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隆中對》“三分天下”之說並非是諸葛原創

(2015-09-20 20:08:46) 下一個

 事實上,《隆中對》所論諸方略,遠近都有所本,談不上諸葛亮的“原創”。

 

  後世對《隆中對》評價很高,因為它成功預測了天下三分,並成就了劉備以一個政治基礎極弱的割據政權,最終實現與曹魏、孫吳分庭抗禮的建國神話。滾滾曆史長河之中不乏以數言定天下,影響時代走向的政治家,《隆中對》也由此成為諸葛亮智慧的代名詞。但若以三分天下的故事都出自於諸葛亮的“奇策泉誦,智謀縱橫”,這顯然隻是小說家的思路。事實上,《隆中對》所論諸方略,遠近都有所本,談不上諸葛亮的“原創”。

  早在秦末亂時,蕭何、韓信就向劉邦建言過“隆中對”。項羽與劉邦鴻門相會後,分封諸侯,立劉邦為漢王。劉邦沒有當上關中王,十分惱怒,欲與項羽一決勝負。周勃、灌嬰、樊噲一般武將也極力讚成劉邦起兵與項羽決戰。具有政治遠見和戰略眼光的蕭何,清楚地了解楚漢力量相差甚為懸殊,所以極力反對立即決戰,主張劉邦先經營巴蜀,待力量強大之後,再奪回關中,進而與項羽爭奪天下。(《漢書·蕭何傳》: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再看《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也曾向劉邦指出:項羽所封的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馬欣率幾十萬秦子弟兵降楚,大部被殺亡,此三人反而封王關中,關中百姓對之早已恨之入骨,秦人不會再擁護他們。而漢王入武關,進關中,秋毫無犯,約法三章,深得百姓敬仰。關中父老無不以劉邦未封關中王而義憤,早已翹首而望漢軍再至關中。因此,隻要漢軍舉兵東進,三秦可“傳檄而定”。這之後,劉邦完全采納了蕭、韓的意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後讓項羽飲恨烏江,建立漢朝。

  《隆中對》中言“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而諸葛亮以後製定的伐魏策略,也幾乎拷貝劉邦出川的路線。但三國時期的中原和楚漢爭霸的中原已經完全不同。東漢以來一直以洛陽作為都城,而曹操挾天子以許昌為都城近半個世紀後,諸葛亮才出祁山。諸葛亮製定《隆中對》時,許昌作為曹操的都城已經一段時間了,加上劉備還要奪荊州、益州、漢中三地,到北伐時中原的政治中心早就轉移到許昌。這樣即使蜀漢出漢中攻下長安,對曹魏也不會有致命的打擊。這些恐怕是後來諸葛亮數出祁山,有心無力、無功而返的原因所在。

  誠然,諸葛亮一意北伐的理論前提,在《隆中對》也有所申明,那就是“跨有荊益”,百餘年前公孫述據益出荊的曆史,很大程度上是這一決策的參照。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至十二年( 25-36年),公孫述在成都建號立國,史稱其時“蜀土清宴”,當時與諸葛亮身份類似的謀士李熊,就曾給公孫述提出“跨有荊益”以期進一步圖謀的設想。(《後漢書·公孫述傳》:李熊曰:蜀地北據漢中,杜褒斜之險;東守巴郡,拒扞關之口。……東下漢水以窺秦地,南順江流以震荊揚。)李熊所設想的割據境界,含荊州西境,與《隆中對》立論大體相當。東晉常璩的《華陽國誌》對此也有所記述,可知公孫述後來接受了這一戰略方針。(《華陽國誌·公孫述誌》:不東出荊門,北陵關隴,與之進取,則王業不全,子孫不久安也。……乃出軍荊門、陳倉,欲震蕩秦、楚。)

  劉邦以漢王定鼎天下的曆史早就流傳,而公孫述和劉備兩者的割據形式極其相似,則更可能是諸葛亮《隆中對》的重要認識來源。公孫述北上秦川之議以及所謂不進取則“王業不全”之語,《隆中對》與之高度雷同,以後諸葛亮連年北伐之事也與之符合,說明二者有著某種思想認識上的關聯。

  諸葛亮無法走出時代的局限,也無法改變蜀漢政權在他死後無力回天的現實,更不用說創造比肩漢高祖的偉業。在諸葛亮去世 28年後,蜀主劉禪自縛請降,比之公孫述寧死不降劉秀,劉禪在史書上留下笑柄,這更是諸葛亮無法預見和不能接受的了。在漢末動亂紛紜的年代,除了諸葛亮以外,其他有識之士也在觀察時局,探尋出路。在《隆中對》之前,東吳的魯肅已對時局作過類似的分析,向孫權提出過相似的策略建議。

  魯肅在早於“三顧茅廬”的建安五年( 200年)初見孫權時,就曾密謂孫權類似“隆中對”的策略。他認為現在曹操已經掌握了先機,因漢室天子在他之手,且曹氏在北方的勢力又已得到鞏固,而孫權的發展餘地隻能是南方,從而建議孫權分步以圖進取。第一步,鼎足江東,穩固根本;第二步,據揚取荊,窺探上遊;第三步,並益州而盡長江所極,形成南北對峙;第四步,徐圖天下以成帝業。(《三國誌·魯肅傳》:肅竊料之,漢室不可複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以魯肅之議與《隆中對》比較,雖有差別,基本構思卻是相同。此外,曹軍南下前夕,東吳名將甘寧也曾勸孫權取江夏黃祖,進圖劉表、劉璋,他也認為須先滅江夏黃祖,再向西占據楚關,並逐漸並吞巴蜀。(《三國誌·甘寧傳》:今日漢祚日微,曹操彌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魯肅和甘寧、諸葛亮三人的見解都比較準確地認清了形勢,具有十分高明的戰略眼光,但由於後世給諸葛亮抹上了過重的油彩,《隆中對》成了他一個人的靈光乍現。

  劉備入蜀雖然是諸葛亮《隆中對》的重要應驗,但入蜀本身卻不是諸葛亮的功績。曆史地分析這個問題,“入蜀”本是劉備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唯一出路,赤壁戰後,劉備對入蜀仍猶豫不決,主要在於他沒有必勝的把握,倒不是《三國演義》中念及劉璋為同宗的顧慮。這也說明至少在此時,劉備似乎仍未將《隆中對》作為立國戰略。此後,他在法正、龐統等人的勸說或策應下(《三國誌·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誌。今益州國富民強,……可權借以定大事。),方才建立起巴蜀的偏霸之業。在這個決策過程中,諸葛亮本人沒有起任何作用,因此,可視法、龐等人和諸葛亮“英雄所見略同”。

  曆史隻給了諸葛亮一個小國寡民的政治舞台。他的《隆中對》雖可稱睿智非凡,但也隻是曆史和時局的產物。不論個人的素質與才能如何,諸葛亮能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曆史條件的限製。荊州失守後,兩路北伐之夢破滅,諸葛亮隻有兵發秦川一策,已然無法完成統一大業了。

文章來源:文化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