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是(現代)“文明”的起源,崛起、壯大之後,把閉關自守的中國(清朝)打了個稀巴爛,好幾百年後,中國精英在吐了“中國人一直給混蛋當奴才”的槽後,還眼巴巴的希望給這個“啟了明”,“進了化”,“文了明”的新主子再當一次奴才,因為黃種人這麽賤,白人那個進步,不給白人當奴才真的沒法“邁入現代文明”。
歐洲之所以這麽厲害,打遍天下無敵手,那是因為歐洲太窮,一直沒什麽享受的,為了那麽一點點,大家自相殘殺了好幾千年,武功這玩意,不停地練,總有得道的機會,連火工頭陀都練成了神功嘛,結果他們在過去幾百年更上一層樓,橫掃天下。中國人以前自大狂,在被白人教訓了之後,一直隻有一種自卑心態,尤其是看到中國人自己殘殺自己人的曆史,覺得確實在人格上低人一等。中國人對自己人確實狠了些,但說到狠,歐洲其實有跟中國一爭的能力,你要是搜搜“歐洲戰爭”(European wars),就會發現在進入現代之前,歐洲打自己那真是打得不亦樂乎,爽劇武俠,今後幾百年都有用之不盡的題材。從另一方麵來看,美國為什麽能壯大,為什麽一直不願意摻乎“世界霸權”那玩意,一直也“閉關自守”,一直對那些有野心要擴張的政治家打壓,歐洲為什麽那麽多人要“移民美國”,就是因為看了歐洲活色生香的例子,有腦子的白人覺得不如屠宰印第安人容易,尤其是還能搭“祖國媽媽”大英帝國的順風車,先致富再說。歐洲自己折騰自己,直到工業革命,航海技術突飛猛進,尤其是19世紀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殺自己人不如殺外人好玩,尤其是那些蠻幫,愚昧到人間悲劇,還是趕緊給他們帶去“上帝”,“永生”,“權力”,“契約”,“自由”,“法製”,“市場”,“貿易”這些九歐真經裏的秘訣,一邊搶一邊玩,隻是後來殺得失去了那種心靈刺激爽勁,覺得蠻幫太沒勁了,這麽不經打,不夠刺激,隻能自己再玩自己一下,這一玩,兩次世界大戰,算是把自己玩殘了。
從此開創了美國一統天下的時代,也為日後歐洲再次“被他人魚肉”奠下了基礎。
美國人一直很謙虛,“二戰把美國推到曆史的前台,成了全世界的領導”,其實“咱美國挺不情願的,那不是咱的性格”【2】,美國怎麽不情願?曆史學家沃海(Stephen Wertheim)在其最近的新書《明日帝國》(The Wolrd, Tomorrow)描述了上幾代美國領導們如何在曆史關頭,光明與黑暗爭奪之間,毅然擔當起創造人類美好未來的神聖責任的故事【3】。原來啊,美國精英們發現,德國有可能控製歐洲,日本有可能控製亞洲,他們就問,德國控製歐洲,日本控製亞洲,美國將是什麽,怎麽辦?馬上他們就想通了,即使德日還是推廣貿易,美國將會失去歐洲亞洲兩個市場,因為德日將是“製定規矩”的龍頭,實際上形如美國失去了這兩個市場,因為那時美國隻能看別人眼色。什麽?那不是當老二嗎?
美國能接受嗎?
絕對不能,國父們那套“美洲足矣”的小農意識肯定是過時了,美國義不容辭,一定要充當世界領袖。
怎麽做呢?
