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歐盟重新限製美國到歐洲旅遊,理由是美國“疫情失控”。歐盟的接種率已經達到了70%,而美國不到60%,歐盟對疫情的控製比美國好。在美國,接種是一個立場、原則問題,生命事小,初心維大,很多烈士為了證明自己對使命的堅定性,在冠毒麵前從來沒有動搖過。麵對美國異常的勇猛,歐洲人自覺不如,要建起一堵防護牆,也是常理,但這不是歐盟這麽做的原因。
美國冠毒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
一個月前,歐盟的(冠毒)接種率已經趕上美國,但為了討好美國,主動對美國全麵開放,並且公開鼓勵,背後暗示美國也對歐盟開放,除了加強雙邊聯絡,也希望振興經濟,但美國一直沒有開口,默克爾卸任訪美,大家一直以為拜登會在期間宣布解禁,算是給歐盟站在美國一邊向中國叫陣的回報【6】,但拜登隻說了“正在考慮”,等默克爾離開後,又說“時機尚不成熟”。此舉激怒了歐盟,罵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沒跟美國談條件就單方麵給美國獻媚眼,重新禁止美國入境的呼聲越來越高,“彼此往來”,你禁我也禁,昨天歐盟的決定是這場糾紛的結果。
美國今天限製入境的國家地區有8個:中國,伊朗,歐盟,英國,愛爾蘭,印度,南非,巴西【7】,大家開玩笑說,要到美國,跑到其他任何一個冠毒肆虐的國家,呆上14天即可。美國對冠疫的處理,有防疫的考慮,但主要是政治因素。
之前,美國政府和美國黨媒一直嘲笑中國的疫苗外交,那既是眼紅,也擔心中國真的收買了人心,現在好了,美國有自己的疫苗外交,每次美國捐贈十幾上百萬劑疫苗,美國外長總是要出來吹吹美國的人道,可正如美聯社所說【8】,靠施舍是沒法給全世界接種的,美國和發達國家許諾的“德行”,與現實差了十萬八千裏。
美國和歐盟是疫苗產權最大的保護者,有產權這個障礙,有發達國家對現有產能的壟斷,在世界上很多人都沒有一劑時開始第三劑,落後國家隻能等到2023年底才有望,從2020年開始,整整浪費人生的4年。中國的“命運共同體”,美國的“疫苗庫”,歐盟“互助”,除了中國借機發財卻真的給大家提供疫苗之外,美國歐都隻是喊口號,並無實質,而且美國主要的出發點是如何跟中國較量,而不是全世界的安危,對此,不久前我詳細描述過【9】。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疫苗隻是全世界分裂,見不到領導的一個現象【10】,這種分裂是有代價的。
今年以來,全世界經濟和社會活動逐漸複蘇,然而生產卻因不時受到冠疫的衝擊而無法全麵恢複,對全球產業鏈形成了巨大的衝擊,最突出的象征是海運。上海的集裝箱價格翻了五番多【11】:
進口
出口
總的運費,亞洲到歐洲漲了10倍,亞洲到美國漲了6倍【12】:
運費每天在變,盡管大部分都能分攤給訂貨商【13】,但也有美國商家因不願意承受運費而退貨,因為價格上漲得太快,很多中國出口商都時時虧本【14,15】,不願意也不敢接單。
另外,中國的零容忍政策導致幾個確診港口就被封閉,深圳寧波停運已經衝擊了世界產業鏈,往往上百億的貨物被擱置在港口,出不去。在美國,洛杉磯港口的巨輪根本來不及入港卸貨,隻能在海上排隊,除了因種種原因港口人手緊缺(冠疫後尚未完全恢複,工會限製)外,疫情失控更加劇了這種緊缺,而且美國也一直把卡車司機當成騎手,工作量大,報酬低,使得這個行業一直人手不足,都有從國外招聘臨時司機的計劃【16,17】,造成美國的聯合運輸(港口轉車、火車)同樣跟不上,現在正是美歐為即將到來的年底節日準備貨物的高峰期,運輸本來是世貿的潤滑油,現在成了阻力【18】。
洛杉磯港口等著進港卸貨的巨輪
等著進港的貨輪數目
集裝箱緊缺、海運費用天價、港口成為瓶頸,這一現象已經一年多了,可你見不到美國或中國的領導人出來說,聯合,著手共同協商、解決這一難題,甚至見不到美國領導人出來說要解決美國自己的問題,連生產集裝箱用的鋁合金,美國非常缺,還堅持10%關稅【19】,這是全世界分裂的第二個現象。
盡管有運輸這個瓶頸,這個新的障礙並沒有阻撓世貿,世界貿易反而在冠疫後創新高【20,21】:
