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英國在印度起家,早期隻是從事香料、紡織品、藍靛等貨物的貿易,但不是普通經商,而是通過極具組織性、貪婪好戰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經營壟斷貿易,英國東印度公司是學荷蘭東印度公司組成的“英國國企”,名義上雖然私有,但卻擁有王室特權,由伊麗莎白一世於1600年授權成立,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駕崩,1608年東印度公司首次到達印度,專營印度貿易,說的直接就是政府雇傭的匪幫,當然這話過頭了點,因為一開始他們隻是想買賣,但從後來的行徑來看,開頭的謹慎,隻是因為人生地不熟,並不是性情。1615年莫臥兒帝國的皇帝給予其定居的權力後,開始壟斷了英印貿易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才開始逐漸擴張,隨著它的貿易越做越大,胃口也越來越大,1756年接任孟加拉首領的西拉傑要求征稅,英國人拒絕接受,在1757年普拉西戰爭中,英國(東印度公司)一舉擊敗二十倍(或十倍)自己人數的印度軍隊,開始統治孟加拉,在印度獲得了一整片,也是最富庶區域的統治權,並向外擴張。1857年因不滿英國的統治【1】士兵嘩變引發印度民族大起義,英軍全麵鎮壓,進而控製了印度,因為鎮壓的手段過於殘酷,英國政府1858年正式從東印度公司手裏接管印度,稱為“英屬印度”(British Raj)【2】,一直統治到1947年印度獨立。英屬印度正式成立後,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3】。
印度女皇維多利亞,有傳聞說那是英國19世紀兩大首相之一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為了哄小女孩”而抬上去的,但維多利亞可是當真,儼然以國家元首自居,也為“印度臣民擔憂”
細細查看英國對印度的征服、統治,從東印度公司到英國王室,並沒有動用多少人,1757年決定性的普拉西之戰,英國自己隻有900人,還有2000是印度雇傭軍,麵對的是50000印度軍隊和50000後備隊,後來東印度公司不斷發展,1796年70000軍隊隻有13000是英國人,很多是蘇格蘭和愛爾蘭那些在大英帝國裏機會不多,到海外冒險、尋求機會的人,餘下的都是“印度人”【注:那時“印度”作為一個民族的觀念並不強】,到了1857年東印度公司全盛時期,印度陸軍有35萬人,37719是英國人【4】,行政管理的文職人員隻有600人,王室接管後,文武人員隻有20000,統治著印度3億臣民【10】,這麽少統治這麽多,英國是怎麽做到的?
英國曆史學家麥克法蘭在其《現代世界的誕生》這麽寫道【8】:“這種另類選擇的高效性充分表現在一位行政官員的沉思中,他甚至問出聲來:為什麽英國人隻需用500人就能治理印度及其3億人口,而法國人用了將近200名官員(fonctionnaires)卻治理不好150萬柬埔寨人?喬治·奧威爾本人在緬甸當過警察,他也寫道:‘這個帝國享受著任何同等幅員的國家從未享受過的和平。在占全球麵積將近四分之一的遼闊疆域裏,武裝人員比一個巴爾幹小國認為必需的還要少。’”
那麽大英帝國靠什麽凝聚?它在印度首創了一個方法,然後又沿用於非洲殖民地,這就是間接統治或代理統治(indirect or delegated rule)的技術:將權力下移(devolved down),充分利用殖民地當地統治者的精力和技巧。個中秘訣是設法完成一項“困難的任務——不露形跡地施行統治”。南尼日利亞(Southern Nigeria)的一名副總督寫道,關鍵是要讓“權威與自我遁形(self-effacement)相結合”。這方麵的典型是帝國時代的英雄T.E.勞倫斯:他“陶然自得地深信,他控製著阿拉伯人,卻又讓他們不知不覺”。【注:這類中文翻譯一向蹩腳】
麥克法蘭有一本英文的《現代世界的誕生》(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但比較一下中文《現代世界的誕生》,似乎中文版是為中國專門出版的,他在北京有一段時間專門介紹英國和西方曆史,講授西方文明的精髓,周圍的(中國)人盡顯尊敬的態度,可這段話充分反映了西方對自己認識的偏見,“權力下移”真正的含義是層層分離,層層剝削,層層壓榨,才實現“凝聚”,正是英國把印度的種姓等級製度發揮到盡頭,一邊利用印度本身種姓和種族之間特殊的社會結構,矛盾和內在衝突,另一邊巧妙地加大了這些矛盾和衝突,才使得自己不成為各種衝突的聚焦點,“層層”說清了就是“用印度人統治印度人”,“權力下移”還是是以印度治印度,以印度人打印度人,最終的目的是剝削、掠奪。“據統計,在十九世紀末英屬印度年淨收入4400萬英鎊,其中1600萬英鎊稅款匯回英國。按《辛醜條約》確定的折算標準1兩合0.15英鎊,英國在印度淨收入合29333萬兩,其中10666萬兩匯入英國本土。