美國統治階層意識到,美國必須以保護世界和平和自由為目的,建立軍事霸權(primacy),從此,自由民主,美國霸權和美國軍事霸權就成了同義詞。“(西方的)自由確實好,但這種所謂‘自由’是有含義的,你的自由和我的自由滿不是同一回事,這是為什麽美國總是以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出發點,譴責一切,所有與美國利益不合的國家、團體和個人,有衝突的,都是對自由的威脅”【4】。
沒錯,所有與美國利益不合的國家、團體和個人,都是自由的敵人。
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米爾斯海默(Mearsheimer)總是用通俗的語言來描述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在他看來,爭霸和出人頭地一樣,就是人性,隻有最殘忍。最冷血的,像中國人什麽不遠遊的,才會遏製自己的人性。二戰之後,美國不但絕對不允許有一個與之爭鋒的全球霸主,也不允許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洲)有一個土霸王,任何國家試圖成為土霸王,美國立時過去搗亂、破壞、培植“反抗專製勢力”的民主鬥士,直到這些不自量力的腦殘被徹底打敗為止。米爾斯海默太愣,一向不為美國主流所喜,因為米爾斯海默明顯是在瞎扯,美國為的,就是自由民主。
冷戰結束了好幾十年,在美帝霸權(美國的世界秩序,Pax Americana,俗稱“自由民主體製”(Liberal democracy))的領導下,大家享受了幾十年的繁榮,如果不是中國出來搗亂,與自由世界為敵,好日子還且著呢。現在大家大概忘了這些曆史,我給大家簡單說說。
二戰後自由世界麵臨的,不僅僅是被戰火摧毀了的歐洲(和日本),也有蘇聯的威脅,斯大林被譽為屠夫,驗證了人對自己人就是狠這麽一個普世真理,也驗證了美國必須站出來充當自由世界領袖的必要性。知道曆史的人了解,北約的目的,不僅僅是保護歐洲,進而全世界的和平,其核心作用,真正的目的,是“擋住俄國,壓住德國,保住美國”(Keep the Russians out, keep the Germans down, keep the Americans in),說直接的,就是美國對歐洲的控製,之後歐洲每每想自己壯大獨立,大概是忘了自己的身份,實際上這也加強了這麽一個自由世界的重要關係:世界是有等級的,不僅人與人之間有等級,國與國之間也有等級,一個集體之內,國與國之間也有等級,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團結在一起的國家有等級,為了同一種價值觀團結在一起的國家還是有等級,一句話,上帝麵前人人不平等,而美國必須總是龍頭。後來為了自由,美國用盡了一切“迫不得已”的手段,包括製裁、屠殺、政變、侵略、掠奪,實在不是美國人的初心,美國人從來,一直為的就是和平和自由,都是那些混蛋逼我們美國人不得不蒙受那些汙點。
事實上,大英帝國那些殖民主義的劣跡,確實令美國臉紅,直接抓人殺人這麽傻,這個教訓,美國是吸取了,除了軍事霸權,美國還打造了美國霸權“美帝國主義”所必須的全新武器,那就是經濟和金融體係(布雷頓森林體係,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行和稍後的關貿協定),經濟武器也開始大行其事,新自由主義開始露出苗頭。
但這時,美國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不是對蘇聯的遏製政策,不是越戰,而是扶植了德日(也多少包括歐洲,之後的四小龍)。很多人不理解美國為什麽對失落的藍領那麽揪心,二戰後美國工業產值占全世界的一半,美國可不就是世界的工廠,藍領的天堂麽。但後來美國為了冷戰,一急,把德日的製造業扶植起來,等緩過勁來,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製造業就已經開始衰退了,因為德日的生產力遠高於美國。生產力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在同樣質量下的生產成本,成本一樣,結果價格一樣,但質量比不過人家,也是你的生產力不如人同樣;如果成本一樣,我生產高端產品,你生產低端,那你的生產力就不如我的。生產力高,就轉換成財富,越高財富越多。德日生產力大大超過美國,還使用了美國授權的最新技術,就是說德日的產品又好又便宜,返銷到美國來了。當時,偉大領袖毛主席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球,美英帝國主義日子都不好過,才出現了裏根撒切爾這樣當時是英雄,現在看來是敗類的投機者,實行了現在大家認可的新自由主義,也打開了美國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以金融和高技術,附帶以低端服務業取代製造業,這才是美國製造業被掏空的真正的曆史,《新自由主義簡史》一書的作者把裏根撒切爾和鄧小平描述成新自由主義革命的舵手,當時,中國真聽話。這麽一來,美英如同吸了鴉片,越吸越猛,全世界倒吸一口冷氣,中國人更是傻了,這是什麽九美真經?趕緊學。
