,隻聞其香,不見其花;窨過的花,失了花香,最後都被棄掉。
但香氣,是茉莉花魂,花不在,魂在。
茶中花魂,其實來之不易。
1|轉瞬即逝的茉莉香
先來講講花。
入茶的花,有氣質花和體質花之分。
氣質花,花香在於“氣”,說的是這種花隻在開花過程中釋放香氣,開花的時候最香;花苞還沒長好,故香氣不足,開久了的花,香氣揮發完畢,也就不香了。
用氣質花做茶,都在白天收集花蕾,待到晚上花開時,連夜開工。
體質花,花香留於“體”,指的是花的芳香物質留存於花瓣之中,不管開沒開、開了多久,花總還是香的。用這類花製茶,就不用太糾結花開的時間。
茉莉花屬於典型的氣質花,花不開不香,開久了也不香,隻有開放時,才香氣四溢。製茉莉花茶,就是要趕在茉莉短暫的開花時間內,讓茶葉充分吸收香氣,直至茶與花融為一體。
茉莉花香,轉瞬即逝,要將它封存於茶中,長長久久地保留下來,絕非易事。
2 | 茉莉花茶,隻能在茉莉產區做
喝茶時,大家通常關注茶葉的原產地;茉莉花茶是個例外。茶葉經得起長途顛簸,而鮮花采摘後,壽命即以小時計。哪裏產茉莉花,哪裏就是茉莉花茶產區。
我們放棄占全國茉莉花茶產量70%的廣西橫縣,而是去探了產量稀少(10%左右)、窨製工藝卻最為悠久傳統的福州。福州夏季氣候濕熱、光照充足,土質疏鬆又肥沃,提供了一切令茉莉健康生長的理想環境,市郊的閩侯和長樂是茉莉花的主要產區。
茉莉花茶的製作,始於初春尋找茶坯,而最關鍵的窨製還要等夏季茉莉花登場。從采摘茉莉到茶花拌合,沒有一處工藝不是在遷就著茉莉的習性。花什麽時候精油度最高,就得什麽時候摘;花開始吐香的時候,就是入茶的時間。
不巧的是,這兩個時間節點對花農和茶人都不太友好:摘花,在最炎熱的午後,製茶,則在最困倦的深夜。這等精細活,機器幾乎無法代替。你喝的每一口茉莉花茶,都凝結著花農和茶人的心血。
3|茉莉花香,也分高下
茶樓裏幾塊錢的茉莉花茶,和動輒數百元的高級茉莉茶,區別到底在哪裏?重中之重,當然是香氣的高級程度。即便都是茉莉,香氣的質量和濃淡也難統一,差別大致如下:
a. 品種:單瓣、雙瓣、重瓣
常見的茉莉花,分為三個品種:
重瓣茉莉是夏日鮮花市場的常客,開花時間長,朵大瓣多,觀賞性好,但香氣弱,不適合製花茶。
真正拿來下茶的,是單瓣茉莉和雙瓣茉莉,其中,單瓣茉莉是最佳選擇。它的香氣內斂柔和,貌不驚人,清幽卻持久。不過,單瓣茉莉花茶非常稀有:產自福州的茉莉花茶隻占全國產量的10%左右,而單瓣茉莉花茶在福州市場上的比例不到5%。
極難見到的單瓣茉莉
絕大部分茉莉花茶,都由香氣濃烈的雙瓣茉莉窨製。
為什麽?