而且要知道這4400萬鎊不是總收入而是淨收入,英屬印度一年半的財政盈餘就相當於一個庚子賠款。在1837~38年度,英屬印度財政總收入2086萬鎊,支出隻有1755萬鎊。換而言之那怕鴉片戰爭前,即便按當時白銀價格較高的匯率折算,英屬印度年收入相當於同期大清的兩到三倍——而大清的人口和經濟規模無疑比英屬印度大【注:現在有些學者通過大清的稅收來斷定中國清朝其實是一個非常弱的政權】。對比一下,十八世紀後期孟加拉的統治者,每年征收田賦也不過80萬英鎊,而英國人接手後三十年裏每年征收則達到了268萬鎊這個嚇人的數字。”【11】,據保守估計,英國殖民等於從印度盜走45萬億美元【12,13】。印度國民大會黨人民院現任頭頭沙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恥辱的帝國》(Inglorious Empire)一書的作者,參見【9】)曾要求英國賠款一英鎊,以示其罪孽,但被英國拒絕。
然而這種“權力下移”確確實實讓印度成了英聯邦的一個重要成員,權力下移主要是采用政治協商製,隻要穩定、能收到稅,能給英國提供兵源,印度各級如何統治,英國不加幹預,尤其是不摻乎印度傳統民情之類的風俗禮儀規矩,尊重印度的宗教,讓印度人感覺到有自己的尊嚴,那怕是表麵,形式上的尊嚴(參見:劉曉波渴望的“三百年殖民”)。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機器絕大部分都是由印度人組成的,這些印度人不僅是維持英國人統治的行政機關的底層人員,也是軍隊的主力,這支軍隊在1882年被英國派往埃及鎮壓當地的叛亂【5】;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與英屬印度一共調動1.9萬軍隊,印度軍隊人數上萬;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出動1.1萬人,正宗的英國人隻占少數,大多數是英屬印度軍隊,印度軍隊也是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14】
八國聯軍侵華時期,駐紮在北京的英屬印度錫克教官兵
在一戰中英國派遣印度陸軍與奧斯曼帝國交戰,印度陸軍裏很多穆斯林,埃及、奧斯曼帝國也是穆斯林,可在英國指揮下卻與另一個穆斯林國的穆斯林交戰,在伊斯蘭世界裏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一戰印度陸軍規模達一百五十萬,二戰到了二百五十萬,二戰印度陸軍也是英國的得力助手,在緬甸戰場尤其關鍵,可以說戰績遠比英國的節節敗退厲害多了,“在英帕爾戰役中,英印軍隊表現出的戰鬥力讓日本人瞠目結舌,他們的火力密度和戰鬥士氣讓日本人刮目相看。在這場戰爭中,英印部隊擊敗了和自己數量差不多的日軍精銳部隊15軍,15軍幾乎被打的全軍覆沒,英帕爾戰役成為緬甸戰場的轉折點。在著名的意大利卡西諾戰役中,印度軍隊與綽號‘綠魔鬼’的德國傘兵鏖戰,絲毫不落下風。整個二戰中,陣亡的印度士兵就有8.7萬,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15】
可以說英國全麵改造了印度,一邊剝削,一邊給印度一個附屬英聯邦大家庭成員的位子,給予一種自豪感。
普拉西之戰(1757)
毫無疑問英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印度有廣泛的支持,說“支持”,不如說收買,很多站在英國一邊的印度人根本不是“支持”英國來鎮壓“印度”,大家根本不知自己還居然站在外敵一邊,因為當時印度確實與中國不同,沒有一個“統一帝國”的概念,到處都是國王總督,他們彼此間還相互為敵,多了一個英國,好像也沒什麽差別,對無數的印度雇傭兵來說,那隻是一項“服務”,就是一個就業機會,不是給這個辛勞就是為那個出力,哪一個都可能是賣命。
普拉西一戰之前,“1707年莫臥兒皇帝奧朗澤布(1658-1707年在位)去世後,莫臥兒封建帝國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王室內部爭奪王位,地方總督擁兵自立,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外族入侵接連不斷”【16】,可以說印度已經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這場戰役,英方確實隻有英國自己的900人,雇傭軍2000人,而對手近10萬,可這場戰役並沒有怎麽打【17】,印方死傷就500人,很難想象這場“決定性”的戰役能就此扭轉英國對印度控製的局麵,其根本的原因是當時孟加拉內部就有一股推翻首領西拉傑的勢力,這些勢力與英國達成密謀,甚至願意割地賠款,而英國也樂得承認他們的地位,結果大部分印度軍隊都在一旁觀戰,並沒有加入戰鬥【16,17,18】。戰後英國反而成了孟加拉的實際統治者,能控製著孟加拉政府,自己有造幣權、征稅權,擁有法庭和軍隊,一個獨立王國在印度各種地方勢力的縱容下慢慢建立起來了。
