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南小鹿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夏威夷大島風情:花、魔鬼魚與海上日落

(2022-07-30 18:21:01) 下一個

2022年7月1日

我們度過了極為休閑的一天,所有的活動都集中在科納。

在酒店式公寓睡了一個大懶覺後,我們來到科納地區最受歡迎的皇後市場(Queens’ Marketplace)。該市場位於威可洛亞海灘度假村(Waikoloa Beach Resort),由三十多家特色商店、品牌零售商、飯店和美食廣場組成。

我在戶外一邊吃西式快餐,一邊觀察附近的花木。除了雞蛋花和龍船花,我還見到久違了的鳳凰花。

鳳凰花(學名Delonix regia)是19世紀中葉引入夏威夷的,成為當地廣泛種植的觀賞植物,但在數量上似乎不如泛濫成災的非洲鬱金香樹多。巧的很,這兩種植物都被稱為“火焰樹”。在夏威夷,鳳凰花可以從一月開到十月,很熱烈喜慶,不像當年廈大的鳳凰木,一年隻開兩季,一季離別(5-6月花期,正處於畢業期),一季相遇(8-10月花期,新生入學期)。

 

認識了一種新的小灌木:山殼骨屬的金葉擬美花(Golden Eldorado,學名Pseuderanthemum reticulatum),這種灌木原產於西太平洋島嶼,現已被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用作園藝花木。不開花時,外形有點像彩葉木,橢圓形葉,新葉亮黃色,老葉翠綠色。穗狀花序頂生,花形似蘭,花瓣純白,看似四裂,實則五裂(上端兩裂靠得太近,貌似合二為一),花芯紫色。據說還有一種紫葉紫花的擬美花在夏威夷也很常見。

午飯後,我們去了附近的威可洛亞村希爾頓酒店(Hilton Waikoloa Village)消磨時間。這個四星級酒店麵朝大海,充滿了熱帶風情。孩子們坐著酒店內部的有軌便捷車繞了一圈,非常開心,紛紛提議在此住一晚。酒店四周花草繽紛,我發現了一位“新朋友” – 錫蘭水梅(Wrightia antidysenterica)。此乃夾竹桃科倒吊筆屬的常綠灌木,枝條略呈彎曲狀,四散生長,革質葉似榕樹葉,白色的五瓣花似梔子花,黃色的花芯四周有白絹狀的副花冠。花兒雖美,卻無香,勝在一年四季開花不斷。

下午五點鍾左右,我們又回到了皇後市場,參加了一場戶外的夏威夷花環(lei)編織班。女導師在每個學生的麵前擺放了一小盒新鮮的皇冠花(crown flower)、一把剪刀和一根穿好線的長針。皇冠花是牛角瓜花(Calotropis gigantea)的別名,據傳是夏威夷最後一任女王Liliuokalani 的最愛。

牛角瓜是一種原產於東南亞和南亞的大灌木,高達四米,一簇簇蠟質的花要麽是白色的,要麽是淡紫色的。每朵花有五個尖瓣,中心升起一個小“皇冠”。橢圓形的淺綠色葉,莖掰斷了會流出含劇毒的乳白色膠。十九世紀後半葉,牛角瓜在夏威夷紮根落戶,很快成了一種入侵性植物。夏威夷人喜歡用淡藍色的牛角瓜花來製花環,編織方法很簡單,將針線對準花心,一朵朵穿起來就行了。每個學員都在很短的時間為自己編織了一條精美的皇冠花環,皆大歡喜。導師說,把皇冠花環放在冰箱裏冷藏,需要時才拿出來戴,可以保鮮一個多星期呢。

 

在大多數遊客的眼裏,夏威夷和花環(lei)是同義詞。製作花環的素材很多,最常見的有鮮花、藤蔓、葉子、種子和蕨葉,還可以把貝殼、動物骨頭、羽毛、幹花、塑料花、織物、紙張(包括折紙和鈔票)、糖果等拿來做花環。某些遊客特地到夏威夷多個花店轉了一圈,盤點出了幾種最常用來製作花環的植物,包括晚香玉(Tuber rose ,學名Agave amica)、雞蛋花、pua kenikeni(十美分香水花)、薑花、蘭花、阿拉伯小花茉莉(Arabian jasmine,夏威夷語pikake)、夜來香(學名Telosma cordata),Maile(夏威夷語,念珠藤屬,學名Alyxia stellata)、馬達加斯加茉莉、朱蕉葉(Ti leaf)、康乃馨、蕨葉、章魚樹果(He'e berry)、海葡萄(see grape)等。

