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中醫告訴你身體的“濕”從哪來?又從何走?

(2016-03-27 19:27:52) 下一個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由於現代人不良生活習慣,如運動量少、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大魚大肉等,易使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鬱,下麵我們自測體內濕氣過重的?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

1.頭發愛出油

2.麵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 (濕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衝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濕(耳禪濕)

7.陰部潮濕

8.皮膚上長扁平疣

濕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頭未幹出行,晚上洗頭未幹睡覺,刮痧拔罐後8小時內洗澡以及習慣性運動後大汗淋漓未消汗後沐浴的以及在浴池內刮痧拔罐的等等。

濕: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麵。

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

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1800多年前,東漢偉大的醫學家張仲景在他的著作《傷寒論》中說:“身大熱,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

就是說發燒的人雖然體溫很高,身上反而感覺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體內寒氣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

此時再用抗生素等寒涼藥物輸液消炎退燒,會把外在的一些寒濕之氣直接帶進體內。

祛除體內的濕氣,方法非常簡單,隻需兩個“藥”:

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

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麽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幹淨後放在鍋裏加水熬,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下麵給你科普下這兩種“藥”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麽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麵是淡紅色的湯,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裏。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多一些,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