東印度公司的肮髒手段,都登上了《經濟學人》“如何從東印度公司學習優良管理技能”專欄【19】,“東印度公司在英國之外也是與政客打交道的好手,他們的商業人員擅長行賄;例如,東印度公司的商業人員為蘇丹的各個酋長都進貢了一名英國處女。如果賄賂手段在國外不起作用,東印度公司就采取武力來解決問題——東印度公司利用印度的稅收養活了一支軍隊,其目的就是為了教訓不聽話的外國統治者。其實,東印度公司也發現對付令人討厭的統治者的有效武器就是金錢。”
東印度公司統領的“印度陸軍”原是隸屬於總統府的三支軍隊(孟加拉軍隊、馬德拉斯軍隊和孟買軍隊)的統稱,1903年統一成為印度陸軍,後來的招募來自有“武士傳統”的種族,錫克族、阿旺族、加哈爾族和其他旁遮普族、俾路支族、普什圖族、馬拉塔斯族、短打族、奈爾斯族、拉吉普特族、亞達夫族、庫摩尼斯族、廓爾喀族、加爾瓦利斯族、揚尤亞斯族、馬拉瓦爾斯族、卡爾拉斯族、貝拉拉爾族、多格拉斯族、賈茨族、古爾賈爾族、瑪哈爾族和賽尼斯族【20】,他們不但武勇,而且鮮有造反意識,不能抱團,缺乏國家民族的概念,由於英軍的組織能力高強,訓練武器裝備一流,印度人是反正都是找飯吃,誰都一樣。士兵這麽多來源,哪有叛亂,總能找到合適的鎮壓隊伍。
英國人不論多厲害,都比不過印度人的配合,1857年的大起義,“全國封建王公和地主的絕大多數是站在英國殖民者一邊,竭力阻止自己地區爆發起義並從兵力、財力上支持英國統治者,使起義在範圍上受到限製,使英國殖民者有可能在一個地區被趕走而在另一個地區穩穩安身,並把未起義地區變成鎮壓起義的基地”【21】。
從上麵列舉的印度陸軍的人數數據可以看出,英國對印度的統治,從東印度公司到英國王室,沒有龐大的各種印度勢力參與是不可能的,而且印度的各方勢力隻是把英國視為一個對手,而不是外來“入侵勢力”,大大加強了英國人的相對力量。英國從東印度公司接管印度的統治之後,雖然是要終止、糾正對東印度公司的殘暴,在印度推行了很多現代化的革新,建立了立法、司法和有效的行政管理體製,但本質上逃脫不了殖民統治這麽一個事實,即使英國在印度推行的“法製”,也是明確分成“白人”和“有色人”這兩個級別的。1857年起義之前,印度的整個經濟已經被英國摧毀,完全塑造成隻為英國服務一部分,比如印度的紡織業一直世界領先,其產品是英國、歐洲青睞的奢飾品,英國一直造不出質量那麽高,色彩圖案那麽吸引人的棉布,於是英國一麵實驗創新(第一期工業革命),一麵盜竊知識產權,一麵通過暴力以征收、加稅、限製市場,徹底摧毀了印度的手工紡織業,終於讓世界第一紡織大國淪為英國棉布的市場,無數家庭為主的小紡織工匠也淪為失業者。英國並沒有在印度推行自由,“法製”隻是為了限製印度人,(在獨立前)“民主”更是一句空話,實質上的統治是印度人打印度人、印度人管印度人,印度的等級製在一個統治下不但沒有廢除,反而變得更加嚴厲。盡管獨立的意識在大起義之後就已經是星星之火,在這種有效的控製下,很多印度人都不覺得幫凶違反了印度人自己的良知,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參與大屠殺的大多是印度士兵【22】。
光明之山:印度豈止是百年恥辱,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寶鑽石光明之山就被英國奪走,鑲在王冠之上,英國迄今拒絕歸還。【注:你可以想象對於中國某些精英來說,內亂永遠是對“帝國”的第一大威脅。】
這一切,英國是怎麽做到的?(待續)
【資料】
【1】起因較為複雜,直接的楔子是傳聞子彈潤滑油,穆斯林士兵的是豬油,印度教的是牛油,引起兵變,但隨後英國對印度的統治的怨恨和憤怒被激發出來,成為大範圍的起義。
【7】Niall Ferguson, 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 Basic Books (2004)
【10】多少人統治多少人的數字不同來源說法有出入,如【5,6】"During this period a tiny number of British officials and troops (about 20,000 in all) ruled over 300 million Indians",【7】"How on earth did 900 British civil servants and 70,000 British soldiers manage to govern upwards of 250 million Indians?",【8】“英國隻需500人就能治理印度3億人”,【9】"By 1890 about 6,000 British officials ruled 250 million Indians"。標題用了6000說法,主要是指文職人員。
美國在戰後世界政策的主要做法是支持衝突中相對弱勢的一方來製約強勢一方,隻有有衝突,弱勢就不得不依附美國,比如科索沃,而強勢必然會因為與弱勢的衝突而被削弱。這樣就可以保持美國不被挑戰。
如果沒有衝突,就製造衝突,顏色革命是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