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事件
“7月20日晚,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員工發現9例冠毒陽性,7月25日至27日,每天的新增確診病例均有三四十例,疫情也不再局限於祿口機場所在的江寧區祿口街道附近,不僅波及南京主城區,且外溢到全國多地。”
中國終於淪陷了,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中國一直緊閉大門,讓很多急著回中國工作、讀書的外國人怨聲載道,中國抓得又緊,動不動就全市好幾百萬人幾天之內全部檢測一輪,一查到就封區,這麽大的國家雖然總有幾個冠毒確診,但就那麽幾個,所以這種嚴格的手段非常有效。可這麽嚴格的措施,全世界都做不到,大家隻好罵中國集權剝奪了基本人的自由,現在中國栽了,大家都樂了,瞧瞧,中國也就是凡人。
這次疫情爆發,事發地在南京機場,真是哪個地方最糟糕,哪個地方出問題。搞網絡的同學知道,人流是冪函數,傳染病是指數函數,南京(機場)還是樞紐中心,都不是好惹的,一旦散發出去就收不住【1,2】。據說事發並不是國外國內旅客混在一起,而是清潔人員聚集在同一個地方【3】,防患意識不強,承包的清潔公司和機場之間的相互責任和監管沒有到位,這麽一個弱點在時間衝擊下,遲早要出事。
這次冠毒意外揭示了很多現實,第一,人是人,不可能一輩子繃著一根弦,緊緊地,不停地想著冠毒,時間長了總會出漏洞,習近平搞的那一套,把14億人帶到一個全天候戰爭狀態,是很累的,有鋼鐵意誌也未必能堅持下去。第二,防得住原型防不住變種,丁型(德爾塔)冠毒傳染性大增,卻大多無症狀,無症狀就無從管,一旦發現已經晚了,像這次原發地是南京機場,等到發現已經傳到張家界,又成了第二個爆發地【4】。第三,中國的疫苗接種速度在全世界已經是領先的了,但還沒有達到群體免疫的程度,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疫苗的有效性太低。應當說中國疫苗還是很有效的,比不過西方,但各方的數據表明防重症防死亡有效率達90%上下,但兩者加起來,目前沒有控製丁型冠毒的能力。
這次傳播的突然性和傳播迅速程度超出了中國的警戒性,看看揚州【8】,7月28日,南京事發已傳遍全國,各地都已高度重視,可揚州發現第一例後,兩周時間就已經達到485例,還有14人屬於危重情況。“揚州市本輪疫情主要集中在兩條傳播鏈:一條為‘棋牌室傳播鏈’,揚州市1號確診病例頻繁活動在棋牌室等人員密集場所,造成病毒迅速蔓延;另一條是一核酸檢測點出現交叉感染,截至8月8日24時,揚州市廣陵區灣頭鎮聯合村核酸檢測點聚集性疫情已致35人感染,並已出現三代傳播”,棋牌室老人居多,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率低(中青年70%,老年人40%),很多老人感染,成了危重病例。這說明在全民接種之前,隻要你不把全社會關閉,遇到丁型冠毒這樣厲害的主,基本上防不住。
良好的願望卻適得其反
中國模式
中國的抗疫模式不僅僅是中國政府的自豪,也是全民的自豪,很多人都把這忘了,中國最近向美國的“問(人權)罪”其中一條就是美國政府辜負了美國人民(中國政府一直不了解為什麽美國人民不造反),造成了無數不必要的死亡,這都是事實。
那什麽是中國模式?除了清零這麽一個熟知的方針,嚴厲的隔離要求(對外國人可是肛試子),分區隔離、(精準)封閉,全社會支持(包括給封閉的小區提供基本生活材料),必要時全國全省調度人力物力資源,全民檢測,精準追蹤,及時問責。揚州一出事,先是8人後是23人被問責【9,10】,南京早已事實封城,一出租車司機確診,同小區343人就集中隔離【11】,張家界要求“境內人員不得離開”【12】,鄭州發現苗頭不對,也形式上“封城”【13】,北京不僅不許閑人入京【14】,連北京人回北京也難。
不計代價嚴控是中國抗疫的特色,據佳富龍洲統計,目前5百萬人被限製在家裏隔離,是冠毒爆發之後最嚴重的。中國一直認為正是這種“不計代價”而相對局部性的防控,反而讓中國在疫情中所付出的代價相對較小。
中國模式最重要的,是層層問責,除了習近平沒責任,誰都可能有責任。“離開南京後不久,孫春蘭再赴鄭州”【15】,據說孫春蘭為此連北戴河都沒去。誰都沒說的,“全國多位省級黨政一把手都召開了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針對近期南京等地出現的疫情擴散,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李克強總理和王滬寧、孫春蘭等中央領導同誌提出具體要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電視電話會議作出具體部署”【16】,習主席語錄都在哪兒,沒人敢兒戲。
