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南小鹿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由《延禧宮略》中的繼皇後斷發想到的

(2018-09-01 08:49:41) 下一個

追《延禧宮略》追到了大結局,TVB當年的一姐佘詩曼演技力壓一眾演員,一人在最後的一集中撐起了大半場。她飾演的繼皇後認為自己最愛皇帝,皇帝卻不把她放在眼裏。她歇斯底裏大呼:“魏瓔珞根本不愛你,弘曆,你是傻子!不,我才是,我是最傻的女人。”接著拔出刀子,瞬間切落自己頭發。

如果不是事後做了功課,發現斷發這一情節取自野史,我還真的不知道滿人除非國喪不可落發這一習俗。我一直以為漢人才是世界上最視發如命的,《孝經‘開宗明義》裏這樣教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大清統治中國的初期強迫漢人剃頭,引起了強烈的反抗,結果遭致清廷的嚴酷處罰和血腥鎮壓。

頭發還代表著矢誌不渝的愛情,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女人比男人更看重黑發,美貌如花的女子必然有一頭青絲雲鬢。頭發白了,男人可以自嘲:“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女人則悲吟:“曉鏡但愁雲鬢改……”

在西方文化裏,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但不代表頭發不重要。“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個人”的社會裏,女人大多愛留長長的頭發,每日精心的打理。德國童話故事裏的萵苣姑娘Rapunzel沒有特別的家世和本事,唯一的優勢是一頭長發。撫養她的巫婆把她關在高塔上度日,但她還是勾搭上了遊蕩的王子。無論巫婆還是王子都用萵苣姑娘的頭發當做攀登高塔的梯子。可是這個萵苣姑娘的智商有很大問題,有一天竟然說漏了嘴,對巫婆說:“拉你上來一點兒都不費力,你可比王子輕多了!”

她和王子的私情就此曝光了。巫婆剪掉了萵苣姑娘的長發,把她驅逐到荒野。最後她和瞎了眼到處流浪的王子遇上了,姑娘一流淚,王子就奇跡般複明了。童話故事不講究情節的嚴密性,有時很扯淡,古往今來,能成功爭寵上位的地位卑微的女子哪個不是心機過人的呢?《延禧宮略》大火,表明廣大觀眾不是傻瓜,還是認可了睚眥必報的“黑蓮花”的人設的。

當今社會的職場女性自信獨立,不必歇斯底裏地將終身幸福寄托在不愛你的男人身上,但對頭發的重視和喜愛不亞於古人。有人喜歡飄逸的披肩長發,也有不少留著幹練的短發的。不必再擔心長白發了,反正有各種品牌的染發劑可供選擇,隻要不偷懶堅持染發,七十歲的大媽走出來都是一頭烏絲呢!我還見過某些年輕的姑娘將白發視為一種潮流,特地去染了一頭白。保持一頭的白發耗時耗力還燒錢,因為新長出來的發根是烏黑的,姑娘們必須每個星期去美容店將發根染白。

這個社會太有趣了,我們這些中年大媽用盡各種方法竭力去遮掩頭上的白絲,年輕姑娘們卻反其道而行,青春絕對是任性的資本啊。“首如飛蓬”在古詩詞裏指的是耽迷於相思而容顏憔悴滿頭白發散亂的女子,物換星移,如今可以用來表達“豆蔻年華輕狂在”了。

那麽什麽是加拿大原生的飛蓬呢?我在野地裏見過以下兩種:

一)一年蓬(daisy fleabane, 學名:Erigeron annuus)

很多人將一年蓬認成了小野雛菊,它們的花朵太像了。雛菊和一年蓬同屬菊科,一同長在陽光充足的荒地和草甸上,在加東仿佛無處不在。而一年蓬在加西隻是零散分布,我平日散步時見到的多為野雛菊。

一年蓬的花朵很素雅,一點也不張揚,它的身材比小雛菊高挑,五官精致些。綠裙擺,白衣裳,輕輕擺幾下就有了動人之姿。

如果開花時你分辨不清哪個是她,那就耐心地等著花謝吧。一年蓬會結出一團團白色的種子頭,酷似蒲公英的果實球,而雛菊枯萎時仍像一朵野菊。

 

