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的健康問題是許多人比較關注的問題,因此必要的時候需要進行口腔檢查。那麽不同人群的口腔檢查方法有什麽不同呢?
兒童檢查口腔
兒童3-6歲為齲病多發期,此時應該每6個月接受一次口腔檢查,及早處理已出現的齲病,早期矯治前牙反等畸形,並由醫務人員局部用氟,或者指導家長監督孩子使用含氟牙膏,增強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識。
孕婦口腔檢查
有證據表明,孕婦由於激素水平變化以及懷孕後生活習慣的改變,容易罹患牙周病並導致早產及低體重兒。而懷孕期間接受複雜的口腔治療也會增加流產或早產風險。因此,女性在計劃懷孕時就需主動接受口腔檢查,排除隱患,避免懷孕期間發生口腔急症。孕期4-6個月是治療口腔疾病的窗口期,簡單的口腔治療可在此期間完成,但也應盡量避免X線檢查。
老人口腔檢查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減退,組織器官退行性變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通常存在各種各樣的口腔健康問題,對於咀嚼功能,外形美觀以及發音等功能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必須明確的觀點是,人老掉牙並不是必然的規律。隻要掌握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再加上合理預防及時控製口腔疾病,就可以終生擁有一副健康的牙齒。
殘疾人口腔檢查
殘疾人由於生理及智力障礙,口腔衛生的自我維護比較困難,口腔健康狀況通常較差。家屬應當適時帶他們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及時處理口腔問題,使用含氟泡沫、凝膠等防齲物,並在醫務人員的建議下選用電動牙刷、衝牙器等護理產品。
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口腔檢查
糖尿病患者更要關注口腔疾病。許多研究認為口腔健康與糖尿病之間是雙向聯係,如果患有口腔疾病,可能會導致血糖水平更難控製。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經常檢查口腔,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普通人群口腔檢查
普通人群應當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主要是針對齲病和牙周病等常見口腔疾病進行早期的診斷和治療,並由醫師根據需要,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來預防和控製口腔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並提倡每年潔牙一次,以清除牙麵上沉積的菌斑和軟垢,保持牙齒的堅固和牙周健康。
不同人群檢查口腔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要保持好口腔的衛生。那麽,如何保持口腔衛生?
一,漱口: 飲食後,要用清水或溫水漱口,將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吐出來,學會不同目的選擇不同漱口水。
二,刷牙:方法正確,動作輕柔,要記得牙齒背麵隱匿地方要刷到,時間要足夠,定時更換牙刷。
三,潔牙間隙:選取材料好的牙線或則充牙器清理夾在牙縫裏的細小食物殘渣。
四,牙齦按摩:很多人刷牙往往重視牙齒部分,忽視了牙齦,導致牙齦容易發生出血等病變,所以刷牙時注意輕柔刷洗牙齦位置。
嬰兒尚不會漱口或刷牙,應在吃奶後喝一口白開水,衝洗一下口腔。當小兒剛開始出牙時,可使用專門的牙齒訓練器,它由矽橡膠製成,樣子很像牙刷,放到小兒口中,讓他橫嚼或豎嚼,這樣既可以鍛煉他的頜骨,校正牙床,使牙齒排列整齊,又可以促進唾液分泌,更好地衝洗口腔。到小兒長出7-8顆牙時,可以使用另一種橡膠做的牙刷,它的樣子更接近普通的牙刷,隻是刷毛是橡膠做的。
由父母用這種牙刷來幫助小兒清潔牙麵。到小兒l歲左右,應有意識地教他漱口,在含一口水後讓小兒鼓腮,這樣可促使水在口腔中流動,慢慢地小兒就可學會漱口了。到2歲左右,開始教小兒刷牙,可以先用前邊提到的橡膠牙刷,也可用專門的兒童牙刷。一般到3歲左右小兒就可以學習自己刷牙了。我們提倡飯後漱口、早晚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