細細想來,這有幾個原因。一是全球化已經是世界經濟的格局,冠疫打斷了去全球化的反動勢力,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賴反而更大了,這點從世界對中國抗疫物質的需要就可以看出,二是冠疫使得很多對疫情沒有有效控製的國家和地區的生產力大受打擊,加大了對其他保留了生產力的國家和地區的依賴;第三,是發達國家經濟紓困政策,錢太多,自己生產力跟不上,物質太少,隻能進口。這三個原因都隻能通過貿易來解決,結果世界貿易總量反創新高。得益最大的,是原材料大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賺大了,他們沒什麽生產的,就是把地裏的東西挖出來運出去,去年開始中國變相製裁澳大利亞,奧是抿著嘴笑,奧手裏有中國必不可少的產品,製裁?中國真是自找苦吃【22】。原材料是總貿易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中國產業鏈最強大,是世界消費者產品和零部件的主要產地,舉個例來看,越南是出口大國,但中國是越南的最大進口來源,今年前8個月進口了728億(美元),其次是南韓,346億,美國是越南的第一大出口地,達620億,中國是第二大出口地,327億【23】。盡管世界對中國的需求很大,中國出口商受海運和原材料緊缺和價格打擊,很艱難。
亞洲占全球出口的42%,此刻正是緊鑼密鼓準備為發達國家年終節日備貨的關鍵時期,但在丁型冠毒衝擊下,亞洲出口基地都陷入混亂,嚴重影響了世界產業鏈,如印尼和越南,都是關鍵國家,很多出口都不得不重新轉到中國,而中國也忙不過來,招不到人【24】,這一連串導致整個亞洲產業鏈極為緊張【25,26】:
主要出口國的生產指數向下走
韓國幾個指標下行
亞洲經濟也下調
這種物資、部件,尤其是芯片,緊缺和海運的困難,也影響到兩大主要工業國,日本和德國,豐田已經宣布部分停產,很多日本關鍵零部件廠家也已經不能保證定期供貨,影響了亞洲其他產地的生產,而德國則因產業鏈運轉不過來也受到衝擊,“什麽都缺”,從芯片到低端零部件到木盤子【27】,德國高端產品很多都是獨特設計的,一旦一個環節出了錯,沒有替代品,整個產品生產就隻能停頓,拿不到零部件,德國覺得那比丁型冠毒影響還大。由於缺乏產品,德國自己也不能保證給下遊提供機器和部件,還導致價格上升。
歐元區的批發價和中國一樣大幅攀升
這種現象已經普及到整個歐洲,歐洲無法交貨的訂單已創紀錄【28】,價格上升,生產回落。
歐元區生產指數
歐元區通脹也達到過去10年的高峰【29】
德國一季和二季的感覺大不相同了
德國前途難料
這種產業鏈的影響無所不在,英國存貨也大幅下跌:
英國存貨量銳減,產品匱乏
亞洲,德國和其他工業國產業鏈受打擊,接連影響其他國家的產業鏈,包括美國,美國一家比薩店老板說:“今年慘了,啥都漲價,麵粉,電,鋁製餐具,”他要漲價,客戶意見很大【30】。除了產業鏈混亂帶來的衝擊,美國的消費者需求很強,這隻能是反映了美國大撒幣太狠,人手上錢太多,造成短缺,但這並不是因為總消費大幅上升,事實上,消費並不強【31】:
美國消費轉弱
美國生產指數也開始回落。
美國生產指數回落
全球產業鏈受衝擊而各國在旁觀望,是全世界分裂的第三個現象。
經濟上瓶頸、物資緊缺、物價攀升,西方的央行一點都不急,他們一致的看法是:暫時的,過去就好了,而且西方一直低通脹,大家覺得那不好,現在有個機會放馬出去跑,不願意放過這個機會,所以當通脹指數上去的時候,他們就當沒看見,這也是絕大部分經濟學家的觀點,可是按目前的推算,這種現象2022年底前不會緩和,也就是說,這急缺、通脹,大家得忍受兩年。領導怎麽說?工資也跟著在往上漲嘛,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兩年也是暫時的,不要緊,不要急,工資上去了,不還順便減輕了收入不平衡的現象嗎?一箭多雕。不過,這並不僅僅是受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影響,還有產業鏈和冠疫一起帶來的衝擊,央行和政府此時大撒幣,通脹最大的那部分恰恰是底層民眾最需要的那部分,也是負擔最大的那部分。美國央行和經濟學跟蹤通脹的“核心通脹率”實際上是個懵人的指標,尤其掩蓋了社會的分化,因為收入越低,這些“核心”的成分(食品、水火電)就越大,可政府偏偏不算,那核心嚇人,就是不理睬窮人的艱辛。結果貧富分化沒止住,資產泡沫反而越吹越大。
政府、央行無動於衷,世界卻自己走自己的路,美國實時數據反應在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失去了勢頭,旅遊,下館子,旅店住房率、崗位都有反映【32,33】。
旅遊人數在下降
外出下館子人數在下降
旅店住房率未恢複
個別行業職位數目下降
今早公布的一個就業數據(ADP)遠低於預期【34】,既有缺乏合適人選的因數,也是工資的原因,加上丁型冠毒的打擊,這對美國經濟都不是好事。
