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南小鹿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素心素麵之柑橘花

(2021-05-24 17:40:06) 下一個

 

老公喜歡擺弄各種盆栽柑橘類植物,到了秋末,一旦溫哥華的戶外氣溫降到攝氏5度以下,他就把這些心頭之好搬進溫暖的客廳裏,每天用植物生長燈照八個小時。沒有掛果之前,我始終搞不清檸檬、青檸、佛手、酸橙和金桔的區別,它們的植株外形和花朵都太相像了。老公大水大肥精心伺候著,這些柑橘類盆栽每年都至少開花兩季。藏在濃密枝葉間的白色花朵清芬四溢,一絲絲香氣滲入我的魂魄裏。

我像發現了大寶貝似的,天真地對先生說:“要不是這些柑橘植物擺在家裏,我還注意不到它們的花這麽美這麽香。”

在這一點上,屈老夫子與我不謀而合。整篇《橘頌》,他吝嗇得隻用“素容”二字來形容桔子花的潔白。可是它的形,它的香呢?難道不值得頌揚嗎?

我的家鄉福州盛產桔子,福桔色澤豔紅皮薄汁多,通常在春節前後上市。因與“福、吉”諧音,福桔成了家家戶戶春節必備的水果之一。文革期間,全市最著名的景點西湖公園的外圍種了一片桔林,用鐵絲網圍著不讓遊人入內。我們全家逛公園時經過桔林,我的眼前一片綠意蔥蘢,樹枝上掛著無數尚未成熟的青色果子。可我從來沒關注過桔子花,在中國文人的眼裏,隻有牡丹、芙蓉、梅花、桃花、杏花、蘭花等才是寵兒。關於桔子花的文字性的描述不多,似乎桔子花隻是為滿山紅透的果實而開的,注定要被忽略的。沒有人正眼瞅過潔白嬌小的桔子花,至於花兒是有香還是無香,更無人關心。

(桔子花)

 

我來到溫哥華定居後,去超市裏轉了幾圈,發現英文單詞裏的“orange”指的是橙子。中國的桔子,在英文裏是mandarin (或 mandarine)。而許多中國人卻把“orange”理解成了“桔子”,或者認為這個單詞是橙子和桔子的統稱。

(Orange, 橙子)

查閱了大量信息後,我終於對柑橘家族複雜的“亂倫史”有了初步的了解。簡單地說,大部分的柑橘類(citrus)水果源於三類:桔子(Mandarin,學名Citrus reticulata)、柚子(Pomelo或pummelo,學名Citrus maxima 或Citrus grandis)和香櫞(Citron, 學名Citrus medica)。

這三類水果互相雜交,家族成員不斷壯大,又發展出青檸(lime, 學名citrus aurantifolia)、酸橙(sour orange, 學名citrus aurantium)、甜橙(sweet orange, 學名citrus sinensis) 、葡萄柚(grapefruit, 學名citrus paradisi)、檸檬(lemon, 學名citrus limon)等幾大類。

(我在中文網站上找到的一張精簡版的柑橘族譜)

日本學者田中根據柑桔種係的地理分布設想了一條分界線,稱為田中線(Tanaka Line),兩頭分別連接印度的東北邊界和中國的海南島。檸檬、青檸、香櫞、柚子、甜橙和酸橙分布在田中線以南,桔子、枳屬(Poncirus)和金桔屬(Fortunella)分布在田中線以北。

所有柑橘屬植物中,產於印度的香櫞是最早傳入歐洲的。史學界普遍認為亞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公元前323)將香櫞從波斯帶到了歐洲,故香櫞的拉丁名為Citrus Medica(Media,希臘語,乃古波斯西北部的一個地區)。希臘哲學家西奧弗拉斯塔(Theophrastus,約公元前372—前287)於公元前350年在他的著作裏提到了香櫞,他是歐洲曆史上記錄香櫞的第一人。

(香櫞)