一位收了二十多年茉莉的花販告訴我們,在不施化肥、自然生長的環境下,單瓣茉莉畝產隻有百餘斤,而雙瓣可上千斤。單瓣茉莉本就畝產低,加上性情嬌貴、抗旱耐勞能力差,幾乎處在滅種的邊緣。
雙瓣茉莉二十來元一斤,單瓣茉莉一斤能賣上幾百元,花商稍微有點存貨,就被眼尖的茶人收走了。
b. 氣溫:天越熱,花越好
茉莉花期很長,從六月到十月初,花開不絕。近至閩侯、長樂,遠至漳州,都罩在一片花香氤氳中,隨處可見綿延的晶瑩花海。
天氣越熱,花越多,香氣越盛。七八月的伏花,最受茶人歡喜。在老花農的眼裏,花期遠不止月份更迭那麽簡單:
每隔20天左右,花田會迎來一次“花汛”,汛期花量大,稱作“大水花”,非汛期花量相對較少的叫“小水花”。七八月間的“大水“,香氣足,產量多,是花茶製作的黃金時期。
有經驗的花農,能敏銳地捕捉到不同時段茉莉的細微變化:六月香氣柔,七月有甜甜的蜜香,入伏後,喝茶人津津樂道的“龍眼香”、“冰糖香”也漸次可聞。
三. 茉莉花茶的製作,大有講究
搞清楚了茶裏的花,來看看茶到底是怎麽做的:采花、伺花、幹茶、窨製、周而複始……個中學問,大有講究。
1|采花
采花的最佳時間在下午二、三點之間,正是日頭最毒的時候。此時,高溫讓花蕾中的精油濃度達到頂峰。同時,花農隻能摘含苞欲放的花蕾,花骨朵不能摘(開不了),開過的也不算數(香氣散盡)。
經驗豐富的花農,根據花色就能判斷采摘時機是否成熟。茉莉花蕾由青轉黃、再由黃入白,當花蕾雪白剔透,肥碩而又飽滿時,就該動手了:動作要輕且快,需保留綠色的花萼和花柄,利落地去掉葉梗。
摘下的花蕾仍在呼吸。在進入茶廠前,花農還得兢兢業業地完成“護花使命”:將花蕾小心地放入竹籃或通風的網袋中(不可使用不透氣的塑料袋),每袋不得超過10斤,袋與袋間還需隔著通氣筒。
運輸中的茉莉花
采摘和運輸普遍能在日落前收工,經過水運陸送進入茶廠,已是傍晚。
而這時,茶人披星戴月的一天才算真正開始。
2|伺花
對,“伺候”這個詞,被堂而皇之地收入製茶術語,茉莉之嬌貴可見一斑。
采訪一位茶人,會得到大量關於這個步驟的名詞:“複堆”、“通花”、“燒花”等,關於這些,你隻需明白:所有繁冗的步驟,僅僅為了讓花蕾順利開放。
茶人需要不停地翻動茶堆,合適的溫度、濕度和空氣含氧量,是決定性要素。
等候花開,不僅憑耐心。伺花的過程就是茶人與環境博弈的過程,將溫度、濕度和氧氣三者進行平衡,看似簡單,沒有長年經驗是做不來的。
3|幹燥茶坯
與此同時,另一個主角也在待命中:茶葉在窨製前,需要再一次複火幹燥。買花茶時,那些五花八門、目不暇接的名字——雪芽、銀峰、珍毫、香芽、龍珠等,無非都是在描述茶的原料。大部分茉莉花茶,無外乎白茶和烘青綠茶兩種。
烘青茶吸香能力強,覆以花之香氣,再合適不過;白茶則是高級花茶的寵兒,一來閩地本身產白茶(如福鼎、政和等),二來白茶樸實清潤,著實襯得起花香的鮮鬱。
左為白毫銀針(白茶最高級),右為烘青綠茶
4|窨製
通風換氣、篩掉次花:在將茶葉和茉莉拌合前,還需要不少這樣的瑣碎“前戲”。
大約晚上十點左右,茉莉次第綻開,等花朵兒微微張開呈“虎爪”形,窨製花茶漫長而緊張的高潮才拉開帷幕:
首先,將茶葉和鮮花層層疊疊反複覆蓋十多次,最頂部的茶葉防止香氣外擴,然後再用翻耙將花茶堆輕輕推開,讓茶和花充分拌和均勻。
茶、花使用的比例是關鍵。花用多用少,有太多因素掣肘,須憑經驗行事:比如,若當天下雨,花香弱,就要多用花;實在太潮濕,再多花也無濟於事,茶人就索性收工了。
投花量,也是決定花茶等級的重要因素:投花量越多,花茶等級越高。
等茶花充分混合後,奇妙的變化開始了:
水是茉莉香氣的載體:芳香物質在水汽的裹挾下緩緩進入茶葉,填充那些幹燥中空的孔洞,大量花香因而湧入葉片。茶葉自身也在悄悄發生著改變:那些代表“苦氣”和“澀味”的多酚類物質轉化為甘甜,茶性由寒轉中和,茶湯色澤也會從嫩綠過渡為清麗的淡黃。
靜置窨花長達十多個小時之久,和伺花一樣,窨花也需要精確控製溫度和水分。直到半夜,茶人會依舊守望他們的“大作”,不時地把手伸進花茶堆,用體感來試溫。
5 | 采花、伺花、幹茶、窨製,repeat!