 

Erigeron annuus,從它的科學名稱可以推斷出它是一年生植物。Erigeron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早期”和“老人”,暗示植物在晚春開花,形成模糊的白色種子頭,同時仍然生產新花。它的英文俗名daisy fleabane(雛菊虱毒草),似乎源於一種信念,即曬幹了的植株可以用來祛除跳蚤,或植物對跳蚤有毒。植株是否能清除跳蚤尚不得而知,但它治療急性腸炎的效果不錯。

一年蓬的高度在30厘米至150厘米之間,是春天的一道野菜,隻有葉子可以食用。它有兩種類型的葉子,披針形和卵形,基生葉長,有的長達15厘米,葉子被毛。沿著莖的葉子較小,也被有細毛。毛茸茸的葉子一般不生吃,而是煮了吃。

二)小蓬草(horseweed, 學名Erigeron canadensis)

小蓬草也叫加拿大飛蓬(Canadian fleabane)和馬雜草,顧名思義,它原生於北美,如今是廣布於世界的雜草了。

北美人進行桑拿浴時,將小蓬草和水一起煮沸了,散發出的蒸氣可以刺激人打噴嚏,起到治療感冒的效果。小蓬草燃燒後散發出的煙霧可以驅趕昆蟲。但小蓬草吸水過多,妨害其他農作物的生長,對農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滋擾。

小蓬草不開花時,我幾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盡管它的幼葉和幼苗可以食用,可一到春天我忙著在戶外找蒲公英,薺菜,蕁麻等野菜了,根本顧不上它。它的莖和枝覆蓋著短而粗糙的毛,葉子呈長矛狀,可以長到一米多高。碎葉和莖具有胡蘿卜般的香味,原住民曾采其直立莖的上部和嫩葉,粉碎後再烹調(類似於使用洋蔥)。葉子富含鈣和鉀,幹燥後可以儲存以備後用,是一種風味類似於龍蒿的調味料。

小蓬草有許多花頭,通常七月開花,可是花朵太小了,隻有三毫米左右,要蹲下來仔細看,才看出“菊花”模樣,中間是黃色的圓盤小花,外輪是白色的舌狀花。

瘦果帶有白色的冠毛,和蒲公英一樣,借著這些“降落傘”四處繁殖,蔓延迅速,命賤的植物就是這麽容易活嘛!

 

我查了好幾個相關的中文網站,發現人們在解釋《詩經》裏的“首如飛蓬”時,拍攝的是一年蓬和小蓬草,因為這兩種雜草在中國各地已經很常見了。一年蓬原生於北美,春秋時期尚未傳入中國,小蓬草則是兩百多年前出現在山東的,估計是西方殖民者不小心帶進來的。它們不是《詩經》裏的“飛蓬 ”,古詩裏的飛蓬應該是同屬的土生品種,隻不過土生的往往幹不過外來的,外來的泛濫成雜草,輕易就闖進我們的視線了。

飛蓬開花後,風一吹花絮亂飛,“首如飛蓬”,表示頭發像雜草一樣叢生,可見有多亂了。到了秋冬之季,蓬草枯萎了,容易在近根處折斷,隨風飄滾,所以又叫“孤蓬”、“轉蓬”、“飄蓬”、“征蓬”,一副孤苦無依的漂泊感。除了《詩經》,後世的曹植,李白,白居易等大才子也用飛蓬這一意象傳達人生的無奈與兄弟之間的隨風飛散。

可這些都成為過去式了。在當今的日本,有越來越多的中年婦女不再把黑中帶灰白的頭發染黑或褐色,她們願意頂著銀灰色的頭發,還將剩餘的黑發漂白,以煥然一新的銀色造型示人。翻開日本時尚雜誌, 可以看到五十來歲的女模特兒以白發作為highlight,配合化妝服飾,呈現自信的一麵。年輕人以染發為時髦,一會兒嚐試大膽的紅橙黃綠色,一會兒來個“白頭仙姑”造型。

首如飛蓬加自信爆棚,是部分現代人的生活選擇,我欣賞這種人生態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