大約10世紀或11世紀左右,阿拉伯人將酸橙引入了地中海地區種植。檸檬和柚子是12世紀傳入歐洲的,青檸傳入的時間為13世紀。

15世紀末,葡萄牙航海家在印度發現了甜橙,甜橙以“葡萄牙橙”的名字在歐洲閃亮登場,旋即引發了一股熱潮,柑橘屬種植數量急劇增加。

中國的桔子傳入歐洲的時間最晚,大約在19世紀。

在歐洲稍冷一些的地方,柑橘屬植物存在著保暖過冬的問題。早在1545年,意大利就出現了簡易實用的“橙子溫室”(orangery)。人們把橙子樹種在靠近磚牆的地方,冬天時用木板棚圍上,棚子四周蓋著蠟染布,棚內燒柴取暖。橙子溫室可以算是現代溫室的前身。隨著玻璃生產工藝的日臻完善,15世紀的歐洲工匠已經能夠造出透明玻璃。荷蘭人率先建造了安有透明玻璃窗的“橙子溫室”,室內配置了取暖的爐子。這種橙子溫室造價不菲,成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征。1648年八十年戰爭結束後(Eighty Years' War),法國、德國和荷蘭等國的橙子溫室越造越豪,法國的凡爾賽宮就建有一座150多米長、13米寬、15米高的橙子溫室,是專門為路易十四(1638-1715)的3000株橙子樹和其它名貴異國花木建造的。

掌握了以上基本的植物學知識後,我們可以來探討一下與柑橘屬植物有關的宗教和文化現象。

首先來說說猶太人的住棚節(Sukkot),這是聖經中規定的猶太教三大節期之一,每年秋季(公曆9月,10月)開始,持續7天。在節日期間,猶太人必須建造一個臨時建築,在裏麵進餐、款待客人、休息甚至睡覺。猶太人手握四樣植物(four species),說著一些祈福的話,然後朝著六個方向搖動。這四樣植物分別是椰棗樹(希伯來語lulav,英文俗名為date palm)葉子、香桃木(希伯來語hadass)枝條、柳樹(希伯來語aravah)枝條和香櫞(希伯來語etrog)果實。

(四樣植物)

聖經中的《利未記》(Leviticus)第23章第40行是這樣記載住棚節的來曆的:“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椰棗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麵前歡樂七日。”(Ye shall take you on the first day the fruit of goodly trees, branches of palm-trees, and boughs of thick trees , and willows of the brook, and ye shall rejoice before the LORD your God seven days . )

因此有不少人理所當然地認為,美好樹上的果子就是香櫞。其實不然,《利未記》的成書時間大概在公元前13世紀,那時摩西腳下的那片土地上根本沒有香櫞,而且聖經裏從來沒有出現過“etrog ”一詞。

  (椰棗樹)

那麽美好樹上的果子是什麽呢?可以參考一下寫於公元前五世紀末葉的《尼希米記》(Nehemiah),第8章的第13節至15節寫道:“次日,眾民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都聚集到文士以斯拉那裏,要留心聽律法上的話。他們見律法上寫著,耶和華借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在七月節住棚,並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傳報告說:‘你們當上山,將橄欖樹、野橄欖樹、香桃木、椰棗樹,和各樣茂密樹的枝子取來,照著所寫的搭棚。’”( On the second day of the month, the heads of all the families, along with the priests and the Levites, gathered around Ezra the teacher to give attention to the words of the Law. 1 They found written in the Law, which the LORD had commanded through Moses, that the Israelites were to live in temporary shelters during the festival of the seventh month  and that they should proclaim this word and spread it throughout their towns and in Jerusalem: “Go out into the hill country and bring back branches from olive and wild olive trees, and from myrtles, palms and shade trees, to make temporary shelters”—as it is written.)

某些學者指出,將《利未記》和《尼希米記》互相參照,可以推斷出美好樹極有可能是當地盛產的橄欖樹和野橄欖樹。橄欖樹是古代以色列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橄欖油可食用,並可用作燈油來照明,也是宗教儀式上香油的重要成分之一。而且橄欖果實的成熟期在每年9月或10月左右,正好與住棚節撞期。

以上這些經文說明,從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末,住棚節的四樣植物應該是橄欖(野橄欖)、椰棗樹、香桃木和柳樹,這些植物的枝條是用來搭建臨時的住棚的。

從何時開始,香櫞代替了橄欖,並且猶太人手握四樣植物感謝神的祝福呢?我們來看看以下兩個考古證據吧:

第一個證據:十多年前,在距離耶路撒冷舊城2英裏左右的吉瓦特拉姆(Ramat Rachel)社區,以色列考古學家挖掘出了一個建於2500年前的皇家花園遺址。專家們從殘存的水池的抹灰中發現了花粉化石,經鑒定,除了本地原生的睡蓮、葡萄、無花果花粉,還有外來植物香櫞、波斯核桃和黎巴嫩雪鬆(cedar of Lebanon)的花粉。專家們推斷,猶太人結束了巴比倫流放(Babylonian exile,公元前538年波斯滅巴比倫後 ,之前被巴比倫囚擄的猶太人獲準返回家園)之後,從波斯國引進了香櫞並在當地種植。當時的波斯帝國統治著一片廣闊的領土,包括印度的部分地區,甚至與埃及接壤。香櫞的希伯來語etrog源於該植物的波斯名。