這時代,就是華盛頓共識盛行的時代。
美國一鼓作氣,沒多久,蘇聯就解體了,那時候,美國飄飄欲仙,當霸主真舒服,那種萬王來朝的感覺,美死了。蘇聯垮,最關鍵是一個腐敗的統治集團,不是什麽習近平說的“沒幾個男子漢”,難怪這幾天美國發現自己焦頭爛額的時候,再次發現製勝絕招,是習近平本人,“美國媒體一致歡呼趕緊讓習近平連任,美國坐等中國崩潰”【6】。美國現在要眼巴巴等著習近平自毀長城來救自己,原因是美國之前被冷戰勝利衝昏了頭腦,覺得九美真經是致勝的法寶,逼著中國跟著一起練功,實現“全球化大同”,沒想到幾十年後中國就入關了。
但就事論事,美國這幾十年一直也沒閑著,隻是中國人太狠了,尤其對自己人狠,拚命逼他們幹活,拚命剝削他們血汗,也沒想到中國人這麽賤,居然忍了,一個勒緊褲腰帶,連人權也不要,硬把製造業建起來,幾十年把沒完成的工業化補上了,這才使得咱美國,唉。
不過“東升西降”說的太早,今天美國又再次信心十足,(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日本同樣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鬥膽什麽“可以說不”,美國首先是一個半導體反擊,壓住了日本的勢頭,自身產業趁機而起,進而一個廣場協議,逼得日本隻能自己玩自己,吹了一輪房產泡沫,泡沫遲早是要破的,一破,日本才真正認識到自己所在地位,不再逞橫。這一步,中國可是無師自通,泡沫玩得天下無雙【7】,現在美國就坐等喝歡慶酒了。
二戰後歐洲重建,漸漸再次成為工業文化基地、中心,也算是美國秩序的偉大成就之一,好像是康德那永久和平就要實現了。1993年歐盟成立,1999年歐元產生,歐洲真的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再次成為世界的中心(之一)。可大家記得上麵我們提起“北約是美國為控製歐洲所建立的組織”,歐洲自己估計被一點小小的成就衝昏了頭腦,還以為自己多厲害,在美國軍事勢力籠罩下,比日本好多了多少呢?二十多年後,歐洲陷入戰火之中,如果不是氣候變化意外使得今冬暖和【9】,歐洲的能源危機還不知道如何渡過。歐洲這時看看自己,連一支像樣的軍隊也拿不出來,如果不是美國撐著北約,歐洲絕不可能跟俄國頂撞;如果不是普京太無能,俄軍太臭,烏克蘭和歐洲早就隻能跟俄國簽署城下之盟了。
在此之前,歐洲還一直指望成為世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甚至與美國平起平坐,現在,在與中國撕破臉之後,歐洲失去了均衡點,俄烏衝突把歐洲的一切弱點都暴露在世界麵前。
據《華郵》報道【10】,加州馬上就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這不僅僅是象征著歐洲實力的相對消長,下圖實際上揭露了一個更殘酷的事實。
我們來分析一下過去20年主要大國的經濟發展。這是七強(G7,七大工業強國)和中國自1999年到去年的總產值發展圖。七強除了美國在穩步上升,其他國家都經曆了“失落的20年”【11】。
(動態圖)來源:世行
下圖大概更清晰:
你可以得出幾個判斷。西方工業大國作為一個整體已經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像日本這樣的國家已經在走向死亡,但同時,美國還是有足夠的活力,“美國秩序的崩潰和美國的崩潰不是一回事,美國不但沒有崩潰,不但還很強大,而且對於自己,即使是對於歐日,也是日益強大,俄烏衝突後,歐洲的地位更加動搖,美國的勢力反而更大了”【4】,就是這個意思,“美國有相對衰退的意思,那主要是針對像中國印度這樣的國家的壯大,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相對壯大”。