除了Maile和某些蕨葉,其餘的全是外來品種。近兩百多年來,夏威夷引入了九千多種花木,大大豐富了花環的素材。

現將我不太熟悉的幾種花材記錄如下:

一)Maile(夏威夷語,學名Alyxia stellata,念珠藤屬)

夏威夷土生的夾竹桃科的藤本植物,花朵相當不起眼,帶有淡香,樹皮的氣味很好聞,刺破時會滲出微粘的乳狀汁液。男生通常喜歡佩戴用綠色的Maile藤葉編織的花環。

二)蘭花

小時候隻知道台灣的蘭嶼被稱為“蘭花島”(Orchid Island),此番旅行,方知世間的另外一個“蘭花島”(Orchid Isle)即夏威夷大島,小鎮西洛是曾經名噪一時的世界蘭花之都(Orchid Capital of the World)。

大島的野生蘭花隻有三種,並未大規模商業化種植。上世紀20年代初,一位西洛居民從新加坡旅行回來後,將外邦的蘭花苗帶入大島。十年後,西洛蘭花協會成立。到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大島以擁有大量的蘭花育種專家而舉世聞名。

二戰結束後,來自新加坡的雜交萬代蘭非常流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萬代蘭在西洛地區廣為種植。1967年,西洛蘭花協會在當地創建了一個蘭花館,作為向遊客和蘭花愛好者展示蘭花的場所。此後,其他地區紛紛效仿,推出了火山蘭花園、蘭花迷宮等,蘭花成為美麗、富貴和成功的象征。

大島擁有好幾種不同的氣候,適合栽培的蘭花品種包括石斛(dendrobiums)、卡特蘭(cattleyas)、大花蕙蘭(cymbidiums)、蝴蝶蘭(phalaenopsis)、文心蘭(oncidiums)、兜蘭(paphiopedilum)等。大島人在實踐中摸索出培育蘭花的竅門,他們把石斛和萬代蘭種在海拔較低的地方,把大花蕙蘭、兜蘭和蝴蝶蘭種在海拔較高的區域,如火山附近。文心蘭和卡特蘭則適合在中等海拔地區生長。 蘭花成為夏威夷最重要的商業花卉,石斛蘭花環是最受歡迎的花環之一,夏威夷人培育出多達一千兩百種令人印象深刻的石斛品種。比起其他花卉,蘭花花期長、可染色且無香味,蘭花花環適合每一個人和各個重要場合。

 

天有不測風雲,2018年5月,基拉韋厄火山開始持續不斷地噴發,熔岩流入湖泊和大海。六月初,一條熔岩流掩埋了西洛南部的卡波霍(Kapoho)大部分地區,當地的十幾個蘭花農場被毀。卡波霍的氣候最適於蘭花生長,原本乃夏威夷最佳蘭花產地之一,一場災情之後,全州50%的蘭花產業受到影響。某些花農從此一蹶不振,放棄了老本行。某些花農試著東山再起,但蘭花的生長周期較長,某些品種從幼苗到開花要六年時間,也就是說,重新育種兩三年後才有小苗可賣。好不容易恢複了一些元氣,2020年,新冠疫情襲來……

辛勞了大半生,一場天災襲來,令所有的努力歸零。盡管如此,仍要咬牙堅持,世世代代播種希望的種子。

三)馬達加斯加茉莉(Madagascar jasmine)

這不是木犀科的茉莉,而是夾竹桃科黑鰻藤屬(Stephanotis)的攀緣植物。六米多高,藤莖粗壯,生長過程中容易互相纏繞,頗具陽剛之氣,上麵覆蓋著厚實的泛著光澤的深綠色葉子。純白色的管狀花一簇簇地從葉腋處發出來,花瓣蠟質,非常芳香,花韻柔美。和木樨科的阿拉伯小花茉莉(Arabian Jasmine, 學名Jasminum sambac,即中國茉莉)一樣,馬達加斯加茉莉常用於新娘花環,故稱“新娘花”(bridal flower),夏威夷語pua male的字麵含義為“婚姻花”(marriage flower)。

四)薑花

用白薑花(Hedychium coronarium)和黃薑花(Hedychium flavum)製成的花環非常芬芳,深受女性喜愛。薑花的花苞似子彈頭,花梗很長,適合編織款式繁複華貴的密克羅尼西亞薑花環(Micronesian ginger lei)。薑花盛開後一天就謝,薑花環遠不如蘭花花環持久,因此商家發貨時必須保證兩天內送達消費者手中,否則品質就不新鮮了。

