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新文盲的標準

(2014-09-10 20:06:07) 下一個
       數學大國英國正在為本國中小學生的數學危機焦頭爛額,他們不惜派出教育大臣前來中國取經。
  和英國出現的數學危機類似,中國也出現了漢字危機,能認能讀不會寫,這是中國新文盲的特征。
  A、都是計算機的禍害?
  千萬別以為數學不好隻是個人危機,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最近的調查顯示,英國成年人數學不好導致英國政府每年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200億英鎊。1/3的英國人麵對數學題時,如果沒有計算機的幫助,就得數指頭。很多民眾購物時因為不懂得計算貨品減價優惠每周損失10英鎊。成人每年因購物時沒有發現商家找回的零錢不夠,而多花超過8億英鎊冤枉錢。
  英國民眾的數學為何這麽差,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據說是因為計算機導致的。他們從剛學習數學起就依賴計算器。之前英國政府對10-12歲學生的數學進行測試,在不用計算器的情況下,27%的孩子沒有計算器甚至算不出2.36加1.49等於幾;36%的學生不知道415除於5等於幾。
  如果說計算機導致了英國的數學危機,同樣也導致了中國的漢字危機。
  電腦對書寫能力的摧殘,的確不可小視。算一算,電腦成為中國人的書寫工具,也不過是20年的光景。20年,一代人就這樣變成了“書寫盲”。工具的雙麵性,在書寫的問題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好多人還在呼籲作家換筆。因為那時候我們看到的往往是電腦作為寫作工具的便利性。20年後,當我們歡呼技術帶來生活變化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留意到技術的雙麵性。當我們成為打字員的時候,我們不會寫字了。
  新時代的文盲,能認字,讀字,但是就不會寫字,提筆忘字,這已經成了流行病。
  我的一個同事,幾年前寫稿子完全是用手寫,大家還“笑話”她沒效率。她說如果用電腦打字會斷了思路,必須手寫,現在回頭想想,如果能堅持用筆寫作而不是用鍵盤,現在反而很“高級”。再扯遠點。有時候我特別佩服寫高考作文的那些孩子。職業人習慣了電腦寫作,在寫稿子前,如果不搜一些資料,腦子就是空的,完全寫不出來東西。米蘭?昆德拉小說裏有句話,大概是說“慢的程度與記憶的強度成正比,快的程度與遺忘的強度成正比。”習慣了“現代化”的寫作方式,我們的“記憶力”越來越差。看到了什麽有用的東西不再做筆記,而是直接拷貝粘貼下來,等需要的時候再直接複製一下。如果離開了電腦,我們的記憶似乎成了一片空白。
  B、漢字危機如何拯救
  去年,有兩檔競賽節目備受關注,一檔是《漢字聽寫大會》,一檔是《漢字英雄》,這兩檔節目裏都沒有娛樂元素,也沒有俊男靚女的刺激,更沒有一夜成名的功利成分。它能夠激起輿論圍觀,是因為這兩檔節目引發了一個很現實的思考,你還會寫字嗎?書寫作為一個最基本的技能,我們是不是丟失了這項技能?
  《漢字聽寫大會》的主旨是為了“保留手寫漢字之美、傳承漢字文化”,它確實讓人們開始重視我們麵臨的漢字書寫危機,但其實我們也知道,靠幾檔節目,遠遠不夠。去年全國兩會時,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副主任陳振濂說,互聯網時代漢字“缺氧”,建議設立漢字書寫日。拯救漢字書寫危機我同意,但是,動不動就設立一個節日來拯救,我反對。節日遠遠也拯救不了危機。
  強製推行的,向來都是應該被警惕。在電腦時代,我們如何找回漢字曾經的榮光?最樂觀的一個方向是,民間的創新以及那些堅持。所謂堅持,必須讓它成為生活方式的一種,這種轉變不是刻意的,而是潤物無聲的。比如教育者,不能隻在口號上喊著讓學生拿起筆來寫字,而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召大家。從這點看,陝西師大的毛筆字錄取通知書就挺好的。它是在以一種“方式”來感召人,而不是以命令的形式要求人。
  C、漢字會消失嗎?
 
  漢字最終的命運會不會死掉?我的朋友周東飛認為,手寫漢字這種形式一定會死掉。他說,語言文字,其實最自然的載體是語音,這是最基本的信息載體。為什麽後來有所謂倉頡造字?也就是文字的產生。文字,是語言的視覺係統。語音,是文字的聽覺係統。我們說的語音,在古代是沒有技術來保存的。現在有了錄音,所以語音本身也可以保留、傳播、分析、研究了。但是,在錄音技術發現以前,必須把能聽的語音變成能讀的文字,這樣才方便保留,方便傳播。未來的技術足夠強大之後,這種轉換是沒有必要的。直接就用語音來交流,來儲存,來分析,根本不用再轉換成文字了。看《阿凡達》,其中有一個場景:主人公的日記,是視頻形式的,而不是文字形式的。它要表達的是什麽?就是這樣一個趨勢:文字消亡。如果文字都消亡了,書寫還有價值嗎?
  我並不完全認同東飛的觀點,漢字作為母語的載體絕對不能丟。文字是文化的開始,文化是文明的起步,任何一個文明,都需要最基本的語言和文字來支撐。有人說,現在完全可以靠電腦打字,電腦同樣可以“書寫”文化與曆史,那漢字手寫被弱化了,不值得大驚小怪,可是,如果我們想到再過一兩代人,真的不會用筆寫字了,那是一個多麽可怕的景象啊?!別說後代,就說我們自己,現在不是有人開玩笑,現在根本不能稱“筆者”,要稱“鍵人”,鍵盤的鍵,因為我們都是靠鍵盤寫字。
  漢字書寫是一種工具,那麽就一定會隨著技術革命的出現,產生替代品。尤其是現在,越來越講究效率的時候,電腦打字的便利的確比書寫優勢大很多。
  漢字作為一種文字,它應該不會消失。幾千年來,漢字在任何時代都表現了極強的適應性,不管是刻在龜甲上,還是刻在竹簡上,還是寫在帛上,或者寫在紙上,乃至今天用計算機編碼顯示出來,漢字從來沒有因為它的複雜性而被淘汰或異化。
  漢字不會消失,但不等於漢字的美永遠會保留下去。電腦上的漢字之美,在於語言,而非漢字本身。漢字的音形義不是簡單的電腦編碼,漢字的書寫,除了工具屬性這方麵,它還是一門藝術。從低層次來說,漢字書寫得好壞,那也是人的第二張臉麵。那些形容漢字藝術的成語,行雲流水啊,龍蛇競走啊,想一想。都覺得美。而這些美,以及漢字背後的藝術,電腦無論如何是呈現不出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