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
夏威夷大島是由五座火山組成的島嶼,它們分別是莫納羅亞火山(Mauna Loa)、基拉韋厄火山(Kīlauea)、莫納克亞火山(Mauna Kea)、華拉萊火山(Hualālai)和柯哈拉火山(Kohala)。後麵這三座火山的年歲最為古老且不怎麽活躍,知道的人不多,而位於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內的莫納羅亞火山和基拉韋厄火山則名滿天下,每年有數百萬遊客慕名前來探勝。
莫納羅亞火山是地球上最大的盾狀活火山,海拔四千多米,占了大島麵積的一半。基拉韋厄火山是夏威夷最年輕、最活躍的火山,最近一次的爆發時間在2018年,目前還處於活躍狀態,我們正好趕上了觀看火山地貌的好時期。
今天睡到自然醒後,我們駕車從酒店式度假屋出發,很快就開到了“夏威夷一帶一路”(Hawai'i Belt Road)。所謂的一帶一路,指的是Māmalahoa Highway,即環繞夏威夷島的道路係統,順著這條高速可直達火山國家公園。比起清淨的茂宜島,大島似乎更加安寧,遊客的數量比較少,高速公路上的車流不多,甚至幾公裏外還見不到第二輛車。一路上景色宜人,很多路段的兩邊盡是黑的發亮的火山岩荒地,一眼望不到盡頭,上麵寸草不生,也無人煙。有的路段比較陡峭,一邊是斜坡,一邊是深穀,一個大幅度轉彎,視野忽然開闊起來,可以瞅見遠處碧藍的大海。行駛到海拔幾百米的地方,眼前綠意盎然,高大的樹木夾道歡迎我們的到來。就連林蔭下的雄黃蘭(Crocosmia × crocosmiiflora,也叫火星花)也不甘寂寞,耀眼的金黃色花開得如火如荼,星星點點,像林中仙子點燃的焰火。
(雄黃蘭)
一路欣賞著變化多端的美景,不知不覺間已過了兩個小時,我們終於來到了海拔1200米的位於基拉韋厄山頂的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的入口處。
在原始的大島,租車自駕幾乎是最便捷的旅遊方式,好像沒有什麽旅遊團。妹夫特地花30美金從手機上下載了“Big Island Tour Bundle”旅遊軟件,這個軟件含GPS功能,可以帶著遊客環遊大島的五個主要景區,並提供生動的自然、人文、曆史解說。一到火山公園,妹夫就把軟件打開了,讓“電子導遊”帶路。
離入口處的訪客中心最近的是Steam Vents (蒸汽噴口),隻有幾分鍾車程,也是基拉韋厄火山頂最受歡迎的景點。這裏隨處可見一股股熱騰騰的水蒸汽從地下冒出來,不遠處便是硫磺灘(Sulphur Banks),那裏排放出的氣體含二氧化硫,聞起來像臭雞蛋。蒸汽噴口與硫磺灘的成因是一樣的,即地底深處的岩石被岩漿加熱得滾燙滾燙的,地下水滲入,遇熱化成了氣態。從較淺的裂縫裏釋放出的是水蒸汽,形成了Steam Vents。從極深的斷層裂縫裏滲出的是火山氣體,形成了味道刺鼻的Sulphur Banks。
順著Steam Vents附近的某條小路走一百多米,來到基拉韋厄觀景台,可以眺望陽光下的火山口。可惜有護欄隔著,火山口還離的挺遠的,並未讓我產生震撼的感覺。我更感興趣的是護欄附近的植物,借助識花軟件,認識了以下幾種:
(火山口)
一) 網狀越橘(Vaccinium reticulatum)
夏威夷語為“?ōhelo ?ai ”(歐黑羅艾),是加拿大熟悉的蔓越莓(craneberry)的近親。高山灌木,通常隻有一米多高。果實顏色多變,從紅色到黃色不等,但顏色不一定表明漿果的成熟度。不太成熟的果實酸酸的,成熟的漿果較甜但生食味道平淡無奇,本地人喜歡用來製果醬。橢圓形革質葉呈螺旋狀排列,綠葉上時常帶著紅色斑塊。
歐黑羅艾是夏威夷州鳥內內(nene,即夏威夷雁,Hawaiian goose ,學名Branta sandvicensis)的重要食物來源,在夏威夷文化裏有著重要含義,其果實被夏威夷土著用作獻給火山女神佩莉(Pele)的貢品。
二)普基阿偉(Pūkiawe,學名Styphelia tameiameiae)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和火山區常見的一種高山灌木,據說可以長到三米高,這次我隻見到幾十厘米高的小灌木。細細的枝條,窄而細的小葉子,小漿果粉色、白色或粉白色,不可食。普基阿偉也是夏威夷雁的美餐,夏威夷土著用漿果來製作花環,煮熟和搗碎的漿果可製成染料,用於給塔帕布上色。
三)竹葉蘭(bamboo orchid,學名Arundina graminifolia )
這種外來的多年生蘭花已在大島歸化,常常長成茂密的一叢。植株一米多高,不開花時似蘆草,不易引人注目。當莖頂開花時,形似淡紫色的蝴蝶隨風飄舞。
四)鐵心木(Metrosideros polymorpha)
夏威夷語“ōhi‘a lehua”(歐西亞雷華),是夏威夷熱帶雨林的主要樹種,也是將整個森林生態係統結合在一起的關鍵樹種。火山噴發後,鐵心木是光禿禿的火山岩上最早長出的樹種,具有卓越的垂直延伸根部的能力,可以在裂縫中高效生長。它能屈能伸,無懼任何困難險阻,在貧瘠的角落,它是一種扭曲的小灌木,掙紮著,也要開出紅色的毛絨絨的花。在肥沃的土壤裏,它長成一株有擔當的參天大樹,做雨林的守護神。鐵心木的花朵也有黃色或金黃色的,花和葉經常用來裝飾舞者,是夏威夷草裙舞重要的組成。