五)章魚樹(Octopus Tree,學名Schefflera actinophylla),

我在大島經常見到章魚樹,樹高12米,原產於澳洲,在夏威夷歸化,是當地人眼中的一種雜草。葉子輪生,似一把小傘,又似鴨掌。一米寬的花蔟挺出於葉頂,看起來像張開觸須的章魚 (夏威夷語He'e),開出一串串緊密挨在一起的暗紅色小花,紫紅色的球形果實可以一年四季采摘。He'e 果通常與 朱蕉葉(或其他樹葉)編織成簡約大氣的花環,適合男性佩戴。

(與墨西哥橘的葉子一起編織的花環)

六)海葡萄(sea grape, 學名:Coccoloba uvifera)

分布在夏威夷海灘的一種耐鹽灌木,圓形的革質葉很大,主脈呈紅色,老葉枯萎前變成紅色。樹皮平滑,穗狀花序上開著奶油色的芬芳小花,夏末綠色的果實葡萄般大小,成熟時紫色。每個果實內都有一個大果核,果肉很美味,可生吃,或製成果醬。 海葡萄通常和He'e 果串在一起做成花環。

———————————————————————————————————————

終於等到了夜幕降臨,我們來到了占地將近9公頃的Outrigger kona resort and spa。這個度假村位於科納海岸南端,背朝壯麗的太平洋。從度假屋外圍的扶欄處,我們可以近距離欣賞絕美夜色下的浮潛,有很大的機會見到魔鬼魚(Manta Ray)。

魔鬼魚的大名是蝠鱝,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海域,身體扁平,寬大於長。頭部寬大扁平,兩側長著突出的頭鰭,胸鰭肥厚如翼狀,尾細長如鞭。體型如一張巨大的毯子,manta 源於西班牙語,意思是“毯子” 。其在海裏遊泳時姿態飄逸,與夜空中飛行的蝙蝠相似,中文名“蝠鱝”由此而來。

 

海洋裏的魔鬼魚有兩種:大魔鬼魚(或海洋魔鬼 魚,giant manta ray,oceanic manta ray,學名Mobula birostris)和礁魔鬼魚(Reef manta ray,學名Mobula alfredi)。前者的寬度達七米,有洄遊的習慣。後者體型稍小,寬度約五米半,不洄遊,隻在某個海域常年生活。出現在科納海域的是後者。魔鬼魚體重達1噸多,貌似可怕,卻不吃人,隻以浮遊生物和小魚為食,是海洋裏溫柔的巨人。

夏威夷並不是唯一的可以和魔鬼魚共遊的熱門旅遊景點,馬爾代夫、大堡礁和和加拉帕戈斯群島也是近距離接觸魔鬼魚的好去處。隻不過後麵的這三個地區屬於魔鬼魚的“清潔站”(cleaning stations),魔鬼魚定期去那裏,由一群清潔魚(clearner fish,即鮮豔奪目的霓虹刺鰭魚)用尖尖的嘴巴清除它們身上的寄生蟲。魔鬼魚也有特定的“覓食站”(feeding stations),在科納海岸就有三個這樣的已知站點:Manta Village (魔鬼魚村 , keauhou科胡附近),Manta Heaven(魔鬼魚天堂,科納機場附近)和Manta point(魔鬼魚點, Waikoloa威可洛亞海灘附近,靠近Kohala科哈拉高檔度假別墅區)。

魔鬼魚村在科納的南部,是目擊魔鬼魚成功率最高的地方,據說96%的浮潛團見到了魔鬼魚,平均每晚有4條魔鬼魚出現。魔鬼魚天堂在科納北部,成功率略低,隻有90%,但平均每晚有11條魔鬼魚出現。魔鬼點在科納的最北邊,遊客非常少,難得的清淨,但魔鬼魚出現的數量和頻率遠低於前兩個站點。

我們所處的位置靠近魔鬼魚村,晚上八點多鍾,天空上烏雲半遮,遠處的晚霞隻剩薄薄的一層。二十幾艘夜潛船從四麵八方駛來,船頭亮著五彩繽紛的照明燈,將海水染成深藍和碧綠。這些燈既可以把四周的浮遊生物吸引過來,又是魔鬼魚們的“開飯號”,魔鬼魚循著美食,朝著燈光聚集過來。船長朝著海麵扔下一個可以漂浮的大板子,遊客們穿著救生衣從船上跳入水裏,在板子周圍浮著,借著船燈的光亮來近距離觀看魔鬼魚。

