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從1843年開埠出現租界後,隨著“西風東漸”,開始出現了許多以前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就以修築馬路來說,就可以讓人們看到上海近代文明發展的一些脈絡。
馬路,顧名思義,應該是既有馬又有路。而按常識理解,馬在路上跑,自然是先有路再有馬。所以上海開埠後開始出現馬路,最初主要還是方便馬車跑,或者確切地說,是方便讓馬拉著可以乘人的車廂跑,所以它也叫馬車。馬車跑的路就叫馬路。上海開埠前沒有這樣的馬車,所以那個時候也沒有像樣的馬路,華界老城廂裏起的路名多叫××街,或者叫××道,有時候幹脆就叫××街道。等到上海開埠出現租界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外國人進來了,他們的老婆孩子等家屬也來了。這些老外來到上海後,不管是為公事,還是忙私事,哪怕是沒事外出兜風玩耍,出門多半也是不肯走路而要乘馬車。
這一方麵是講究派頭,另一方麵也是以前在自己國家享受慣了。上海馬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陸續修築的。修築的第一條就是現在的南京東路,是洋人為了方便從外灘乘坐馬車到今天人民公園附近的跑馬廳,當時屬於英租界,英國僑民稱之為“the maloo”,上海市民按照上海話音譯為“大馬路”。接下來朝南一路開辟的東西向的現今的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就被依次稱為二馬路、三馬路、四馬路、五馬路。最後,“馬路”成了通用名詞。
舊上海的喜慶馬車
馬路修築好了,人車來往一下子方便許多,精明的商人就在馬路兩邊開店做起生意。後來南京路興旺發達,就是這樣逐步發展起來的。不過對於馬路光知道修築還不行,還要會管理。葛元煦《滬遊雜記》曾記載同治初年上海建築和改造馬路的情形:“同治初,惟英大馬路稍覺寬暢,亦不免泥水垢穢,經工部局陸續整理,兩旁砌以石磡,較馬路稍高。磡下砌石條微側,引水入溝,雨過即可行走。專司馬路工程者,為‘馬路管’,又稱‘街道廳’。”管與不管,或者怎麽管,確實不一樣。
舊上海的郵政馬車
李味青在《上海鄉土誌》裏,以華界街道和租界馬路作比較說:“租界馬路四通,城(老城廂)內道途狹隘。租界異常清潔,車不揚塵,居之者幾為樂土。城內雖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穢氣觸鼻,僻靜之區,坑廁接踵,較之租界有天壤之別。”路況好,人乘坐在馬車上也愜意,富人家的太太小姐乘馬車兜風。另外,乘坐馬車出門辦事效率也高,如清朝末年行駛在租界馬路上的郵車。馬路路況如果不好,郵車辦事效率肯定也會打折扣。另外,當時有錢人家結婚辦喜事,也會到車行租借專用的喜慶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