這種全球性的產業鏈衝擊【35,36】到了美國的小業主哪兒都放棄了,不再指望能訂到貨了,需求在那裏,賺錢的機會在那裏,工廠有的是訂單,就是沒有零部件,沒法生產;顧客等著買,店裏就是沒貨,大家已經放棄了能賺到錢的機會。可是你放眼望去,世界各國領導在做什麽?在相互拆台,相互詆毀,為自己謀私利,精英們到處講話、發表自己的高見,可沒人出來號召世界團結起來,共同對付這些難題。美國中國如果合作,這些合作都不涉及兩國在高技術領域中的競爭,也不妨礙美國對中國高技術公司的禁運、打殺;也不是為了在事關人類生存的氣候變化上合作【37】,隻是為人為己,也幫助美國人民。可雙贏成了反義詞,合作勾起了痛苦回憶,美國貿易總代表戴琦偶然和中國對話,每次都把拜登總統的講話精神向中國傳達一遍,好像擔心中國學習拜登精神不夠,美國對華政策的“審核”至今沒有結論,讓人感覺拜登當局手忙腳亂,這麽大的事也推到一邊。到現在不僅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沒撤,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打擊更加嚴厲(如新疆引起的“強製勞工”),反過來也威脅到美國跨國在中國的利益,大家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不敢說話,開始直接向美國政府提要求了,要求美國政府別跟中國提那麽多條件,傷害了美國利益【38】。
美國不僅不與中國合作,還處處出擊打擊中國,溯源就是出於一意打殺中國的動機。可美國跟其他國家也沒什麽合作,與歐洲的關係就是一例,還記得拜登當局一直說的“盟友第一”嗎?如果不是阿富汗把美國的臉撕下來,踩了盟友一腳,大家也真的一心撲上去投懷送抱,真心情願被美國騙。拜登是掛著普世價值的川普,但他跟川普一樣,“美國第一”,甚至到了連傷害美國,但顯示美國男子漢氣勢的的政策也不敢動,因為怕被人攻擊軟,他的“工業政策”對冠疫,對產業鏈混亂不僅無助,反而加劇了這場混亂,美國經濟麵臨這麽大的壓力,拜登口口聲聲說要為了美國,誰聽見他出來給出具體的方案?
世界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和中國在這場冠疫衝擊下的經濟動亂都放棄了自己的責任,大家譴責“對疫苗的壟斷無異於殺人”【39】,不是捕風捉影。大家都關注的曆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塗思(Adam Tooze)剛剛就自己的新作《(世界)關機》所做的引言【40】,他問道,如果冠毒隻是熱身,那麽一旦真的瘟疫降臨世界,現在大家的德行,世界有救嗎?在他看來,各國間,“美國秩序”下的國際組織一直就處於一種無能、無力、分裂的狀態,冠毒這一現象體現得最突出的,除了各國政府的無能之外,就是“不合作”。“美國第一”既是川普的指導綱領,也是拜登的指導綱領,對拜登來說,遏製中國就是美國存在的目的。
世界有救嗎?我也懷疑。
【後記】
今年的聖誕訂單,價格跟往年相比並沒有太大變化,這等於說,企業隻得自己消化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加上人民幣匯率的大幅上揚,企業預計有8%左右的利潤被吞噬
【資料】
【10】中國這方麵的聲音遠比美國多,但中國一直不知道如何站出來擔當世界領袖的使命,習近平和他的智囊整天說要講好中國故事,但除了戰狼,似乎束手無策。
中國的民工數目已經到頂並開始減少,勞工大軍的平均年齡正在上升(人口結構)
年輕人不願意到工廠,有的不願意到城市,工廠月薪低於¥7000很難招到人,但不是技術工也是高於市場價了,新一代不願意吃苦,一胎政策導致多少都能從父母救濟一下,底層到工廠去找朋友談戀愛
外需強勁,找不到工人(輕工業),情形與美國相近,底層工人(餐館、旅遊業、照顧行業)不願意幹了,工資太低,迫使最低工資上升到每小時$15,
經濟學家:中國白領太多了,大學生太多了,藍領沒人幹
集裝箱價格上了天
主要出口國的出口不降反升
【41】【美國懸賞500萬美元通緝一中國公民,外交部回應】毒品問題也是美式抹黑的經典橋段。8月2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布懸賞500萬美元通緝涉嫌跨國販毒的一位中國公民。對此,汪文斌在8月31日回應,有關案件是中美雙方2016年以來聯合偵辦的一起案件,中方根據美方通報的有限線索開展了大量工作,確認了相關中國公民的身份,並向美方通報了相關信息。經中美雙方聯合調查,此案所涉品種當時在中國並未列管,屬於普通化學品,中方曾多次要求美方提供相關中國公民涉嫌違反中國法律的證據,但美方迄今仍未提供。美方在明知懸賞通緝難以實現的情況下,時隔三年又懸賞緝捕相關中國公民,這將嚴重破壞中美禁毒合作的基礎,為下一步雙方合作製造障礙,由此帶來的後果應由美方承擔。
分裂以後,看看到底誰比較好。
In 2017, my friends and I were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world going back to the dark age.It looks that possibility is more than 40%.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