(巴比倫流放)

第二個證據:公元69年, 猶太人在對抗羅馬帝國的大起義期間推出了一組銅幣,這些銅幣的正反麵出現了住棚節的四樣植物:椰棗樹、香櫞、香桃木和柳樹。

也就是說,公元前五世紀末尚未出現於住棚節的香櫞,到了公元1世紀,已經在以色利廣泛種植,並且是住棚節宗教典禮的四樣植物之一了。某些學者認為,這個習俗上的變化可能與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二世紀興起的由拉比(Rabbi,師傅、老師的意思)來詮釋摩西五經(Torah)的傳統有關。拉比們為古老的經文注入了新鮮的思想和血液,恰逢香櫞從異域輸入,其金黃的果實氣味芬芳,被猶太人視為珍品,從而被提升到了高大上的地位,用來慶祝隆重的住棚節了。

(香櫞的花)

再來談談莎士比亞(1564-1616)的戲劇作品。莎翁生前一定親眼目睹過橙子樹和檸檬樹的,《愛的徒勞》(Love's Labour's Lost)的人物對話中就出現了“檸檬”(lemon)這個單詞,orange(橙子或橙色)則出現在他的其他幾部作品裏,活色生香。現舉例如下:

一:《無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第二幕第一場,貝特麗絲(Beatrice)嘲笑克勞迪奧(Claudio):“這位伯爵既不悲傷,也不快樂,既不生病,也不健康。他隻是很文明,如一個塞維利亞橙,有一張嫉妒的麵色。”(The Count is neither sad, nor sick, nor merry, nor well, but civil count, civil as an orange, and something of that jealous complexion.)

貝特麗絲在這句話裏使用了雙關語,英語“civil”與西班牙語單詞“Seville”(塞維利亞)的發音相近,塞維利亞是著名的酸橙(sour orange)產地。在文藝複興時期,人們用橙色(orange)來形容嫉妒的麵色。隨著時間的演變,綠色(green)開始與嫉妒掛鉤,自十九世紀中期起,人們常用“green with envy”(嫉妒得臉色發綠)來形容因嫉妒而抓狂的人。

(產於西班牙塞維利亞的酸橙)

二:《無事生非》第四幕第一場,聽信了讒言的克勞迪奧(Claudio)認為未婚妻希羅(Hero)淫蕩,不願與她舉行婚禮。他說:“好殿下,您已經教會我得體地表示謝意了 - 裏奧那托,把她帶回去吧。不要把這個爛橙子送給你的朋友。她隻是外表上像一個淑德的女人罷了。瞧!她像一個純潔的少女紅著臉的樣子!哦,狡猾的罪惡可以如此掩蓋事實真相。她臉上的紅暈不是證明了純真無暇嗎?從這些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外表,你們難道不發誓她是處女嗎?但她不是,她已經享受過床第之歡,她的臉紅是因為罪惡,而不是因為羞澀。”

(Sweet Prince, you learn me noble thankfulness.—

There, Leonato, take her back again.

Give not this rotten orange to your friend.

She’s but the sign and semblance of her honor.

Behold how like a maid she blushes here!

Oh, what authority and show of truth

Can cunning sin cover itself withal!

Comes not that blood as modest evidence

To witness simple virtue? Would you not swear,

All you that see her, that she were a maid

By these exterior shows? But she is none.

She knows the heat of a luxurious bed.

Her blush is guiltiness, not modesty.)

為什麽克勞迪奧把未婚妻形容為“爛橙子”而不是“爛蘋果”呢?因為蘋果是當時比較司空見慣的馴化水果,而橙子很名貴,符合未婚妻高貴的出身。

三:《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第一幕第二場,昆斯(Quince)建議波頓(Bottom)在舞台上飾演希臘神話故事裏的英俊青年皮拉摩斯(Pyramus)。波頓同意了,問需要掛什麽樣的胡須。波頓說:“咱可以掛你的稻草色的須,你的橙黃色的須,你的紫紅色的須,或者你的法國王冠硬幣色的須,你的純黃色的須。”(I will discharge it in either your straw-colour beard, your orange-tawny beard, your purple-in-grain beard, or your French-crown-colour beard, your perfect yellow. )