隔著護欄,我看見幾個陰影如鬼魅一般在海麵飄來飄去,還聽到了浮潛客的喊叫聲。不過我一直搞不清,那在水裏飄來蕩去的究竟是魔鬼魚還是人,或者兼而有之。

我不會遊泳,還有恐水症,屬於一落入泳池裏就歇斯底裏尖叫的那類人。盡管浮潛的難度很低且旱鴨子也可以參加,但我絕對不敢嚐試的。我隻能從其他遊客的博客裏,腦補了一下與魔鬼魚插身而過的神秘體驗:你一定會看到魔鬼魚的嘴巴,像一個五十厘米寬的大口子,下頜的牙細而多,但上頜可能沒有牙齒。它們覓食的時候,大張著嘴,用兩個頭鰭把海水撥到嘴巴裏,再用裏麵的羽狀篩板過濾出浮遊生物,然後吞下肚子。它們的覓食方式很有趣,靠近浮遊生物時,幾隻魔鬼魚或頭尾相連排列成一條有序的覓食鏈,或形成一條呈空間螺旋狀的覓食鏈遊向食物,或做一係列的翻筋鬥,甚至能躍出海麵一兩米高,落水時發出一聲巨響,場麵尤為壯觀。雖然浮潛客不能主動觸碰魔鬼魚,但有幾隻魔鬼魚實在遊得太近了,會撞著他們的腿。魚身上的皮有點硬,像砂紙的觸感……

總而言之,與魔鬼魚共舞,其樂無窮!

2022年7月2日

上午泡在電影院,看了一場最新的小黃人動畫片。

我們又享受了一次美味的魚生飯。

下午四點鍾左右,我們從科納的某港口登上遊輪,駛向位於夏威夷島西海岸的凱阿拉凱誇灣(Kealakekua Bay),“凱阿拉凱誇”在夏威夷語是“神之路”的意思。

我們坐在二層甲板上,迎著海風,觀賞著波浪起伏的海麵,竟然見到了海豚躍出海麵並旋轉翻騰的情景。行駛半個多小時後,突然風急浪大,船身顛簸得厲害,我差點暈船了。幸好很快就適應了,還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一頓豬排晚餐。

(海豚)

船艙裏放起了動感十足的夏威夷音樂,工作人員通過喇叭津津有味地講述夏威夷曆史和傳說,動聽的解說被海浪聲淹沒,遊客們聽得斷斷續續的。

抵達凱阿拉凱誇灣時,船隻並不靠岸,隻在庫克船長紀念碑(Captain Cook Monument)附近的水麵停留了將近二十分鍾。這座白色的方尖碑約九米高,矗立在一條風景如畫的小徑上,一麵向海,三麵被綠樹環抱。這些綠樹長在一座由黑色的火山熔岩為主體的小山邊,山頂植物稀疏,有幾隻羚羊在悠閑散步。我當時隻顧著欣賞美景了,全然不了解這一段讓夏威夷土著百感交集的曆史。1779年,英國著名探險家庫克船長率手下在凱阿拉凱誇灣登陸,一開始船員們與Kaawaloa村的原住民相處融洽,但不久便發生暴力衝突,庫克在淺水區被原住民的棍棒刺死。1878年,英國人在庫克殉難的地方為他建立了方尖碑,碑後就是古村 Kaawaloa 的廢墟。在夏威夷原住民的眼裏,這座方尖碑是對侵略者的致敬,因此他們打心眼裏不喜歡。他們認為,凶殘冷酷的庫克船長的出現,永遠地改變了夏威夷人的性格。

(山頂上的羚羊)

從凱阿拉凱誇灣回航,這趟三個多小時的遊輪之旅接近尾聲時,迎來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海上日落。我從來不是一隻early bird (早起的鳥),平生無緣看日出,所以格外珍惜欣賞海上日落的機會。坐在甲板上,視線無比寬闊,我將太陽如何浸入海裏的過程看得一清二楚。天空金紅一色,海天相接處一片熱烈,我忽然覺得,落日絕不是人生最後的狂歡,而是以沉沉睡去的形式來一場脫胎換骨,明早蛻變成一副新形象再普照世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大榮確 回複 悄悄話 博主從植物學專業角度寫的遊記很有自己的心得,確實值得一讀。我們去年聖誕期間也去了一趟大島,就是到處開車轉,挨個景點打卡,然後就是吃吃吃,沒學到啥東西。浮潛看魔鬼魚倒是參加了,看到了兩條,貼著你身體遊過,印象深刻。。。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欣賞了,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