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歐洲躊躇滿誌,但各種國家的腐敗因各國政府獨立而無法壓製,2008年美國給全世界帶來經濟大危機,幾乎毀了世界,也割了歐洲韭菜,歐洲精英被美國玩個痛快,隨後的歐元區危機,歐洲陷入內亂,之後奧巴馬背後一刀,敘利亞內戰升級,大量難民流入歐洲,歐洲就一直沒能捕抓機會,好好發展。歐洲的這一困境,我在一年多前詳細描述過【12】,也描述過中國覺得那是一個戰略機緣,才有雙方推動中歐全麵投資協定的意願,中國老以為“經濟就是硬道理”,在美國那邊碰破了頭也不長進,覺得象征性地給歐洲開放市場就能什麽都隱瞞過去,豈知歐洲第一愛紅,不能一點麵子都不給,當時我覺得“習近平‘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東升西降是趨勢,國際格局發展態勢對我有利’的誤判,給歐盟的反華陣營提供了機會”,結果失去了雙方達成協定的機會,算是美國反間成功。但中國的“失”並不是歐洲的“得”,這也是歐洲的“失”,因為唱完紅歌還是要吃飯的,美國以“你們難道不講人權”為借口逼得歐洲無路可退,當然那也是歐洲很多尖兵的願望,但是到最後,經濟不穩定,你連給自己人權的機會都沒有。
歐盟外長(“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High Representative Josep Borrell)最近在歐盟集會上給了一個演講【12】,內容直接、“大膽”,據說那是博雷利的一貫風格,不久前因為俄軍敗象盡露,俄國和普京大談核武器,博雷爾大嘴一開:“你們敢,把你們全滅了。【15】”。他這次把全世界都罵了,包括美國,“你覺得你信得過美國嗎?你真的知道2024年美國會變成一個什麽樣的國家嗎?下個月中期選舉後結果如何你都不知道。”“現在世界變了,很多事件都難以預測,有個美國人跑到台灣,幾乎引起海峽兩岸開戰,你能預測嗎?”他也哀歎歐洲境內專製氣氛盛行,但最重要的,是指出歐洲被三邊擠迫:安全依賴美國,能源依賴俄國,市場和勞工依賴中國。
很顯然,歐洲並沒有找到一個答案,一條路徑,使自己強大、獨立,而且歐盟成立三十幾年後也沒找到一個答案,不但如此,歐洲還顯得非常脆弱,與自己心目中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大體”不相配。
博雷利堅持世界是個“多極世界”,但世界上最大的重心,是美中爭霸,給人的感覺是歐洲也隻是被卷在裏麵的一個角色,身不由己。這印證了上麵各種反應,歐洲已經不再是一個能左右事態的政體,她往往被更大的力量牽引著,隻能在其中掙紮。
美國媒體抓住博雷爾的“歐洲繁榮來自中俄”之辭【16】,暗示不講價值,不站在美國一邊,其後果將是得不償失,你以為賺了便宜,其實是賺小便宜吃大虧。這實際上是俄國中國威脅論。胡錫進從中俄的角度,則反過來說美國是離間中歐和歐俄【17】:“俄羅斯與中國對歐洲繁榮的重要性都是不爭的事實。歐洲不是美國,它不具有美國對半導體和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和壟斷能力,能源無法自給,軍事上又很弱,歐洲整體上生活在美國霸權的陰影之下,歐洲保持長期繁榮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在這當中,歐洲冷戰後的最大戰略問題一直是如何獲得更多的政治和經濟自主性,給自己的繁榮創造更多獨立空間。”一切都是美國陰謀,“中俄都是歐盟建立戰略自主的夥伴,而非對手。北溪天然氣管道一直受到美國的強烈反對,現在又被炸了,宣告了歐洲使用俄羅斯廉價能源的終結。進一步推動歐洲與中國脫鉤,是華盛頓試圖通過烏克蘭戰爭的一石兩鳥,甚至一石三鳥,同時打擊俄羅斯和中國的經濟,也讓歐洲進一步深陷對美國的附庸地位而不可自拔。把中歐俄三大力量彼此隔開,將更有利於美國對它們各個擊破,再次鞏固自己的霸權。”
博雷利本人在講話中以“問問題”的方式講到了世界的很多事件,歐洲所處的地位和環境,但他和全世界都沒問這麽一個問題。
如果歐洲沒有美國的保護傘,沒有俄國的廉價能源,沒有中國的廉價勞工和巨大的市場,會變成什麽樣?
換句話說,歐洲的繁榮還存不存在?
這才是關鍵。
這個世界是美國天下,“美國秩序”,歐洲在這個秩序內發展,很自然,而且美國的保護傘其實是為了控製歐洲,所以這是一種交易。歐盟成立後,歐盟麵對的俄中都形如一個全新的政治經濟體,之後歐盟與俄中的關係,是順勢而為,還是一種曆史的巧合?歐盟外長博雷利的講話,有這麽一重意思,“歐洲占了俄國能源,中國市場、勞工的便宜,現在要還債了”,沒有發生的曆史(counterfactual)是無法評估的,但是歐洲為什麽不去中東北非找能源,為什麽不去東盟南亞找勞工,為什麽不去美國找市場?