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指導幫助下,廣東省委省政府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全省一盤棋,統籌調度各方麵力量,支持廣州把疫情控製住,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廣州市委市政府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勠力同心、眾誌成城,有效遏製住了疫情。
“有效”就是說“20人被問責”【17】,廣州都這麽狠,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南京機場董事長開始被停職,馬上有人追問為什麽隻是停職【18】,好了,董事長這幾天已經被問職了。
反動媒體這麽囂張,汙蔑中國,不把中國氣炸了?
南京失誤而導致擴散,尤其在西方一片“中國淪陷”幸災樂禍的驚呼聲中,是中國模式失靈了嗎?不是,到8月17日為止,總共2645人確診,單日最高153,平均每天不到100人【19】,尚無一人死亡,確診人數現已回降,這幾天不是引入的每天就十來人,而且你仔細看看,之前的確診人數還高,本無大驚小怪的理由,而美國現在是中國的1000倍,難以想象英美怎麽這麽替中國擔心。之所以緊張,是因為這次全國爆發是連成一線的,是一個源頭,確實有爆發的風險。可從中國對全國各地風險區域精確的控製【20】,都能列舉出15個高風險地區和204個中風險地區,非常有把握,南京那般高效率的檢測【21】,和鄭州管控進退自如的處理方式【22】,可以知道中國還是非常穩妥,孫春蘭也在給大家打氣【23】。
丁型冠毒是不是流感?
不久前分析了一下美國數據【24】,看看美國(冠毒)最近的死亡率是多少,“死亡率”就是當天死亡人數除以確診人數(均為均值),“滯後”是跟7天前的確診人數相比,後來聽專家說20天對看到感染後果的間隔比較合適,就重新分析一下,結果如下。
感染20天後死亡率是1.4%(這幾天下降到1.2%),基本上是美國冠毒在經曆了一場浩劫之後的綜合死亡率(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病死率為2.2%),顯然不是流感。那麽接種了疫苗是不是就變成流感了呢?
媒體上流傳接種後保護率高達99.99%的說法【25】,但美國頭號網紅醫生托普(Eric Topol )說沒那麽簡單,他專門撰文【26】攻擊美國疾控中心失職,因為正好在丁型冠毒在美國大範圍傳播之前,5月1日,美國疾控中心停止了對冠毒數據的收集,包括住院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對多少接種了的人重新感染沒有任何數據,導致美國在摸黑,所以這些99.99%的數據都不對,是個把所有冠毒確診人數加起來才得出的結論,尤其沒有關於丁型冠毒的數據。醫生說中國那套追蹤手段正是認識丁型冠毒的關鍵,可惜美國一點也沒有。他暗示拜登當局居然在準備慶功,以為不再需要統計了,就放鬆了。
據之前以色列和這幾天最新的數據,輝瑞和摩德納對丁型冠毒有效性大減,輝瑞降到不到40%【27,28】,比中國還不如,而且據說突破型感染(breakthrough,就是接種了疫苗後感染冠毒)後遺症更大,所以要與冠毒共存是個問題,從僅有的俄勒岡州的數據來看【30,31】,接種了的感染率幾乎是每一千50人,也就是5%,其中需要入院的是0.35%,死亡0.05%,高於流感的0.01%。這個數據樣本太低,還需要觀察,但即使有了西方的先進疫苗,丁型冠毒也不能置之不顧,而且隨著冠毒繁衍變化的機會越來越多,更新型的冠毒也正在出現,後果真是難以預料。
俄勒岡州
與原型冠毒不一樣,丁型冠毒的另一大特點是對年輕人和青少年影響大得多,(美國南方)進醫院的,很多是中青年人,甚至兒童。冠毒原型大家都感染,但50歲以下沒有嚴重的影響,30歲以下基本沒有感覺,丁型就徹底不一樣了,進急診室的年輕人很多【33,34,35,36】,前幾天德克薩斯說兒童急診室床位已滿,你得了急病,冠毒也好,其他也好,隻能等其他兒童死了才能入院。中青年人的青少年兒童確診人數高,自然讓重症的人數增加,除了生活方式,接種率也是一個因數。
美國各年齡階層的接種率【37】
美國是不是榜樣?