火山公園有兩條主要路線:Crater Rim Drive和Chain of Craters Road。前者環繞著基拉韋厄火山口,約17公裏,將公園的主要景點串起來,觀景台和蒸汽噴口就在這條道路上。後者綿延28公裏,通向海岸。
我們在Crater Rim Drive行駛了一小段後,就拐到了Chain of Craters Road。這是一條令人驚歎的車道,將遊客從海拔1000多米的山頂帶到了海平麵,部分地段比較陡峭,沿途沒有食物、水、燃料等補給,但隻要小心行駛,還是比較安全的。一路風景壯麗,一望無垠的火山岩荒原和千溝萬壑的深穀是主旋律。我見到了許多表麵光禿禿、沒有植被的黑色火山岩荒原,顯然是比較近期的火山爆發留下的痕跡。但大自然總是本能地展現絕處逢生的奇跡,隻要有陽光與雨露,黑色的岩石上便冒出綠色的植物。中途停下拍“到此一遊”照時,我就發現了岩石縫裏冒出的零星幾株越橘或鐵心木幼苗。某些年代更加久遠一些的火山岩荒地,早已被綠色的生命覆蓋了。
路之盡頭是一片壯闊的大海,現在已經看不到岩漿入海了,但腦補一下炙熱的岩漿從火山口湧出並一路流向大海的奇景,內心仍激動不已。
從Chain of Craters Road又駛回了Crater Rim Drive,我們在瑟斯頓熔岩洞(Thurston Lava Tube)一帶停留了半個多小時。熔岩洞有500年曆史,長約200米,洞頂很高,某些地方高達6米。洞內安裝了照明設備,走在洞內沒有局促感。熔岩洞被一小片茂密的熱帶雨林包圍著,樹木以鐵心木為主,林下各種灌木和蕨類植物,層次很豐富。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夏威夷樹蕨,樹高可達十米左右,葉色鮮綠,姿態優美,讓人一下子回到了恐龍穿行於高大繁茂的樹蕨之間的侏羅紀時代。當地人稱夏威夷樹蕨為Hāpu?u(學名Cibotium glaucum),常見的有兩種:hāpu?u pulu和hāpu?u ?i?i。兩者外形相似,hāpu?u pulu的數量較多,葉莖上有柔軟的金色纖維,可用來填充枕頭和床墊。hapu'u i'i的葉柄上長有濃密的硬質黑色毛發,葉子更硬,樹形更高些。Hapu'u i'i 移植後很難存活下來,因此較少在景觀中使用。為了在景觀花園裏營造熱帶風情,人們在雨林裏過度開采hāpu?u pulu。近年來,人們又把樹蕨的纖維作為蘭花的盆栽介質。加之氣候變化導致的雨林麵積劇減和外來植物的入侵,夏威夷樹蕨正在變成稀缺植物,實在令人痛心。
離開火山國家公園,我們在返回酒店的途中順道去了普納魯烏海灘(Punalu?u Beach,也叫黑沙灘,Black Sand Beach)。黑沙灘是由火山岩漿流到海裏形成的,黑色的玄武岩碎成一堆黑色的小石子。這片沙灘的麵積不大,也不適合遊泳,遊客們或坐在沙灘上曬太陽,或赤著腳與浪花嬉戲。
沙灘上有一排高大的椰子樹,樹下長著一叢叢草海桐(Beach naupaka,學名Scaevola taccada,夏威夷語“Naupaka kahakai”)。這些草海桐鋪散著向四周延伸,姿態優美,肥厚的葉子螺旋狀排列,白色的五裂花朵像缺了一半,故被稱為“半花”(half flower)和“扇花”(fan flower)。草海桐是遍及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島嶼的海灘灌木,全年開花,白色的果實生命力極其頑強,漂浮在海水中並通過洋流繁殖,據說夏威夷島嶼上的草海桐就是這麽來的。時間久了,當地人視草海桐為土生的,沿著海岸廣泛種植,既美化風景,又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草海桐的果實略帶甜味,可食用。葉子的味道很一般,但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葉子是漁民們的一道救荒糧。
海灘附近有一方碧綠的水塘,已經是外來的水葫蘆(common water hyacinth ,學名Pontederia crassipes)的世界了。水葫蘆的花為淺藍紫色,上方的花瓣中心有一個明顯的鮮黃色斑點,很像孔雀尾上的眼點,故稱“鳳眼”。我正專注地對著一池美麗又邪惡的水葫蘆拍照時,妹妹忽然跑來對我說:“快去看海龜。”原來黑沙灘是美國瀕危珍稀保護動物綠海龜的棲息地,許多人專程來這裏看海龜。
我趕緊快走幾百米,果然在沙灘的另一頭發現了一隻大海龜,趴著一動不動,若不是偶爾翻一下厚厚的眼瞼,我會以為它正在熟睡呢。觸碰海龜是違法的,當地政府用一些石頭把海龜的棲息地圍了一圈,讓遊客們與海龜保持一定的距離。
我們在沙灘上呆了將近一小時,來不及看海上日落就離開了。妹妹說,明天的行程安排比較緊,我會看到很多美麗的熱帶植物,今晚要早點休息。
我很感動,因為全家隻有我一人把出遠門看花當成了一種向往。其他人有心儀的旅遊景點和活動,為了遷就我的愛好,就盡量安排我去觀察植物。對家人最好的報答,就是把看到的奇花異草和經曆的事及時地記錄下來,為美好而溫馨的生活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