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2015-03-12 18:39:14) 下一個
網絡配圖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這首《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所作,詩中描述了玄宗與貴妃的愛情故事,一千多年來,唐明皇與楊貴妃兩人“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摯愛深情,也因《長恨歌》而在中國人的心中回蕩不絕。
  聰穎絕人苦節讀書
  白居易,字樂天,山西太原人,生於德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自幼聰穎絕人,是個天才兒童,出生六、七月便能分辨“之”、“無”二字;五、六歲學作詩,九歲時已熟諳聲韻;十五歲知有“進士”之名後,便勤奮苦讀。他在《與元九書》曾提到自己讀書的情形:“二十以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信中提到自己因用功過度而發蒼視茫,未老先衰的情形,他的用功程度,古今罕見,令人佩服。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
  十六歲那年,白居易到京師長安,曾拿著自己的詩稿去見大詩人顧況。顧況時任著作郎,恃才傲物,看到他的名字叫“居易”,便以開玩笑的口吻說:“長安物貴,居大不易!”但是當他翻開白居易的詩稿,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賦得古原草送別》)時,卻大為激賞,改變口吻說:“有才如此,居亦何難!”並感慨地說:“吾謂斯文遂絕,今複得子矣。”(見《唐摭言》)可見顧悅對他極為賞識。
  然而白居易雖文采早發,資質過人,卻因家境貧苦,直到二十八歲才到長安應試,登進士第;三十一歲再應吏部試,中甲科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因而認識元稹。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入為翰林學士,並與元稹、李紳等人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不在“嘲風雪,弄花草”而是在“救濟人病,裨補時闕。”並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理論。白居易作詩講求通俗淺白,平易近人,哪怕會被人說成“俚俗”。宋人惠洪《冷齋夜話》載:“白樂天每作詩,令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可見他不僅提倡白話詩歌,同時也是個實踐者。他將《白氏長慶集》的近三千首詩,分為四類: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他自認為諷諭、閑適兩類最具價值,諷諭詩“上可補察時政,下可泄導人情”,反映出社會現象,而閑適詩則表現出他生活中較閑適的一部分。
  《白氏長慶集》中,多次提到品茶的情景,顯示他悠閑生活型態的一麵。自古以來,酒一直是中國文人的生活必需品。酒,當然也是白居易的最愛,他還曾做十四首《勸酒詩》,在序中提到他常利用公務閑暇飲酒賦詩(“予公秩東都,居多暇日,閑來輒飲,醉後輒吟。”),但茶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伴,每每在他酒渴之時,往往就會想到喝茶解酒止渴,“藥銷日晏三匙飯,酒渴春深一碗茶。”(《早服雲母散》)“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滿甌似乳堪持翫,況是春深酒渴人。”(《蕭員外寄新蜀茶》)“驅想知酒力,破睡見茶功。”茶是解渴良品,亦是提神良方。
  辟園植茶悠遊山林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直言被貶江州司馬。次年,某一天他來到潯陽江邊,聽到江上傳來琵琶聲,聽到商人婦人淒涼的身世,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自己命運相同,遂寫下了有名的《琵琶行》。次年,他遊廬山香爐峰,見到香爐峰下“雲水泉石,絕勝第一,愛不能舍”,於是蓋了一座草堂。後來更在香爐峰的遺愛寺附近開辟一圃茶園,“長鬆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產業,野鹿林鶴是交遊。雲生澗戶衣裳潤,嵐隱山廚火竹幽;最愛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繞階流。”(《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悠遊山林之間,與野鹿林鶴為伴,品飲清涼山泉,真是人生至樂。
  白居易愛茶,每當友人送來新茶,往往令他欣喜不已,《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曲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詩中敘述他在病中收到友人忠州刺史李宣寄來的新茶時的興奮心情,立即動手勺水煎茶,並從“不寄他人先寄我”句可看出兩人之間深厚的情誼。此外從《食後》:“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甌茶。”《何處堪避暑》:“遊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閑眠》:“盡日一餐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閑眠》)這些詩中,知道“醒後飲茶”似乎成了白居易的一種生活習慣。
  樂天知命禪茶一味
  貶江州以來,官途坎坷,心靈困苦,為求精神解脫,他開始接觸老莊思想與佛法,並與僧人往來,所謂“禪茶一味”,信佛自然與茶更是離不開的。“或吟詩一章,或飲茶一甌;身心無一係,浩浩如虛舟。富貴亦有苦,苦在心危憂;貧賤亦有樂,樂在身自由。”(《詠意》)
  吟詩品茶,與世無爭,忘懷得失,修練出達觀超脫、樂天知命的境界。
  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因牛李黨爭日烈,朝臣相互攻訐,白居易上疏論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到杭州之後,白居易修築西湖白堤,以利蓄水灌溉,又浚深李泌舊鑿六井,以便人民汲飲,因此受到杭州百姓的愛戴、感念。而杭州任期,也是他生活最閑適、愜意的時刻,由於公事不忙,遂能“起嚐一甌茗,行讀一卷書”獨自享受品茗、讀書之樂。而“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詩人更進而欲以好茶分享好友。
  酒茶老琴相伴以終
  後來唐室國祚日衰,亂寇時起,白居易已無意仕途,遂告老辭官。辭官後,隱居洛陽香山寺,每天與香山僧人往來,自號香山居士。“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鼻香茶熟後,腰暖日陽中。伴老琴長在,迎春酒不空。”詩人在此暮年之際,茶、酒、老琴依然是與他長相左右的莫逆知己,唐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詩人與世長辭。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Redcheetah 回複 悄悄話 好!
Anopheles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茶比酒好,消食解渴,養生頤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