美國反科學、反疫苗是世界領先的,美國優越性更讓美國人有一種不怕死的氣派【38】,過去兩個月疫情大幅反彈,沒有到頂的意思。
美國三大人口州確診情況【43】
南部的州,佛羅裏達,阿肯色,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拉巴馬,甚至密蘇裏,德克薩斯都在告急【39,40,41,42】,可這些州很多人不僅不在乎,還用盡一切手段反對任何防疫措施,從拒絕接種到反對戴口罩,包括佛羅裏達和德克薩斯的州長。最匪夷所思的,是這位其貌不揚的普通婦女在操縱一個地下反接種疫苗的組織【44】,把政府數據恣意串改,變成假事實,散布謠言,成了其他反疫苗群體的數據來源。可美國什麽不匪夷所思?全家確診還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導致全班隔離的家長【45】,寧願被解雇都拒絕接種的護士【46】,得過冠毒幾乎喪命還反對口罩的黨員【47】。
托普醫生(Eric Topol )說現在有兩個狀況【48,49】,第一很多人死得不值得,第二已接種再感染的,不少病得很重,不知道為什麽。他說盡管有了疫苗,現在住院和死亡人數的分布和以前基本上是一致的,由此擔心這是美國新一波冠毒爆發的一個過程,他的這個看法和我的分析基本一樣【24】,也是國家醫學院院長所擔心的【50】。
當然,最主要的,是美國一直采用與病毒共存的方式,政府有一定的努力,川普當局對疫苗研製成功功不可沒,但基本上放任,對大範圍感染和高數目死亡以一種無可奈何的方式對待,而且現在看來,拜登當局基本就把美國的興衰押在疫苗這一招棋之上,政府裏那麽多能人,就沒人想一旦出現意外有什麽其他的對策,而且美國已經花了那麽多錢,還在乎再多費點,保證萬無一失?可政府就是不願意。從政府反反複複,猶豫不決的行動來看,政府更是擔心民情,擔心經濟,擔心自己的政治前途,而不是防控。從大家感染冠毒惡化後湧到醫院的情況來看,大家並不是真的不怕死,而是把感染、惡化、死亡這種現實看成是命,寧願在急診室掙紮。
國家醫學院院長:此期疫情極限尚遙遙無期【50】
如果清零和與病毒共存是兩種抗疫方案,大家從美國那裏學習是學不到任何東西的,而且中國譴責得也對,美國對此沒什麽人負責【51】。
中國那個樣子
中國模式還沒倒,那是不是中國模式就很完美了呢?自然不是。問問揭黑英雄方舟子就行了。方舟子是損了點,也偏激,但也難與事實辯論。中國大範圍處理緊急情況很有效,但對個人往往是很殘酷的。
解封的喜悅
美中對罵
我已經多次講述過冠疫美國率先把冠疫視為美中之間的一場較量這麽一回事,拜登繼承了川普的遺產,冠毒起源是美國號召世界與中國對抗的理由之一,身為博士的《自然》雜誌記者麥斯門(Amy Maxmen)說,她接觸了很多科學家,大部分不相信溯源結果會對避免下一次瘟疫有幫助【52】,美國是寧願與中國對抗也不願意考慮和中國聯手盡快給全世界接種疫苗【53】,中國反過來也跟著與美國對抗,冠疫上的對立成了雙方大國爭霸的一個陣地,反映了人性黑暗的一麵。
中美雙方各自推出聲討書,罄數對方的罪行,連譚塞德也跟上起哄【53,54,55】
清零的代價