事實上,我們可以從這方麵反證。俄國的能源最便宜,中國的勞工隊伍龐大、有訓練、成本低,中國的市場在迅速壯大,中國的中產正在形成,所以歐盟選擇了一條最優路徑。可即使在這一最優路徑下,歐盟僅能原地踏步,那麽很清楚,如果不具備這一優厚條件,歐盟就隻能衰退了。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但反過來說明了另一個現實,美國自身作為“自由世界的領袖”,已經不能對世界進一步繁榮提供更大的動力了。顯然,世界離開美國肯定不行,美國是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是個巨大的生產基地,但如果你希望在現有基礎上使日子變得更好呢?美國肩負重擔,已經無能為力了,這是為什麽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總是得出“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世界第一”,遠高於美國的原因,這個事實對歐盟來說,是如此:美國不再能給歐洲進一步繁榮提供機會,其他地區也沒這種能力,隻有中國才能。
這一點,我在上一篇文章裏提了出來【18】,我接著問:“朔爾茨在歐洲盟友一片‘必須遠離中國,不被中國產業鏈控製’呼聲中,又一次大聲說‘不能跟中國脫鉤’,難道朔爾茨是傻子?”
今天,德國政府已經批準了中遠集團在漢堡港口的投資【20】,但朔爾茨做了個妥協,中遠希望購買35%的股份,但德國政府隻批準了24.9%,這有特別的含義,意味著中遠的投資隻是注入資金,而在決策上沒有否決權。中歐全麵投資協定沒通過是一件令人遺憾之事,但我可以理解歐洲在政治上無路可退,香港新疆事件肯定是被汙蔑的成分多,但中國政府之前的政策失誤不少,傷了人,能改善的方麵也很多,今後雙方能不能逐漸降溫,選擇共同點,也很難說。因為俄烏衝突又成了一個新的摩擦,烏克蘭主權很是糾纏,這對歐洲至關緊要【21】,中國政府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這是新的困難。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簡稱GMFUS)是一個美國智庫(注意了,是美國,不是德國),它所作的最近一次民調中再次印證過去幾年來的一個發展趨勢【22,23】,西方民眾對中國的敵意越來越甚,一般來說,輿論是政府和精英控製的,民意往往能被“輿論”左右,所以這種態度首先反映了西方統治階層的態度,但不論原因是什麽,這是個挑戰,找個替罪羊(“那隻黑手”)隻能出氣,不能解決問題。中國必須承認、接受經濟已經不能主導世界事態的發展,政治,也就是價值將占據壓倒性的地位這麽一個事實。反過來說一次,存在是不以意誌為轉移的,幾個維護幾個自信是不會改變現實的,實實在在地求同存異,到時有可能。
求同存異意味著妥協,意味著忍讓,意味著犧牲。毫無疑問這需要雙方妥協、忍讓、犧牲。歐洲派幾艘軍艦到亞太,除了象征性的意義,並無太大的價值,當然,在別人家門口搖旗呐喊也是有“威懾”作用的,至少警告中國台海衝突,歐洲站在美國一邊,可是,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民調卻揭露另一個現實:歐洲民眾壓倒性不願自己在台海衝突中軍事介入,所以此舉隻能滿足政治家的需要,毫無價值。從中國這方麵,中國的外交政策體現最大的,是黨內鬥爭的氣息,把黨內鬥爭國際化,不成熟,太甚,無助於事,適得其反。近來,有些風聲說中國在暗中尋求改善與歐洲的關係【24】,甚至謠傳“中國不再支持普京”【25】,中國不支持普京的說法太神,但不論這風聲是否屬實,都是一種建設性的態度。
改善中歐關係,隻能一步步來,德國將是第一站,而給德國企業開綠燈,放通行證,又是第一步,保護德國企業在華利益,是對兩國都有利的決定【26,27】。國務院授權,發改委帶頭的六部委通知,改善外企的投資環境,“優化投資環境,擴大外商投資增量;加強投資服務,穩定外商投資存量;引導投資方向,提升外商投資質量“【28,29】,“其中特別提及,要便利國際商務人員往來。《促外資措施》重申了負麵清單和準入後國民待遇的管理方式,還要求對外商投資企業在金融、稅收、土地、貨運物流、進出口等多方麵予以支持”【30】,有點糾正過度的清零政策的意思,今後如何發展,有多少實質,有多大反應,還要觀察。
