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個結論,說當下國人缺乏愛的教育,對愛情、親情、友情的感受與體悟簡單粗陋,不善於表達愛,我想反對的人並不多。分析其緣由,就眾說紛紜了。原因肯定多樣,但將之歸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顯然失之偏頗。
中國人缺乏愛的教育,顯然是這60多年的事。詩人米沃什在《被禁錮的頭腦》中,分析過當年波蘭的“新信仰”倫理原則:“凡是能為革命利益服務的一切,都是好的。凡是有損於革命利益的一切,都是壞的。”這一原則,同樣適合1949年後的中國,在那個年代的文化中,革命與階級仇恨是人們行動的真理,文化作品塑造的也多是階級仇恨,直到這種仇恨化做刺向階級敵人的利器。它通過對敵人的仇恨和對國家的感恩,試圖塑造一種新的社會倫理,這種倫理是以抹去人的正常情感和欲望為代價的。
米沃什在書中說,告密在古今往來的任何文明中,都不曾被視為美德的行為,但在“新信仰”文明中,卻是作為好公民的基本美德受到讚許。告密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巔峰便是“文革”,那個年代到處是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好友揭發、親人背叛,國人對愛情、親情、友情的價值認知和感受,受到空前的傷害,完全顛覆了中國幾千年的是非善惡標準與倫理觀。1976年後,革命與仇恨之弦雖鬆弛下來,但對於愛的基本觀念並未變,認為個人之愛比起對國家民族之愛來說,是渺小而不值得一提的,蘊藏在傳統文化中的大量對愛與倫理的價值觀,被封存在民眾的教育和認知之外,使得國人至今對本民族的愛的內涵與模式,仍然非常陌生。
在中國傳統社會,對各種情感的倫理認知,主要來源是儒家文化。說儒家文化是一門情感哲學,或愛的哲學,並不為過。它與西方以智性為主導的哲學完全不同,儒家的目標是由智性來完成性情,而不是由性情來完成智性。所以儒家修身,目的是為了修煉出自己的真性情,它反對人的寡情、絕情或無情。李澤厚也認為儒家“以情為本”,稱“它所展望的隻是普通平凡的人的身心健康、充分發展和由自己決定命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儒家對人生的思考,是以血緣和生命為中心的,親情、友情、愛情自然被看作個人生命與價值的源頭。它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協調、管理人的情感,重情尚情,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禮記》認為,聖人的職責就是引導人的情感,所以它說“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中國乃農耕古國,《禮記》素性拿種田做比方,這樣更易理解。它把人情視作聖王耕種的田地,禮是耕耘,義是種子,講學是鋤草,仁是儲藏的倉庫,樂使人心安定。可看出,儒家所言的“仁、義、禮、樂、學”這些理念,都是為了管理好人的情感。
“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論語》中“樊遲問仁”,孔子的回答是“愛人”,《中庸》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說文解字》對“仁”的解釋是“親也,從人從二”。可見,在“仁”諸種理念中,愛自己的親人是首要的,也是修身之始。孟子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意為不知道愛親人者,也失去了為人的資格,所以《禮記》認為“立愛自親始”。從孔子開始,就把愛與情感視為人性和人生的本源和基礎,更將人的情感明確分為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這五倫關係,以此來構建各種社會情感。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對它的研究與論述也非常複雜,構成了一個龐大體係。儒家對愛的名目分得很細,如父對子之愛為“慈”,子對父之愛為“孝”。“父慈子孝”是“親親”的基本倫理,也被視為一種相互責任。《左傳》說:“愛子,教之以義方”。“父慈”顯然承擔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的親情“孝”,在中國則上升為一個完整的思想體係,構成了中國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別之一。《禮記》在論及子女對父母之愛時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對於現代親情來說,對父母做到時時有愉色與婉容,也算是很重要的愛的表達吧?