也許大家沒意識到,澳大利亞也是推行清零政策,奧政府甚至禁止出國,被西方批評為“剝奪人權”,有著500萬人口的墨爾本,從5月24日發現4例新冠感染到幾天後發現了26例,政府就頒發了自去年以來第四次全州範圍的居家隔離令,並關閉了學校和大部分私人企業,同時禁止了所有公眾聚會【57】,堪培拉僅僅是一例就封閉【58】,新西蘭僅僅發現一例就全國封城【59】,是全國!這些措施並不比中國鬆。韓國是另一個明確表示不考慮與疫情共存防疫模式的國家【60】。
也有國家采用逐漸適應的方式的,如新加坡開始推廣與病毒共存政策【61】。
清零策略的主要問題是,一旦發現疫情,哪怕隻是幾個,也如臨大敵,因為上頭的旨意是寧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這一收,什麽都停了,經濟也自然跟著停下來,據美國投行估計【62,63,64】,中國這次意外對產值的影響是0.1%左右,也就是150億美元。比如寧波發現一例,梅山碼頭就關了,在這個碼頭的一切進出口都停下來,連依賴中國出口的國家都緊張了【65,66,67】。這種不僅是經濟損失,對社會對個人都是打擊,人長期在這麽封閉、限製的環境下是會有精神病的,而不斷的管控也打擊了大家的消費,更加重了美國進口的“責任”,就是說中國要靠向美國出口,把停產的損失奪回來,才能混過去。
清零有經濟代價,也有政治代價,政治代價就是經濟活動的停滯,財富就不再產生了,對每個人都是壓力,這種壓力必將以某種形式反饋到社會中去。
清零的一個對立麵,如麵對丁型病毒衝擊而堅持不關閉的印度尼西亞,又是另一種景象,印尼國家實力和防控經驗都不如中國,疫苗率也低,但同樣是人口密集,條件不足卻不願意采取嚴厲措施,整個醫療體製都被擠垮了【68,69】。印尼正在重履印度之路,連態度都差不多,印尼總統佐科一直在推行“與病毒共存”的政策,這次丁型冠毒一來,印尼全軍覆沒【70】。印尼成了《紐時》《華郵》《英廣》《金融時報》之類攻擊中國疫苗的典例(如【71】),這一經驗肯定給中國人一個警告。越南自從冠疫以來一直處理得很好,比南韓台灣都好,但這次在丁型冠毒的攻擊下也潰敗。
最終,與病毒共存也是有代價的,據大通數據,美國經濟已經有下行的苗頭了:
“清零”和“與病毒共存”之爭
丁型冠毒的出現把抗疫推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依靠疫苗實現群體免疫,100%有效性的疫苗也要85%的接種率,中國的疫苗和西方更先進的疫苗都沒有90%以上的防護能力,得過冠毒以後還有重新得的可能性,從上麵見到重症率和死亡率的初步估計,冠毒將是一種對社會威脅非常大的病毒。
堅持清零政策的第一個後果是開放國門遙遙無期,兩個月前我算了一下【72】,“2022年秋天第二十屆全國黨代表大會,就是終身製那大事,還有2022冬奧”,都是大事,2022年以前,中國不可能開放,可然而隨著南京丁型冠毒爆發,大家發現首先是丁型冠毒防不住,如果堅持清零,那麽關閉的情況就越來越多,對經濟和民生影響也越來越大,其次這是個沒有止境的過程,如果清零是唯一可以接受的政策,那是不是這種嚴厲的手段會一直沿用下去呢?