把上麵的結論再重複一次,歐洲的繁榮,歐洲的活力,需要一個外在來源,隻能依賴一個外在的來源,在過去三十幾年裏,隻有一個選擇:中國,短期內沒有替代者,北美飽和,南美不足,東盟不夠力度,印度還忙著清洗穆斯林,非洲尚待發展。中國現在在價值觀上與西方,也與歐洲越來越遠,實乃不幸。中國是歐洲繁榮必不可少的條件,當然,為了價值,拋棄生活條件也是一種選擇,但西方所謂的“價值”,從來就是有特有含義的,最近博雷利大放厥詞,什麽花園叢林,西方是花園(文明),之外是叢林(野蠻),就是一個新的例子【30,31】,還是那句話,“(西方的)自由確實好,但這種所謂‘自由’是有含義的,你的自由和我的自由滿不是同一回事”。不過,就這麽一個地球,大家咬咬牙,不讓人類滅絕,好像也是一件大事。
【後記】強調“價值”,往往掩蓋了其背後的真實含義,西方在講價值的同時,是一定要保證自己的生活條件的,那是一個物質條件,所以價值不是為了價值,而是一種“組織”綱領,是對資源的控製,其結果無法逃避對有限資源的“掠奪”,也就是在全世界所有人都希望獲得資源的願望中,自己先搶了一大部分,我們見到的世界,“為了同一種價值觀團結在一起的國家還是有等級,一句話,上帝麵前人人不平等,而美國必須總是龍頭”。
【資料】
【11】日本是失落的30年,安倍經濟雖然有打破傳統,解放被傳統固製的生產力(如婦女)的創新和努力,但整體是個失敗。
美國也有地緣問題,就是中南美的不斷移民,將來一定會改變美國的社會狀況。
再過五到十年,亞洲會是世界中心,前提是沒有戰爭。
在這個階段,美國是一定要在亞洲挑起戰爭,隻不過如今看力不從心,畢竟中國軍力今年全麵超過美國,但不妨礙美國利用台灣問題挑起亞洲軍事危機。
而中國也會在同時期極力阻止戰爭在亞洲爆發(中共二十大產生的班子純粹就是戰時體製)。在亞洲大洋洲地區,台灣18萬軍隊,日本23萬(但平均年齡36歲,武器水平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不被認為具有戰鬥力。澳大利亞18萬軍隊,距離中國五千公裏,不具備遠程投射能力。韓國軍事能力最強,但仍舊不是北韓對手,而且是大陸國家,不會愚蠢到與中國戰爭。這些地方的軍隊都不足以對中國形成挑戰,甚至越南。
印度最強大,但距離中國核心地區太遠,無法威脅中國,反而因為地理因素永遠被中國在軍事上占有優勢。
在美國不敢直接對中國戰爭情況下,中國可以躺贏,亞洲就會領先世界。
其實東西方競爭的問題是涉及一個人類最常見的概念,就是是不是禁打。雙方對決,永遠是禁打的一方獲勝,哪怕是慘勝,這就是所謂持久戰的概念的來源。
而這種概念又是基於文化底蘊,缺乏底蘊的也就缺乏社會凝聚力,而社會缺乏組織性,自然沒有力量。中國近代史上被人扁,就是因為從上到下一盤散沙的狀態,滿清從來沒能完全控製漢人為主的中國,在文化上處於一種悖論狀態。而阿富汗能夠擊敗美國,或者任何列強,依賴的是穆斯林文化和部落文化,兩者缺一不可。
美國的社會頂峰是在2000年,之後就隻有走下坡,不會再回去,至少很多代人時間裏,畢竟曆史規律無法抗拒。人類曆史上還沒有過一種文明兩次輝煌的例子,如果中國在第二個百年後(2049)實現共黨的計劃,中華文明就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實現兩次輝煌的文明。
東升西降是必然會發生的,亞洲已經形成世界最大共同市場RECP,十年後成為FTA,世界上不會有比這個更大的出現,與之對比,歐盟在解體或者破產(德法兩國訪問中國意味歐洲議會失去權力,歐盟破產)。北美貿易協議NAFTA也在川普時期被重新定義,等於破產。
經濟沒有了,其他競爭方式也就不起作用了,比如戰爭。
就如現在的蒙古不是成吉思汗時代了,如今的歐美也不是十九到二十世紀時候了。
強調“價值”,往往掩蓋了其背後的真實含義,西方在講價值的同時,是一定要保證自己的生活條件的,那是一個物質條件,所以價值不是為了價值,而是一種“組織”綱領,是對資源的控製,其結果無法逃避對有限資源的“掠奪”,也就是在全世界所有人都希望獲得資源的願望中,自己先搶了一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