孔子在《論語》中雖多次論及孝,但並無統一定義。過去古人認為孩子生下三年,才能離開父母懷抱,所以父母去世,子女要為父母守喪三年。宰我對此有疑問,孔子對宰我雖然不快,但並沒強製宰我非得按社會規範做,隻是將孝道歸結為“心安”二字。在孔子看來,孝道的重心還在個人,表現為人的真情與本性一種自然流露,這與現代社會對親情之愛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
對手足倫理和友情,儒家同樣看重,“兄友弟恭”說的就是這種情感。《論語》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在儒家看來,一個人連父母、兄弟都不愛的話,是不可能愛他人或愛社會的,所以“孝弟”會被視為仁愛之本。“弟”的主要原則就是友愛,如孔子說的“兄弟怡怡”。兄弟倫理還可擴展為朋友之情,如子夏所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當然,兄弟與朋友之情還是有細微差別的,朋友相交以義為原則,而兄弟間血緣之恩是關鍵,所以和睦相處尤為重要。
對夫妻之愛,儒家說的是“夫義婦順”。《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意思是:君子之道,從夫妻之間開始,到了它的最高境界,就能顯明天地間的一切事物了。可見在儒家的家庭倫理中,夫婦倫理也極為重要。儒家是把女性的柔順作為美德的,但同時認為丈夫也需以義待之。唐朝之後,有一本專供女性讀的《女論語》對儒家的女性觀做了很多細化和闡釋,它強調的是一種“相敬如賓、和樂琴瑟”的婚姻生活。它對婚姻的認知是:“前世緣分,今世婚姻。夫剛妻柔,恩愛相因”,“同甘同苦,同富同貧。死同葬穴,生共衣衾。”這種夫妻的恩愛和情感,並不與現代生活對愛情的認知有多大矛盾。
儒家雖強調“立愛自親始”,但也期望這種愛能推己及人。“自親始”,才是一種健康正常的愛,這樣的愛才有獨立性,不會與對他人或國家之愛混為一談。但儒家同樣期望人們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將這種仁愛之心推及他人。甚至不僅要推及他人,還要推及天下萬物,所以孟子說君子要“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意為:君子由親愛親人,進而仁愛民眾,由仁愛民眾,進而愛護萬物。這裏的物,就是指天生之萬物。在孟子看來,“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天下萬物隻有一個本源。有了對天地的這種信仰和敬意,自然會愛物惜物。天地萬物對人有養育的恩德,人會發自內心地對天地萬物懷有感恩之心。
儒家認為,隻有平等地看待人與物,兩者的關係才能趨於和諧,“和”的前提就是萬物首先要實現共存。因為物與人一樣,也是稟承天命而存在的,雖呈現的形態不同,但都擁有各自的尊嚴,《中庸》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就是這個意思。人與物的價值平等觀,是儒家情感觀的一種超越。人與物隻有實現了共存而不相害,就是一方的發展不能以損害另一方為代價,才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理想境界。用今天眼光看,這種觀念也是很現代。儒家把人格平等觀,推而廣之,擴展到了所有生命乃至一切事物。這種思想為傳統中國人的愛物惜物,提供了深厚的哲學基礎,所以傳統國人對天地自然、萬事萬物有一種本能的尊重,極少把自然看作可供掠奪的資源。在生活中,持強淩弱或貴己賤物的人,也被看作是缺乏修養的表現。
對於愛的原則,儒家同樣有規範,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過去總有人說,儒家之愛不是自由獨立之愛,但孔子說的這8個字,卻被寫進了現代社會的《全球倫理宣言》,這份宣言認為:“這應當成為所有生活領域——包括家庭與社群、各種族、各國家、各宗教的千古不易、絕無條件的準則。”在《論語》中,孔子認為如果有一個字可終身行之,那就是“恕”了,他對恕的解釋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稱之為“恕道”。
仁是“愛人”,但“愛人”如何在行為中來體現呢?“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也”,也就是行仁的方式。“忠”為“中心”,即行事心要居於中正。所以“忠”確立的是一種對人對事的真誠態度,並用此態度去為他人謀事和做事;而“恕”則是以自己之心,來推及別人的心,是人處理與他人情感關係的一種基本原則,包含著體諒別人的不周之處。儒家的“忠恕”之道,強調的是對“己”的限製和要求,並不是對他人的要求,期望在處理情感關係時,能有對自己的限製,不能隨意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隻有在這種前提下實現的愛與情感溝通,才能真正體現出平等精神。我想,這也是忠恕之道最具現代意義的地方,它應成為我們今天對待親情愛情友情的一個基本態度。
從這些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儒家所說的愛的情感,與今天主流社會灌輸的對愛的觀點,並不相同。儒家認為,人對自己的關心要超過對別人的,人對自己父母的愛也會深於對他人父母之愛。在儒家看來,隻有在承認這種真實情感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做到由己及親、由親及人,進而實現一種由人及於天下萬物的普遍仁愛。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對於情感及愛的這些哲學認知,與我們的教育與主流話語完全隔絕,這也是國人患上愛的匱乏症的原因之一。與那些有宗教傳統的國家不同,中國人對於愛和情感的培養,自古以來就是通過教育,而不是通過教堂。如果中國的教育體係,對愛與情感的教育完全缺失,中國人的愛的匱乏症也就難以被治愈。我們將會生活在一個冷漠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