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可終身與倶者 唯硯而已

(2014-10-01 18:38:44) 下一個
  硯,俗稱硯台,與筆、墨、紙並稱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硯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殿軍,但從某一方麵來說,硯,集書法、繪畫、雕刻諸藝術為一體,以特有的色調和造型,加之渾然天工的巧琢,以其莊重與風雅,成為“四寶”之首。所謂“四寶”硯為首,這也是由於它質地堅實,能傳之百代的緣故。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文人學子在案頭陳放一硯,在書寫作畫時一邊慢慢地研磨,細品墨行於硯上的樂趣,一麵細細地舔筆,玩味筆貼於硯麵的細潤,似乎可以得到無限的創作靈感。亦有並非為追求筆墨運行之甘苦,而隻追求硯石發墨的滋味者,執墨懸腕於硯上,其樂陶陶。而或邀集摯友,取來清水一盆,將硯沉沒其中,品評賞析硯石天然成趣的紋理,其樂何然。
  硯的曆史由來
  曆朝硯台,以其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質地,不同的種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構成一部豐富多彩的中國硯史。硯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的,又稱研。硯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筆墨硯始以粗見雛形。東漢以後,才拋開研石,自成一體,並頗為流行,魏晉南北朝,瓷業漸興發展,出現了瓷硯。隋唐時期,製硯的工藝有相應的發展。唐代出現了中國四大名硯:即來自廣東端溪的端硯,安徽歙縣的歙硯,甘肅南部的洮硯,河南洛陽的澄泥硯等等。宋代則已普遍使用,宋元時期的硯形基本為唐代硯形的延續和演變,總的趨勢以實用為主。明、清兩代品種繁多,成為一種工藝美術品的重要曆史階段。
  硯與文化、書畫的關
  中國畫以墨為主,色彩為輔。墨通過硯磨出汁才能書畫。質地好的硯磨出來的墨效果突出,細膩光亮,如色一樣變化無窮。古人雲“墨分五色”,由此而來,因此作畫時以墨代色,體現了中國畫的特點。
  畫家作畫之前,先需研墨。研墨要有耐心,按順時針方向,墨錠保持垂直、移動平正,重按緩磨,用力均勻,疾徐有節,忌急於求成。整個研磨過程,就是一個書畫的運思過程。古人有雲:“非人磨墨墨磨人。”
  曆史上的大寫意畫家梁楷、徐青藤、八大山人和揚州八怪等都注重研墨的過程,更重視使用好硯。
  文人以文為業,以筆墨為生涯,故又常把硯石比做筆耕之地,稱為硯田。一方硯,天下多少文章書畫從此而出。宋蘇易簡《文房四譜》中說:“四寶硯為首,筆墨兼紙,皆可隨時取索,可終身與倶者,唯硯而已。”硯不僅為文人書畫喜用,而且也反映出文人雅逸文化內心追求,使訪硯、藏硯、賞硯、刻硯,成為文人相會的一種風氣。宋代文人視硯為“文玩”。文人從對硯的文玩,意味著擺脫了對效率的考慮、對功利的追求和對名譽的計較,使藏硯表現出文人的學識,賞硯凝聚著文人的高雅。所以,硯呈現的是一種文人的胸襟。
  硯與曆史名人的淵源
  中國曆代政府、官員及文人墨客對硯頗為重視。早在南唐、北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稱讚“龍尾硯為天下冠”。宋代龍尾硯被列為朝廷貢品,文壇大家歐陽修、蘇軾、蘇轍、黃庭堅、蔡襄都曾為龍尾硯撰文、填詞、寫詩,更使其聲名遠播,身價百倍。蘇軾讚龍尾硯“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彀理,金聲而玉德”,還即興題詠《龍尾硯歌》;蘇軾誇龍尾硯“聲如銅,色如鐵,性滑堅,善凝墨”;歐陽修稱讚龍尾硯“世所罕有”;黃庭堅奉旨到龍尾山取硯,寫下了名詩《硯山行》;書法家蔡襄將龍尾硯比做價值連城的和氏壁,賦詩讚歎:“玉質純蒼理致精,鋒芒都盡墨無聲。相如聞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北宋末何蘧《春渚紀聞》記載宋徽宗召米芾寫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硯,一寫完字,就抱上硯台跪請曰:“此硯經臣濡染,不可複以進禦,取進止。”讓皇帝把硯台賜給他,皇帝答應他,米芾舞蹈以謝,又恐皇上後悔,便急著把硯台抱回,連衣服都染黑了。
  即使在今天,當代著名畫家劉海粟、吳作人、陳叔亮、李苦禪、李可染、李鐸、程十發、黃永玉、啟功都曾為名硯潑墨作畫,揮毫題詞。
  硯在當今的發展意義
  走過中華數千年文明,提到中國的書畫藝術就離不開硯,論到中國的文化亦離不開硯。今天,科技飛速發展,已到普及鋼筆、墨汁的時代裏,硯仍為大多數書畫愛好者所熟悉,為鑒賞收藏家所珍愛。經過漫長曆史的浸洗,硯台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具,而成為了集雕刻、繪畫於一身的精美工藝品,成為文人墨客收藏的對象。硯的實用性,完全被藝術性、欣賞性、陳設性所取代,達到材美工巧的追求境界。我們對硯的態度,更成為了對中華文化的一個載體和符號的思考和追溯。因為一方硯台之上,表現出的是文人對自身心靈的固守,儒家的“仕”與道家的“隱”,契合於一硯,煉就文人容納萬物的胸懷。

圖源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