中國目前的聲音以謹慎為主,“我們還要交一些學費,回頭再考慮怎樣和病毒共存”,“他們(歐美)的嚐試有很大的風險,所以我們國家目前還是要堅持現有的策略不能變。”【4】看來最先通過報道南京的方式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的是《中國新聞周刊》【73】,是一種新的聲音。《中國新聞周刊》借美國專家黃嚴忠的口把這問題說出來,黃嚴忠是公共衛生專家,對中國的體製和抗疫措施骨子裏就瞧不起,黃還替美國辯護,“一個好的公共衛生政策,是要在公眾身體健康與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之間找一個動態的平衡點。就像美國一年也有約3萬人死於流感,它本身屬於一種現實既定狀態,不可能說公共衛生不允許一例流感出現,這是不科學的”,就是人總是要死的,領袖下令不死也不行,這些不知道《中國新聞周刊》了解不了解。不過黃和其他專家指出一個事實,冠毒長期和人類共存的可能性極大,清零是不是合適,總得說說。
清零有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行不行,中國從疫情中走出來的時候,一直采用這種態度,還相當行之有效,所以現在重新提出這個問題,主要是兩重考慮,一是丁型冠毒來了,這還行不行,二是清零的一個條件是封閉國門,你還能封多久?
比如說,2022年冬奧意味著你不能封閉,如果是一直堅持到底不開放,那你突然怎麽允許大量運動員和記者進入中國?習近平愛麵子,肯定希望蓋過日本,說不定還“邀請國外觀眾”,難道都一個個肛試子?所以即使為了冬奧也要有一個逐漸放鬆的過程,成為學習、適應、鍛煉的準備。
比較係統性的講述需要探討這一可能性的是北大教授劉國恩和疾控中心首席傳染病專家曾光【74,75,76,77】,劉國恩說要放棄以前新冠防控方案中“要錢還是要命”的二選一的選擇,要轉向考慮能不能“要錢也要命”,“根據目前的情況看,新冠病毒跟人類長期共存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從長計議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非常必要。道理很簡單,長期而言,人類除了應對新冠、流感等大型傳染性疾病以外,還要繼續麵對非傳染性的若幹重大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慢阻肺(COPD)等。事實上,非傳染性慢病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威脅更為頻繁,代價更大”。當然這個前提是有了疫苗,盡管控製不住新型冠毒,但在控製重症和死亡方麵還是可能的,那麽不采取現在清零那種嚴格,動輒封閉區域、停止生產的這種對策,我的猜測是以後是不是考慮不那麽大範圍關閉,盡量不停止生產,如寧波就沒必要一人確診就把碼頭關了。曾光解釋說大家往往誤解,以為兩種對策是衝突的,其實不然,國家應當靈活選取,那個對當時的環境有利就采用那一個。劉國恩曾光的分析是綜合性的分析,沒有絕對,所以也沒有(難以)兩全,堅持清零綁住了自己手腳。但他倆的聲音好像是被網紅張文宏蓋住了,張文宏也暗示要考慮與病毒共存,“我們曾經經過的還不是最艱難的,更艱難的事需要長期與病毒共存的智慧”【78】,讓大家有“智慧”,結果大家很關注,都盯著他,“在互聯網引發熱議,網友們在有關防疫的討論中大致分成了兩大‘陣營’——‘主張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79,80,81】。
反擊得最激烈的,是原衛生部部長高強【82】和另一個北大教授張頤武【83,84】,連胡錫進都要插一手【86,87】。高強說:
...認為主要是英、美等國為顯示統治力和影響力,不顧人民健康安危,盲目解除或放鬆了對疫情的管控措施,單純依靠疫苗接種的抗疫模式,追求所謂的“與病毒共存”,導致疫情的再次泛濫。這是英、美等國政治製度缺陷導致的防疫決策失誤,也是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必然結果
而張頤武則高呼“不要中了西方的連環計”。這種說法是把中國國內任何問題簡單化的結果,一切都是敵我,一切都是黑白,科學防控不是公共衛生問題,而是敵我問題,“不要中了西方的連環計”,就是說自己沒有自己的判斷,凡是“西方”說了的,不論是非,都不能采納,不知道他們真的這麽想,還是為了堵住他人的嘴。這種氣氛,是習近平把一切都意識形態化之後的後果,完全把全國正常爭論的環境毒害了,甚至有人把張文宏博士論文抄襲一事提出來,像是清算【88】。
把對病毒的態度情緒化,意識形態化,而不是從科學、綜合、平衡的角度來分析、判斷、做決定,是非常危險的,如高強這般說:
人類與病毒是什麽關係?筆者認為是“有你無我、你死我活”的關係。人類生存繁衍的曆史,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一部與病毒拚死相爭的曆史,不是人類消滅病毒,就是人類被病毒吞噬,從來沒有人類“與病毒長期共存”。舊的病毒消滅了,新的病毒還可能出現,但人類的目標始終是消滅病毒,而不是“與病毒共存”。臥榻之側,豈容病魔鼾睡?
