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王陽明的處世哲學

(2016-10-03 19:34:01) 下一個

王陽明是中國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他繼承了宋代大儒陸九淵的思想,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係。在他看來,人活於世,煩惱苦悶皆由心生,而他提出的處世五法則是引導眾人抵禦外界紛擾的絕佳智慧。

欲修身,先養心

修身養性的最高之境,在於無論麵對何事都能不急不焦保持內心的寧靜。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到:“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隻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往往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安。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閑,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欲靜心,先戒躁

“如今於凡忿懥等件,隻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心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這句的意思是:如今,對於憤怒等情緒,隻要順其自然,不過分在意,心體自會豁然開朗,而實現本體的中正了。

依王陽明之見,心胸狹隘的人,隻會將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空間裏,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欲心曠,先求簡

王陽明所提倡的“心學”在某種程度上與道家所說的“順其自然”相仿,但相對於老莊的無為之態,王陽明推崇的是“無為之下的有為”,即以退為進大道至簡的本真心態。

人活一生也應如此。為什麽人們會不厭其煩地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與其困在財富、地位與成就的壁壘中迷惘,不如嚐試以一顆簡單的心,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



欲簡泊,先意誠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誠字有以工夫說者。誠是心之本體,求複其本位,便是思誠的工夫。”在他看來,人的本心就是真,這世上隻有兩件事,一件為真,一件為假。求真必然務實,求假自然務虛,虛實之間,體現的不僅是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認識。糊弄別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難。

人心的製高點是良知

王陽明的心學有兩個要點。一是“心即理也”,即一個人隻要能夠悟到心的本體,心本身是善的,那麽他就可以日益精進,達到成賢成聖的高度。

心學的第二個要點就是“知行合一”。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說,在道德觀念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就是行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的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行是合在一起的。

我們要保持一份善良,以德指導工作,以優異的工作成績完成自己道德的修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ali88 回複 悄悄話 人人都應該讀讀《傳習錄》。其實很容易讀懂。大道至簡,其中的道理也是簡易明白,"此‘致知’二字,真是個千古聖傳之秘".
謝謝分享和傳播。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