莎士比亞時期的英國男人流行給胡子染色。波頓列舉了幾種比較時髦的顏色,其中“French-crown” 指的是印著王冠的法國硬幣,是金色的。“purple-in-grain ”是紫色,古人用地中海裏的骨螺的腺體內分泌出來的腺液才染出了色澤持久的紫,工藝極其複雜。骨螺的個頭很小,看起來像穀粒(grain),所以昂貴的紫被稱為“purple-in-grain ”。

昆斯回敬了波頓一句:“你的某些法國金幣根本沒有毛發,那麽你就光著臉表演吧。”

(Some of your French crowns have no hair at all, and then you will play bare-faced. )昆斯用“法國王冠”來指某些法國人的頭頂。英國人認為,愛濫交的法國人把梅毒這種可怕的毀容式的疾病傳到了英國,禿頭無須正是梅毒的症狀之一,既然波頓提到了與法國硬幣同色的胡子,昆斯就打趣他可以光著臉(不掛胡子)演出。

四:《仲夏夜之夢》第三幕第一場,波頓中了小精靈的魔法,他的頭變成了驢頭。同伴們見狀,全都嚇跑了,把他一個人留在了林子裏。為了給自己壯膽,波頓唱起了一首民謠:“林鴉羽毛黑漆漆,嘴巴橙黃色,畫眉的歌聲最真實,鷦鷯的羽毛短。朱雀、麻雀和雲雀,灰色的杜鵑唱著簡單的歌,很多男人聽見了,但是不敢和它頂嘴。”

(The ousel cock, so black of hue,

With orange-tawny bill,

The throstle with his note so true,

The wren with little quill.

 

The finch, the sparrow, and the lark,

The plain-song cuckoo grey,

Whose note full many a man doth mark,

And dares not answer nay.)

 

英國人用Cuckoo來形容杜鵑鳥的叫聲,故稱杜鵑鳥為“Cuckoo”。Cuckoo的發音與 cuckold (被妻子戴了綠帽的老公)相近,所以波頓唱完歌後,來了一句評論:“真的,誰會花心思與一隻蠢鳥鬥智呢?即便它罵你是‘烏龜’,明知是假,你會說他在扯謊嗎?”

(for, indeed, who would set his wit to so foolish a bird?Who would give a bird the lie, though he cry 'cuckoo' never so?)

五:《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第二幕第一場,老牌政治家米尼涅斯(Menenius)嘲笑保民官布魯圖斯(Brutus): “你們的誌向就是讓那些窮惡棍向你們脫帽鞠躬。你們浪費一個上午的大好時光,審判一個賣橙子的女人和一個賣水龍頭的男人的案件,還把這場三便士的官司延長到第二天判決……”(You are ambitious for poor knaves’ caps and legs: you wear out a good wholesome forenoon in hearing a cause between an orange wife and a fosset-seller;and then rejourn the controversy of three pence to a second day of audience.)

16世紀,西班牙探險家把柑橘屬植物帶到了北美新大陸。從19世紀起,美國開始商業化種植柑橘類作物。橙子花甚至成了佛羅裏達的州花。

原生於北美的山梅花(學名Philadelphus),因花色、花形和香氣與橙子花相似,就被歐洲的植物學家們起名為“mock orange”(假橙子花)。同理,產於美國南部和墨西哥的常綠灌木Choisya,被冠以“Mexican Mock Orange” (墨西哥假橙子花)的美稱。這兩種植物與柑橘屬沒有半點關係。

(山梅花,mock orange)

 

(墨西哥假橙子花)

山梅花和墨西哥假橙子花是溫哥華常見的園藝花木,它們的花是一種放大版的“橙子花”,從容自在地掛在枝葉上。幾朵花圍成一團,如白色的泡沫漂浮在由綠葉織成的“海洋上”,花香熏得路人醉了。相比之下,故鄉福州的桔子花是那麽微小和素雅,多數半遮半掩在革質的綠葉下,讓人忽視了它們的存在。桔子花在凡塵俗世中悄然綻放,不受打擾,所有的努力都是衝著結果去的。待滿樹掛滿青黃的果子時,自己卻靜歸塵土,完成生命的輪回。

完美的展示並未得到他人的矚目,似乎有些遺憾,但也許這正是桔子花最想要的生活。 

(桔子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莫耶 回複 悄悄話 太有意思了,這篇寫得引人入勝,最後結尾更是意味深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