瞎扯,把“與病毒共存”與英美“推崇個人主義價值觀”掛鉤顯然是極端政治掛帥,把經濟、社會運作簡單化,英美將責任推到了病毒變異上,並不意味著“與病毒共存”本身一定不能接受。“臥榻之側,豈容病魔鼾睡”,這高強憑什麽當上衛生部長的?
清零還是共存?
中國人口過大,現在馬上轉變共存模式,肯定無法推廣,但如果現在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那同樣是不負責任,尤其是把疾控轉換成敵我矛盾而扼殺辯論,更是不負責。其實清零共存這種爭執沒必要,兩者都是需要考慮的策略,能清零最好清零,條件不允許也要把共存作為一種可以接受的條件,上麵特別提到明年的冬奧,習近平是有決心要把它辦好,給自己爭麵子,但如果中國一點共存的準備都沒有,國門又要適度開放,那麽一旦疫情失控,到底是有臉還是丟臉還是打臉?如果我猜,雖然那將是有一定的的限度,明年春天中國將會宣布逐漸開放國門,但全麵開放還是有可能要等到2023,冬奧之後。
【資料】
【6】譬如網傳“More data incoming from Brazil: 96.3% of people who died from Covid between February and July were unvaccinated, and that because Bolsonaro was quite slow to start vaccination. Coronavac WORKS”
【70】近期因政府被疫情危機所迫不得不適當封閉,疫情有所好轉。
疫情防控中的最優選擇:要錢還是要命?冷血經濟學家出發點
普林斯頓大學的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Deaton教授在今年1月的文章中明確表示,在新冠防控方案中,不是“要錢還是要命”的二選一的問題,而是能否“要錢也要命”(your money and your life)的決策,他認為,通過嚴格、快速的疫情管控,短期中不但保住了更多的生命,長期中也能收獲更多的財富。反之,如果前期放鬆疫情管控,也許經濟活動暫時影響較小,但會增加疫情風險,不僅影響短期生命和健康損失,還會影響長期經濟的複蘇。因此,生命損失和經濟損失之間更是同向關係,而非反向關係
第二,根據目前的情況看,新冠病毒跟人類長期共存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從長計議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非常必要。道理很簡單,長期而言,人類除了應對新冠、流感等大型傳染性疾病以外,還要繼續麵對非傳染性的若幹重大慢性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慢阻肺(COPD)等。事實上,非傳染性慢病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威脅更為頻繁,代價更大
疫情衝擊國內消費需求
他的說法受到疾控中心首席傳染病專家曾光的認可,曾光也認為清零不可能,不現實,而且與病毒共存和清零並不矛盾
這些數據可以告訴我們,未來哪怕我們每個人都打了疫苗,新冠仍然會流行,不過流行的程度會降低,病死率可以降低。開放後還會有人感染,未來各國均要麵對的是疫苗降低了病死率與疾病的傳播,但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市民的防控意識,國家的公共衛生體係(包括醫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終達到與病毒的和諧共處
此觀點一出,立刻在互聯網引發熱議,網友們在有關防疫的討論中大致分成了兩大“陣營”——“主張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
“主張清零派”將矛頭直指近期針對南京疫情在微博發聲的張文宏醫生,聲稱他所說的“世界要學會與這個(新冠)病毒共存”是宣布向病毒投降,甚至有人直接給張文宏扣上了“投降主義”的大帽子
盡管境外病毒輸入也曾經導致局部地區出現散發病例,但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流行蔓延。隻要我們在“外防輸入”方麵“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堅決“禦病毒於國門之外”,就一定能夠將病毒消滅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高強知道不停地打仗的代價是什麽嗎?