折騰了一宿,終於到了可以收工的清晨。
剩下的工作,就是用網篩將茶花分離,把做好的茶葉拿去烘焙,重新降低茶中水分的含量以等待下一次窨製。
在最後一次窨製時,為了保持茉莉的鮮靈純淨,不再複火烘焙,這就是所謂“提花”。
分離花渣
窨過茶的花,失掉了香氣,就成了花渣……隻能被丟棄,製成100斤高檔茉莉花茶,棄掉的花渣重量,試窨製次數而定,至少在200斤以上。
棄花之舉,多少唏噓,但想到花魂猶在茶中,也算是一絲安慰。
窨製完成的茶葉
四. 好的茉莉花茶,怎麽挑?
1|花茶等級的小秘密
看到這裏,或許你已經明白花茶分等級的秘密:茶底質量越好、投花量越大、窨製次數越多,花茶的等級越高。
最好的茶窨製可多達數十次,每次窨製間隔兩三天,做完一批,足足要等一個月之久。
整個夏日,茶人是一夜都不得停歇的。每一次通宵達旦,都在揣度最合適的溫度和水分。其中滋味,恐怕隻有哺乳期的母親才能體會——脆弱的花像新生兒一樣,時刻需要安撫和照顧。茶人和母親因而有了共同的心聲,“一個安穩覺都睡不了呐”。
就這樣,四月的春茶,八月的伏花,曆半年至初秋,才泡好一壺鮮活芬鬱的茉莉花茶。抿一口,茶甘生津,花香繚繞,從鼻腔直貫心肺,整個人都通透舒暢起來。
方才感歎:一切都是值得的。
2|如何挑選茉莉花茶?
很多人挑選時,隻認窨製次數,認為次數越多越好。其實不然,茶葉吸收香氣也有閾值,超過臨界點後,會反向吐香。
那應該如何看花茶等級呢?
第一,看茶底。
窨製次數當然也是要看的,但最重要是茶底。因為製茶師傅一定是根據茶底的質量來選擇投花量和窨製次數,茶底質量越好,使用的花質量越好分量越大,窨製次數也越多。一批質量較次的茶坯,是不會用太多花窨製的(否則你就要慎重三思了)
所以,在挑選茉莉花茶時,不妨多看看它用的什麽茶底。
第二,一些關於個人偏好的因素。
茶底好、投花量大、窨製次數多,隻能說明這款花茶等級高(說白了就是貴),並不代表你一定喜歡它。除開價格因素,還有關於茶底種類和產地需要你考慮:
茉莉花茶茶底大致分綠茶和白茶兩種。綠茶吸香能力好,適合更喜歡花香的人,而白茶則更擅長展現茶本身的滋味。
就產地而言,除了原產地福州,廣西橫縣是全國茉莉花茶產量最大的地方,兩地相比較:福州的製茶工藝更為傳統,而橫縣茉莉花茶由於產量大,性價比更高。也有師傅吐槽說,廣西茉莉水悶味重,香氣太過濃烈,不如清香悠長的福州茉莉。
五. 題外話:越來越稀少的福州花茶
即便用料考究、工藝精細,在名茶璀璨的閩地,福州茉莉花茶還是難以覓得一席之地: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茉莉花茶的故鄉在福州。但這也並不奇怪,如今福州隻占全國茉莉花茶產量的十分之一。
為什麽花茶越來越少?詢問了個中原因,我們得到了這些答案:
花茶的製作過程艱辛,且依賴人工。為了得到香氣最佳的茉莉,花農們需要在酷暑最炎熱的午後開工,更不必說每晚都得熬更守夜的製茶師傅們。而實際情況是,福州茉莉花田幾乎年年減產(最近幾年趨於穩定甚至小幅上升),堅持這門手藝的茶人更是寥寥無幾。
茉莉花茶的地位被長期低估。也許福建好茶實在太多,大紅袍、金駿眉就足以吸走人們的眼球,很難再有餘光去關注閩東這一方花地。同時人們很難撇除它“廉價”的印象,好茶也賣不了好價錢。
一朵花,到一杯茶,需要經曆多少?
從初春的茶坯,到八月的伏花;
從午後頂著烈日的花農,
到淩晨不眠不休的茶人。
以花換茶,脫胎換骨,
不變的,是茉莉始終清幽芬鬱的香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