必須堅持嚴格防控,打消“與病毒共存”的想法
黃嚴忠
試想如果島內居民與外界長久不發生接觸,而外麵世界的病毒持續變異,以至於國內居民對境外流行毒株喪失免疫力,這種情況下對外封鎖的時間隻會更加漫長。因為哪怕開一個小口子,也可能會很快會引發如16世紀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時攜帶天花感染印第安人的慘烈效應
一方麵,要實現新增病例清零的難度顯著增大,德爾塔相比沒有變異的病毒,防控難度提升10倍,另一方麵,政策實施的社會和經濟成本也大大提高
中國醫療資源分布的空間分布很不均勻,城市、大醫院集中了大量的醫療資源。而民眾大病小病都喜歡去醫院的習慣又加劇了這種資源的不平等分布
這種情況容易在新冠病例上升時造成對醫療資源的過度擠兌
盡管有的學者提出與病毒“共存”,但其本意不像是主張放鬆目前的防疫體係,而是說病毒反複入侵是難免的,要不斷加強精準防控,降低動態清零的成本。
“我沒有感覺中國社會真出現了嚴肅的抗疫路線之爭。”
“公眾不會接受這樣的路線轉變,它在政治上就是不可行的。所以說,我認為我們應該放棄各種幻想,認真強化被證明有效的防控格局,實現不斷自我提高。”
胡錫進說中國人不答應?
沒什麽時間了
我認為這種爭論在當前和短期內沒有意義。中國不可能在較短時間裏改變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轉為嚐試歐美的寬鬆甚至所謂“群體免疫”路線【什麽鬼話,討論】中國不可能放棄迄今被證明在全球最有效、人道主義代價和經濟代價都最小的抗疫路線
是“經濟代價都最小”嗎?
美歐路線除非帶來比中國更高的經濟增長,否則不可能有任何吸引力,更不要說加入對人道主義因素的考慮了
【顯然美國會有異常的經濟成績】
從長期看,美歐不顧死人的野蠻路線終將與中國的動態清零路線形成競爭,經濟增長率將是這兩條路線爭奪的至高點
【88】張文宏博士論文是不是抄襲,我不了解。
畫麵太美好了啊。笑翻
"中國人民是不好惹的,惹火了也是不好辦的。"
按人口比例,美國死於新冠的62萬,在中國就是248萬。這要是發生在中國,會怎樣??
============================================================================
第一修改統計數據,第二不準議論。就像鄭州淹城那樣,沒一點聲息,不會怎樣;
會怎樣的隻有北京,一定會嚴加保護,那天看到嚴防死守外來人員進京,你就會知道情況不妙。
看看鏈接
https://www.cdc.gov/vaccines/covid-19/health-departments/breakthrough-cases.html
情況嚴重到一定程度,隻需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按人口比例,美國死於新冠的62萬,在中國就是248萬。這要是發生在中國,會怎樣??
1.特效藥
2.病毒本身變異後致病性大幅降低,死亡率大幅降低
現在這兩個必要條件無一達成。隻能把新冠病例動態清零,至於新冠病毒,隻能說,世界這麽大,讓它到處逛
日本開奧運,是把奧運放在一個巨大的氣泡裏。日本近來病例大幅增加說是與奧運無關,真是這樣的話,中國冬奧也可以照樣做。但是也要先開始做一些試驗,現在似乎還沒有任何跡象,中國足球隊世界杯預選賽頭兩輪的主場都不得不放在卡塔爾了,本來是可以作為測試的。